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3-25 04:02
据说江贤二找到人生最终落脚的地方是这样的,他和太太范香兰在东海岸沿着台11线开到金樽这个小小的地方,站在一片野草蔓生的小山坡上,美丽的海被恣意生长的草和树挡着,「第一次来到这里,连海都没看到,草也没有除,但是我们觉得就是这里了!」江贤二凭着长年的经验和艺术家的直觉,选择了金樽。
金樽,是江贤二人生创作的关键词,这个在台东沿海的小村落,由于海湾状似酒杯,因此名为金樽。1942年出生于台中、二十几岁出国时没想过要再回来的江贤二,旅居纽约三十年,夏日去加勒比海小岛作画,没有想到寻觅世界,最终梦想创作之地是家乡一山之隔的台东。
今年是他在金樽居住的第十二年,台东改变了江贤二,也让他的作品再登上新的境界。「过去我的作品跟人一样,都是比较忧郁、比较沉的,这些跟个性、环境和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他的画作颜色多深黑浓重、抑郁且严肃。但,来到台东金樽的江贤二,人随境转、创作有了巨大的改变,其中「比西里岸」系列作品缤纷多彩,甚至有些浪漫的风采。「虽然有些人看起来以为是花,但我画的不是花,我画的是台东。」
2020年,他应邀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个人回顾展,这是他至今五十五年创作生涯中最大型也最完整的展览,一楼都是定居台东之后的作品,江贤二更特别为北美馆一楼103主要展间创作了金樽系列,而且金樽的多元创作媒材,全部来自台东。他甚至一度因为四幅画作组成的《金樽/夏》,「在十米高的空间中,不够气势,回头到台东的画室又多创作了两张画。」
金樽的秋天,是他《金樽/秋》的画布上,最早的颜色。「每天,我白天工作结束之后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看海。海面上闪耀着太阳最后的温暖,橘红色、金黄色。」黄昏的每分每秒,天上的光线和颜色都在改变,他静静坐在海边,从最耀眼的金光灿烂那一端,直至灰蓝深黑夜幕降临。
江贤二,金樽/秋,2019,油彩/瓦楞纸,360 x 630 cm
「金色很难画,我试了很久,要画出来那种我要的彩霞满天的、金黄色的感觉。这是秋最难画的地方。」
江贤二每天迫不及待进画室。「我每天四、五点起床,等天亮。」他会习惯性把音乐打开,多半是加拿大钢琴家顾尔德演奏版本的巴哈,「而且常常已经工作得很累了,抬头时才九点钟,连助理都还没上班,那感觉真棒!」
最终他将台东澄澈透明的空气和海面上层次丰富的金黄色,一层一层的展现在画布上,仔细看,还可以感受到台东海面上金黄色的光线从画布里透射而出。
但金黄色的海面毕竟只是一个创作的起心动念,画作的灵魂是超越言语的。江贤二曾经说,「我希望别人看我的画的时候是类似我在看贾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的作品,一般人看他的雕塑大多注意实体呈现,细瘦的四肢、粗糙的表面,但我对实际的东西不感兴趣,我会去感受作品周围那种空气,看久了还会觉得害怕,好像可以看到灵魂徘徊在周围。」
江贤二的抽象画也是如此,经常,在他的作品前,可以看到有人一坐就是半天,超越文化和语言的隔阂,是一幅画与人之间无声的对谈。
台东夏天的空气和氛围,是一个光灿如水晶玻璃中的透明世界,眼睛闭起来,视觉暂留可以将那火烤般的灿烂明亮直接印到脑袋里。江贤二的《金樽/夏》,在画布右上角布置了一条栅栏似的立体雕塑,「我希望当光线洒落,栏杆在画布上洒落的印记,可以感受到夏天台东太阳的影子。有一点平面绘画,又给人实际生活的感觉。」
江贤二,金樽/夏丨局部
江贤二住的小山坡上有很多台东常见的椰子树,艺术家看椰子树的「落叶」都能看出艺术。《金樽/夏》的其中一张画布上,有一片椰子树,藏了一个形体隐约清晰可见的小黑人。
原来江贤二台东的画室里,这位椰子树上的小黑人,一住就是三、四年。「我一直把它摆在工作室里,想要找适合的表现方式,最近终于做出来了。」问他为什么这么抽象的作品中,出现了如此亲切易懂的素材,他摇摇头,「这不是科学,这是艺术,我实在没能给你一个具体的说法,只能说这是我的内心感受。」艺术没有说的,其实观者自己就是答案。
对他来说,创作的素材俯拾皆是,金樽的日常──椰子树、寻常人家的遮雨棚、瓦楞纸,连工作室里拿来擦洗画笔、桌面的纸团,都成为创作金樽印象的素材。江贤二宛如内力深厚的高僧,眼中看去,无一不是可造之材。
江贤二,金樽/春,2019,油彩/复合媒材,300 x 300 cm
《金樽/春》便是由沾满各种颜料的纸团所创作出来的。春,远看仿佛是艺术家将春天的光线和空气,撷取冻结在画布上,走近才发现它是生意盎然、从冬天的尾声萌发的新生。江贤二用上了建筑工人弃置在地上的钢筋网,作为画布,「这件作品尺寸很大,我希望它不要太沉重,你走近看还可以看到透空的网子,视线穿透画布,创造一种轻盈感。」
台东给江贤二灿烂的金光、辉煌的夏日,与明媚的春天,「我二、三十年前在圣巴尔斯群岛作画的时候,作品颜色不是这样的。」那个加勒比海小岛的海水是一片无边的蓝绿色,江贤二却仍然用一层层浓重的黑色、深沉的蓝灰色去表达海浪,「作品就是我的内心。」
走过了春夏秋,人生没有永远的金光灿烂,《金樽/冬》是四件作品中,让他耗时伤神很久的一件。天下文化总主笔吴锦勋长期观察江贤二的作品,并费时一年多,完成《从巴黎左岸,到台东比西里岸:艺术家江贤二的故事》一书,对他的画作和人生所知甚深,他这样形容《金樽/冬》:「用色转为浓厚郁结,且被垂直与水平的流动缐条紧紧地密织交缠,浮动轻盈的感觉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某种遭受围困的复杂心绪。」
江贤二,金樽/诗情画意,2020,油彩/复合媒材
江贤二创作一辈子,世间用过的画笔等传统媒材逐渐引不起他的兴趣,画笔下的颜色都用尽,那些喷溅的、流淌的颜料都已试过,「这几年来,我已经越来越少拿画笔了。」作品《金樽/诗情画意》是平面与立体的对话,光和空气流转于网子和大大小小的圆洞中,相较于江贤二过去平面作品的「重」,这件立体作品,铁网的「轻」、洞洞的穿透感、光线的明暗倒影,彷如人生戏剧,实的虚的真的假的幻想的……,「在接近完成阶段,一个有太阳的日子,一早进画室惊觉它给我的『诗情画意』感觉。名称由此而来。」江贤二说。
江贤二创作一辈子,世间用过的画笔等传统媒材逐渐引不起他的兴趣,画笔下的颜色都用尽,那些喷溅的、流淌的颜料都已试过,「这几年来,我已经越来越少拿画笔了。」作品《金樽/诗情画意》是平面与立体的对话,光和空气流转于网子和大大小小的圆洞中,相较于江贤二过去平面作品的「重」,这件立体作品,铁网的「轻」、洞洞的穿透感、光线的明暗倒影,彷如人生戏剧,实的虚的真的假的幻想的……,「在接近完成阶段,一个有太阳的日子,一早进画室惊觉它给我的『诗情画意』感觉。名称由此而来。」江贤二说。
江贤二,比西里岸之梦 09-07;2009,油彩/丝绸 ,170 x 390 cm
「江贤二:回顾展」于北美馆一楼展间的「比西里岸之梦」、「乘着歌声的翅膀」系列,都是来到台东之后的作品。从一楼的春光明媚沿着楼梯前往二楼展间,气氛转为冷冽萧瑟,这仿佛是江贤二创作生涯的时光之旅。纽约时期的他,逆反潮流独钟「极简主义」风格,幽暗的颜色、大块单独的色面,是他抑郁的创作生涯;在花都巴黎仍然「封窗作画」,直面自己孤独内心的江贤二,在创作出《巴黎圣母院》系列作品后,才觉得「这辈子有资格当画家」;《远方之死》,中间横陈着一副撑满画布的巨型棺材,是他在连年创作压力下的作品。离台三十年首度返乡,江贤二在简陋的画室中创造了温暖的烛火和庄严慈爱的柔光,成就他生涯代表作之一「百年庙」系列。
江贤二,百年庙98-07,1998,油彩/画布,203 x 305 cm
艺术家穷尽半世纪,抱着前有险途但后退即死的决心,一次次在创作风格上重生。
最后一个展间,江贤二安排了以铁丝为媒材、搭配马勒音乐的《净化之夜》。材料来自他的艺术园区兴建时,建筑板模拆除下来的铁丝,布建成两公尺框架的立体作品。
江贤二在大四时期,人生第一次办展览,其中有两件纪录中他最早的作品:《寻》与《茫》。硕大而空洞的人脸,嘴唇上和画作满是钉痕与缝线,仿佛毫无温度的末日冷酷异境,当时江贤二的画面线条有很重的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的影子,反映年少时的心境写照。回顾展最后的铁丝作品是艺术家累积一生的经验后,将《寻》与《茫》用更成熟的立体雕塑方式呈现,「我希望观众与我一起经历了创作时期的悲伤与苦闷,在展览结束以前,又回到我的创作初衷。这件作品,让我回到了创作的原点。」
江贤二,13.5坪,2007,钢铁,110 x 210 x 120 cm
如同他喜爱住在水边,江贤二一生向往「精神性空间」,到巴黎时总爱走访圣母院和各式小教堂。回到台湾,龙山寺百年香火启发了他的「百年庙」系列。他也希望能够完成自己的「精神性空间」。
江贤二曾经创作过一个钢雕作品《13.5坪》,建筑师林友寒一看就说,由它来盖成建筑吧。那将是一个十八米高(约六层楼)的建筑,内部规划上下两层,观者将在阳光洒落的空间内,欣赏江贤二饱具精神性的代表作!
这建筑将落脚金樽,长伴艺术家左右。但他对金樽的想象不仅于此,他正规划连同住家和工作室现址,扩大为艺术园区,他说,这个艺术园区可能是他最后一件大型的创作。他想邀请各类型创作艺术家来驻村,享受金樽的光与海,启发更多创作的可能性。他谦称,「这是一个艺术家能够对于社会所做的一点点小小的贡献。」
展览:江贤二:回顾展
展期:2020.03.28(六)ー06.14(日)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一楼1B、二楼2A~2B丨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三段181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