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张容玮
“既然视其为手艺,又何必强求什么学位。”
北京服装学院应聘失败记:既然视其为手艺,又何必强求什么学位
张容玮
本文共5183字,阅读时间约为6 - 7分钟。
这两个月欧洲的新冠疫情有点要二度爆发的意思。西班牙、法国连续几天每日新增病例破千,先前抗疫表现优异的德国也很难说能不能保持住来之不易的成绩。
而只是隔着一条窄窄的英吉利海峡,英格兰政府不久前已经与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免入境隔离14天的协议。这一决议惹得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方政府非常不满。然而木已成舟,除了管控好自己的边境和祝英格兰好运之外好像也没什么能做的了。
这种情况之下,能回国还是尽快回国吧。虽说能有几年国外工作经历的话是极好的,可是眼下这种情况,保命比什么都重要。
既然要回国了,工作就得开始找起来。英国时间6月9日晚上,我在一个叫“学术桥”的网站上看到北京服装学院的美术学院正在招聘一个油画教师岗位。除了强调应聘人需要具有博士学位之外好像也没什么特殊要求。那个网站上简历投递什么的设计得非常方便,我也就没太多想投了一个。那感觉就像小时候打篮球一样,跑出一个空档总得出手试试,万一就进了呢。
万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周之后,北服就发短信叫我准备一套作品集发到一个指定的邮箱。我遵照指示发了作品集,再次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又收到了北服的一条短信,叫我准备在北京时间6月20日上午九点半(也就是英国时间凌晨两点半)准备一次视频试讲和面试,题目叫《油画创作研究》。
实话说,他们的效率让我对北京服装学院的这个美术学院的好感瞬间升高了不少。只是,《油画创作研究》这个题目让我隐隐感到有点不安。当时看到这题目的第一感觉就是,看来国内国外针对绘画这一行为的理解差异还是挺大的。英国这边的学术语境之下,绘画就是绘画,并不将“绘画创作”这一行为和任何一种特定的材料和技法绑定在一起。因此,“绘画创作”的范围和角度可以说是无限大的,即便画画的人没有任何想法和要“表达”的东西,仅仅是通过操弄最常规的绘画材料,她/他也可能在操弄水性材料和油性材料的相互影响中发现一些无法预计的效果和可能性。更何况,在这样宏观的视角之下,泥土、日记、照片等非常规绘画材料也可能以一个让人无法预料的角度切入绘画创作从而拓宽观众可以体验的范围。然而,当精确到“油画”一词,尤其是“油画创作”时,绘画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就被局限在了油彩这种材料自身的范围之中。当然,一定有人会反驳,就如同中国画只靠墨色便能不断地拓展画家和观众的精神境界,真正的画家不需要洋人那些花里胡哨的野路子,单凭油彩就足以达到“无限”。
我自是无法直接回击这种观点的。只是,上述两种关于“绘画创作”的理解难道一定是非此即彼不能兼容的吗?主张把“绘画创作”与油彩绑定在一起的观点所强调的大概是一种对纵向深度地追求,也就是,找到某一点,然后愚公移山一般猛凿下去。艺无止境,所以生命不息,油画不止。看似与这种主张对立,主张“绘画创作”兼容一切材料和方法的观点所主张的大概是一种对横向广度的追求,所探求的是“绘画还可以是什么”的问题。如果采用一种非此即彼的视角,那么,一昧追求纵向深度会将绘画变成一根细竹竿,而一昧追求横向广度则会将绘画变成一张浅薄的大饼。单独看来,二者是同样的片面,而只有同时具备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的时候,绘画这一行为才能立体丰满起来。只是,我毕竟只是毫无话语权的蝼蚁一只,不敢在应聘时就这么长篇大论地开杠。只好小心翼翼地准备了一份讨论当代绘画中“拼贴性”的课件,讲了二十分钟。
试讲得还算顺利,随后的面试问题倒也没有特别尖锐。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师在面试末尾问的,“你一直在国外读书。但是国内还是强调写实基础教育的,如果让你来教,你会怎么教?” 具体是怎么回答的我也记不太清了。毕竟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反问那位老师,“写实就一定是绘画的基础吗?”
我曾经也是这种观点的忠实信徒。带着“写实能力是绘画的基础”这一信仰,我在英国的本科学习经历可谓是一塌糊涂。当时插班到了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绘画系读大二,可意想不到的是,目光所及之处,几乎没人在画写实啊!都是十八九的新手,那些英国同学怎么都不练“基础”呢?有人把螃蟹扔到墨水里,然后让螃蟹在纸上爬;有人在街上捡石头回工作室堆成一个正方形;有人攒了一堆一便士的硬币往画布上粘;还有人把草莓切开,往纸上印果汁。搞布面油画的倒也有,那哥们一天能抹100张鬼画符,丑得让人作呕。这些牛鬼蛇神一下子就把我搞懵了。不是说这所学校是欧洲前十吗?怎么这么乱来?老师不教“基础”同学随便发疯,我这学费是不是白花了?
不得已,我只好自己瞎捉摸“写实基础”。可却是越捉摸问题越多。俄罗斯的列宾啊苏里科夫啊当然是写实,荷兰的伦勃朗、哈尔斯也当然是写实。可是梵高呢?算写实吗?西班牙的戈雅呢?算写实吗?如果这些都是写实,那么哪种更“对”,哪种更应该成为“基础”呢?如果这些写实都是“基础”,那么什么是“上层建筑”呢?是抽象变形吗?如果写实是“基础”而抽象变形是“上层建筑”,那么为什么上述这些大师一辈子都在“基础”上打转而没有突破到“上层建筑”呢?如果写实是“基础”而抽象变形是“上层建筑”,那么为什么如今活跃在欧洲画坛上的画家都没人再严格修炼自己的“基础”了呢?
满脑子都是这些问题,我的本科乱七八糟。直到硕士第一个学前的末尾,重读了一遍中央美术学院前任油画系主任戴士和先生的《画布上的创造》,我才忽然发现,那个被我信仰着的,“写实能力是绘画的基础”这一观点似乎并不太能站得住脚。
具体是哪些段落和句子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读过《画布上的创造》后,“写实”、“具象”、“抽象”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我脑子里从纵向的“写实是基础,抽象是上层建筑”变成了横向的绝对平等。冷军那种如照片般写实的油画、毕加索具象但不写实的立体主义、以波洛克和罗斯科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些作品都是操弄颜料都结果,都是颜色、笔触、造型、构图等元素的组合。换言之,“写实”、“具象”、“抽象”都是某种“上层建筑”,而它们的基础则是画画的人对颜色、笔触、造型、构图等元素的经验和心得。既然都是平等的“上层建筑”,我们又凭什么去假定“只有通过写实绘画的训练才能最有效地获得这些经验和心得”呢?在拼命地修炼写实绘画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是在潜移默化中就已经对颜色、笔触、造型、构图等元素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僵化的认识呢?
没记错的话,戴先生在书中讲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某位美术编辑因为在文章中提出了“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也有抽象元素”这一观点而丢了饭碗。这故事如今听起来可笑,只是从我在面试中遇到的问题来看,在北服这种国内一线的艺术院校的美术教学中,“中国不可以抽象”这只幽灵似乎并没有完全散去,尽管那位问我“会怎么教学生写实基础课”的老师本人也在画抽象画。
说远了。那天的面试应该还算顺利吧,因为我一觉醒来就收到了北服的下一条短信,叫我准备在北京时间6月24日上午九点(英国时间凌晨两点)通过视频进行现场模拟教学,题目《油画肖像》。他们会在开始前十分钟给我模特的照片。
这可叫我为难了起来。当时英国还处于严格的封城时期,格拉斯哥市区里的画材店尽数关门,而我的一切画材都被锁在了学校的工作室拿不出来。因此,模拟教学所需的材料只能在网上购买。可是皇家邮政在封城期间的效率比平时更加是慢了不少,即便是当时下单我也不能保证在24号之前取得一切所需的材料。后来经过交涉,试讲时间被改在了6月28日,而皇家邮政也果然没让我失望,直到试讲开始之时也没把全部材料给我送齐。
没有画架?那就把我的旅行箱拿来,绑上一根棍子把画框撑起来就好。调色板还没送到?没办法,拿一个我平时做饭的菜板将就将就吧。还有几管颜料没送到?唉,有什么用什么吧。把电脑放在半米开外的床上等会儿把照片导进去。把手机放在身边的书桌上,打开腾讯会议对准画布,侧身四十五度调好角度……将就将就就这么画吧,特殊时期嘛。就这样,几平米宿舍的昏暗灯光里,我在英国时间2020年6月28日凌晨两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直播。
其实没什么借口好找,我就是画不好写实油画肖像。毕竟从2014年开始就一笔肖像都没画过了。尤其是读博这几年,我的博士研究项目和肖像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因此也就半点心思都没往肖像画上面放。这种情况之下忽然就这么仓促开干,画不好也是再正常没有的。还希望我有什么经验或者技巧教给学生们吗?抱歉,写实油画肖像这一块是真没有。
对付完了那五十分钟,视频那边的院长吩咐我把教案发给跟我对接的老师,随后试讲便结束了。我简单收拾了一下屋里的一片狼藉,躺下睡觉的时候还在寻思,这一轮之后,估计就不会有下一步了吧。
没成想,过了两天而已,跟我对接那位老师就发来一份应聘人员资料表叫我填写。我看了倒是大感意外,心想,难道是第一次试讲的内容给他们的印象比较好?还是像我之前听说的,北服想发展自己的绘画专业,但是考虑到北京有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美术学院那种搞写实艺术已经搞得其他学校无法超越的大山拦在那里了所以想发展一些比较当代的新思路?
这么胡思乱想着,我把表格填好了给那位老师发了过去,然后,石沉大海了。
傻乎乎地等了三周,我厚着脸皮给那位跟我对接的老师打了个微信电话。对方说,我没通过6月28号的试讲,所以没有得到录用。
果然是这样啊!看来我还是太不熟悉国内、特别是北京的情况,还以为他们也会跟英国这边一样,有结果了无论如何也会维持面子上的礼貌,起码会给申请人发一封“我们不录用你”的邮件。好吧,我这白白傻等了三个星期就当是积累经验值了吧。
不过,整件事情结束之后,我回头想了一想,忽然发现有一点甚是有趣。当初北服登在学术桥网站上的这份招聘启事上明确要求应聘者需要有博士学位。读博的目的是“创造新知识”,换言之,通过博士答辩,取得了博士学位也就意味着,这个人为她/他的专业做出了一点原创性的知识贡献。我很确定,面试我的那些北服的老师大多是明白这一点的,毕竟他们的院长和副院长都是有博士学位的人。然而,在得知了我被淘汰了之后,我才忽然意识到,从始至终,他们完全没有问过我的博士项目研究的是什么。
仔细回想一下,第一次面试里,唯一一个让我记住的问题是“你会怎么教写实基础课”,而第二次淘汰我的试讲内容是“写实油画肖像”……可能是我内心太过阴暗,但我真的忍不住怀疑,难道北服只是需要一个有美术学博士学位的人,至于这人的博士项目到底研究了什么他们根本不在乎?
可能有人会说,你想多了,他们只是会安排新入职的老师多带基础课所以才会用那些方法来考察应聘者。你如果真有本事入职,将来在工作里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还是会有用武之地的。
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样的招聘要求可就有点奇怪了。英国这边的美术学博士(即便是实践型美术学博士)无一例外都是将自己的艺术实践置于一个广义的人文学科背景之中的。新知识也是在艺术和其它学科的相互碰撞中产生的,而它也自然不会是“画得更好”或者“画得更像”。从这个角度来讲,很难想象某个人取得博士学位是因为她/他为“写实肖像画”这个画种创造了“更好”的技法(技法本身有没有“好”就是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哈尔斯和伦勃朗都是肖像画大师,两人的技法大相径庭,请问谁更好?)。国内的美术学博士肯定在结构上与英国不同,可是四川美院的王林教授就在其发表在2018年某期《中国美术报》中的《我不赞成招收美术实践类博士》一文中表示,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能把作品作为判断学问的标准,本科生可能比硕士生、博士生做的作品更好、更有才气,因为艺术创作不是一个学问问题。中英两边的情况都表明,“有博士学位”不能保证这个人“画写实油画画得好”。
我不认为“写实绘画能力”是“绘画的基础”。北服既然坚持这种观点,那么在设计基础课的教学上何必非要找一个未必专精于此的博士来教呢?找几个央美毕业的本科或硕士生,也许授课效果比教授还好。非要找有博士学位的人来带本科生的基础课,对学生未必是好事,对招来的博士也未必是好事(毕竟浪费了她/他专精的学问),唯一有好处的大概就是学校了吧……听说南方几所美术学院早就取得了美术学博士点的筹建资格,可是受限于教员之中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够,至今都没能取得招收美术学博士生的资格……难道北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顾这人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只看她/他一有没有博士学位,二能不能教“写实基础课”?
应聘过程中,我上网查了一些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的资料,其中有一个视频是报道他们某一届本科毕业展的。那次毕业展的主题好像是表达“一带一路”政策。现在细想想,这所学校在美术学方向的教学理念大概是这样的吧:“训练学生写实绘画/雕塑能力。而所谓创作就是用这种能力去表现或者歌颂某个正确的主题,比如一带一路政策或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小圈圈之外的想法、主张、可能性?没必要听,反正都是异端都是乱来都是胡搞瞎搞。
我读博时拼死拼活研究出来的通过德勒兹的块茎哲学让时间、记忆、想象和情绪在绘画实践中得以融合?算了别自恋了,烂在肚子里吧,看来我这些胡搞瞎搞在某些学校里是没有存在的空间和必要的。
简历
欢迎关注
公众号:Whiteendart
微博:白底Whiteendart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