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让艺术博览会发挥出专业性的品质?如何培养和挖掘有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的艺术家?如何保证艺术作品的内涵和独特性?如何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彭文斌从事艺术博览会策划工作十多年,见证了艺术博览会的发展与变迁,明年,他将在广州创办一个新的艺博会——广东国际艺术周。在他看来,上述提及的问题都是当代的艺术博览会的策展人在未来赢得艺术生态竞争的关键思考方向。他认为,“精神对话性将使展览具有更深入的内涵和意义,激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实现艺术与观众的紧密联系和共同进步。”
■《舞境》雷真真2021年
确保展览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艺术品质
收藏周刊:您从事艺术博览会策划工作已经十多年,回顾看,艺博会的变化如何?
彭文斌: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的艺术博览会的市场身份定位便一直处于探索状态,当时由于一级市场的不健全,博览会无法真正意义上具备其学术性、艺术性的精准把控,以及对艺术市场身份与职能的定位,名为艺术博览会,实际为初级阶段雏形的艺术品交易会。2013年之后,中国艺术博览会的现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这个阶段,中国艺术博览会借鉴了西方成功的艺术博览会经验,开始追求西方艺术市场的成功模式。涌现出诸如“艺术北京”“香港巴塞尔”“西岸艺术博览会”等优秀的专业艺术博览会。当然,在看到当前我国的艺术博览会逐渐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在形式化上片面追求国际展会的操作方式而导致的形似而神不似问题。
收藏周刊:作为即将于2024年启动的新型艺术展会,你们会从哪些方面发力?
彭文斌:为保证广东国际艺术周的品质和市场竞争性,我们会从艺术的学术性和艺术的商业性上双重发力。
首先是策展:艺术周会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的艺术策展人或学术专家参与策展工作,确保展览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艺术品质,更多的呈现具有深度和思想性的艺术作品,为观众提供艺术鉴赏和遐想的空间。
其次是学术论坛和讲座:艺术周会组织行业专家和跨界专家做学术论坛和讲座,邀请各界的学者、专家和艺术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分享,以促进学术研究和思想的交流,提升艺术周的学术高度、美学深度和价值转化效率。
其三是艺术家驻地项目:艺术周会在非展会期间开展艺术家驻地项目和进行周期性的平行展,提供艺术家进行创作和研究的空间和支持,为合作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提供常态的艺术作品交易机会,同时我们会主导艺术与产业的融合,包括美学空间、艺术时尚、艺术文创、艺术衍生等全域跨界。将为艺术家们提供深入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艺术周增加更全面的商业性和交易性。
我们会寻求企业、基金会和其他机构的赞助和合作,获取经济支持和资源投入。这将帮助艺术周实现更高质量的展览和活动,提升艺术周的商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艺术作品转化为商业价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幻动020》胡赤俊2019年
数字艺术的创新和实验性,引领艺术周的前瞻性发展
收藏周刊:我了解到,广东国际艺术周跟以往的艺博会有不一样的定位,你们具体会有怎样的追求?
彭文斌:艺术周提倡艺术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将从策展定位,策展观念、策展内容层面结构性升级:艺术周的策展强调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观点,包容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格。这意味着艺术周可以展示更广泛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当代艺术、数字艺术、时尚设计等等。
提倡社会参与性和体验性:艺术周的策展将会吸引大众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倡导可持续发展性和人文关怀性:随着国家对文化艺术复兴的大力推动,艺术周的策展也会通过艺术作品来呼吁观众对生态、社会、人文的关注和行动,让艺术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广东故事、讲好广州故事。
提倡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进化。策展会将更多的数字艺术作品纳入艺术周的展览范围,通过展示数字艺术的创新和实验性,引领艺术周的前瞻性发展。
总之,策展的观念升级、内容升级、玩法升级和社会价值是艺术周立足和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和更新,艺术周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期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收藏周刊:您认为未来的艺术博览会,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彭文斌:在未来,艺术门类将呈现更加立体和多维的特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式。这一趋势将推动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烟花三月》黄国武 纸本水墨2015年
研发了“艺术合伙人系统”和“艺术家会员系统”
收藏周刊:广东国际艺术周会不会在数字化方面有新的探索?
彭文斌:在数字化和国际化越来越普及的大环境下,广东国际艺术周将全面构建数字化技术和在线平台,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会利用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工具,将艺术作品和信息传递给更广泛的观众。
通过数字化的短视频矩阵、虚拟展示、在线艺术交流等方式,让观众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和参与艺术周活动,特别是短视频的深耕及大V数字化营销将让艺术周渗透到亿万家庭。我们将打造“有玩法”的艺术周,为了吸引和触动亿万户家庭的兴趣,会设计一系列艺术话题、时尚潮玩、打卡互动的强IP艺术活动,激发全球更多的大众关注和参与。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周发现和打造具有强IP属性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我们也希望将具有强IP属性的作品与好的品牌、商家合作,让艺术文创与衍生品真正落地,让大众消费。同时,我们将打造“强跨界”的艺术周,将与其他领域的机构进行跨界深度合作,我们研发了一套先进的“艺术合伙人系统”和“艺术家会员系统”,指导艺术家与艺术机构、财富家族、策展人、经纪人之间建立高粘度、高价值共享、高财富倍增的艺术微生态。
收藏周刊:未来的艺术博览会将持续在艺术生态链上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那么,它将怎样促进艺术家与画廊、经纪人之间的合作和良性发展?
彭文斌:其一是提供展示平台:需要提供艺术作品展览和展示的机会,为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交易的机会。通过展览和展示,艺术家可以吸引潜在的画廊、经纪人的兴趣,从而建立联系和合作机会。其二是组织艺术家与经纪人的对话:需要组织艺术家与画廊经纪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活动,促进彼此的了解、建立联系,并探讨艺术家与经纪人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机会。其三是提供专业辅导和咨询:需要提供专业的咨询教导服务,帮助艺术家和画廊经纪人解决市场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其四是建立合作网络和资源共享:需要建立一个全生态的数据库,促进艺术家、艺术机构、买家之间的合伙和合力。通过建立在线平台、私域或社群,组织各类艺术家专属的沙龙、品鉴活动。
突出观众体验性、 观众互动性、 商业嵌入性和精神对话性
收藏周刊:艺术博览会形式的变化,对策展工作具体会有什么新的要求?
彭文斌:在未来,策展形式将更加强调观众的体验性、互动性、商业嵌入性和精神对话性,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展览体验。首先,观众体验性将成为策展的核心。传统上,观众在展览中主要是被动的观看者,但未来的策展形式将追求观众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体验。策展人会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如沉浸式展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观众不仅可以观看作品,还可以参与其中,与作品互动、体验艺术的多重维度,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其次,观众互动性将成为策展的重要元素。未来的策展形式将更加注重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三,商业嵌入性将成为策展的一种手段。随着艺术市场的商业化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策展者将借助商业嵌入来丰富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商业赞助商、品牌合作等形式的商业嵌入可以为展览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同时也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体验,例如限量版艺术品、赞助商活动、艺术产品推广等,通过商业嵌入实现艺术和商业的有机结合。
最后,精神对话性将成为策展的重要价值。未来的策展形式将注重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对话,激发观众的精神共鸣。策展者会通过展览主题的选取、作品的布展和解读等手段,营造一个引发观众思考、探索和对话的艺术氛围。观众可以通过与作品的互动、观众之间的交流和策展者的解读,对艺术作品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辩论。
总的来说,未来的策展形式将突出观众体验性、观众互动性、商业嵌入性和精神对话性。这些元素的结合将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展览体验,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互动的艺术环境。策展人将在展览中通过创新的方式引导观众参与、互动与思考,满足观众对艺术的需求,并推动艺术的发展和传播。精神对话性将使展览具有更深入的内涵和意义,激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实现艺术与观众的紧密联系和共同进步。
人物介绍 彭文斌
广东国际艺术周创始人
■彭文斌
转自:新快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