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克:古典的眩晕

陈克《后文艺复兴-大卫》玻璃钢 150×130×90cm

  将陈克视为中国最为活跃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也许是合适的。这位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的艺术家,并没有将自己的创作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而是在广泛的媒介领域里(行为、影像、装置、综合材料、雕塑)进行当代艺术的实践。在广东乃至中国的雕塑界,陈克显得十分突出,他敏锐思考,勇于探索,在近几年日益市场化、符号化、犬儒化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中,陈克将研究性、学术性的艺术语言的探索视为个体生活的存在价值,代表了中国雕塑的进取方向,其代表性作品《后文艺复兴——大卫》获得了2008年“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中的最高奖“中国雕塑艺术大奖”。

  2002年的创作,在陈克的创作旅程中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变,通过视频装置《看》和录相装置《红痕》、《眼》等,他探讨了人类最具文化意义而且是最重要的视觉活动——“看”,从而将“观看”这样一种极为日常化的生理活动所内含的人文意义鲜明地呈现出来。通过视频的互动,艺术家在屏幕上对观众的观看和观众对于屏幕的观看同步地呈现在展场,让观众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体验到无所不在的“看”与无所不在的“被看”交织在一起,对视觉作为人的认知性的高级感官产生怀疑。展场中为棉被所包裹的人物雕塑,提示了一种雕塑体量所展示的真实和屏幕影像所提供的虚幻的对比,让我们在距离中感受空间,在虚幻中反思真实。《红痕》将行为艺术与影像装置结合起来,通过对人的皮肤的近距离的高清晰度的持续拍摄,显示了人的皮肤在遭受意外的外力打击后的持续变化,其本意并非要表达受虐与痛苦,更多的仍然是探讨影像技术对于人的视觉感受的巨大影响。在《眼》这一作品中,电子屏幕被装在了人眼之中,不断地播放火车、赛车、钱等现实中的事物与活动,所表达的仍然是“看与被看”的视觉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传统艺术与现代影像技术的相互关系的反思。

  2004年以来,陈克着重探讨了个体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存在,通过对人的身份的隐匿与彰显,揭示人的生存焦虑。陈克认为“人总是生活在某种精神﹑文化的框架中,现实中没有纯粹的自我。游走在无形制约中的个人会感觉自由。但你如果试图超越或反抗,无形的强制力量就会出现。作品利用影为虚,像为实的矛盾,反映不同事物被一体化,人在群体无意识中成为‘符号动物’的现象。”陈克在他的一系列装置作品中将个体的人置于微观与宏观两种视野的交集之中,在光与影的交错之间,他提示了个体自由的有限性。即个体在某一具有历史性的熟悉的生活环境之中并未强烈感受到的自由,如同空气与水一样围绕着某一个人,但是一旦这一个体走出他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由地域差异形成的文化差异就会使他产生巨大的陌生感,他会感受到某种外在于他的强制性力量,例如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我想,陈克的这种体验与表达,也许来自于他在广州与北京这两个十分不同的大都市的学习与生活的经验。他的主要作品装置《身份》(2004)、《隐匿》(2005)等,探讨光与影中的人的存在。将众多琐碎细小的人物置于巨大的指纹之中(或是在竹影之中),并且通过汽车反光镜,折射出虚实相映的影像。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陈克后来艺术发展的若干关键词,一是对于“人”特别是对于作为类的抽象的整体的人的命运的关注;一是对于光与影的理解和运用,因为光与影不仅暗示着昼与夜的生命轮回,也表现出人的身份的隐匿与澄明,表达了陈克在一定的空间中表现时间的哲学性思考;再就是反光镜对于形象的变形,直接催生了陈克以后在电脑中对于经典雕塑形象的变形处理,问题直接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和艺术史中的经典雕像如何在现代影像技术的处理下转换为虚幻的镜像问题。

 

陈克 《双子星-被缚的奴隶》玻璃钢电镀铜 100×150×90cm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陈克在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大卫》、《双子星—被缚的奴隶》、《施洗约翰》、《青铜时代》、《自由女神》等一系列作品可以称之为当代艺术中的“挪用”与“戏仿”,它们都涉及到艺术家对于艺术史的“艺术性再现”,涉及到“复制性艺术”或是“艺术中的复制性”的研究。德国美学家本雅明在20世纪30年代开拓了对于“复制性艺术”这一领域的杰出研究。在他的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1936年)中,他研究了20世纪初现代艺术特别是摄影、电影的出现所带来的一系列重要转变,例如有“韵味”的古典艺术原作向占有性的复制性艺术的转变;具有膜拜和礼仪功能的艺术向追求“真实”的展示性艺术的转变;观众对艺术的凝神专注式接受向消遣式接受的转变。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艺术作为一种人际传播与交流的方式,从古典的叙事性向现代的信息传递的转变。本雅明的研究启发了我们,使我们注意到影像艺术的功能,就是将事件的外观固定(fix)下来,相机将一事一物自一连串的事件进程与庞大的世界物象中提取出来并保存住它,从而在复制性的工作过程中使我们关注于具体与局部的独特价值。而当代艺术越是投入可复制性,即越是不把原作放在中心地位,就越能产生更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在于影像艺术对于原始的经典艺术的“去魅”作用,更在于在时间与空间的广泛传播的可能性。陈克的艺术涉及艺术中的复制性,但不属于复制性艺术。他所运用的资源,是传统的再现性写实艺术,但是他所创作的雕塑却是具有观念性的当代艺术。用著名雕塑家隋建国的话说,传统写实艺术应该成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不仅是在造型基础的技术层面上,更是在观念转换的当代意义层面上。当然,陈克的作品虽然运用摄影和电脑复制的方式对古典艺术进行延伸阐释,但他力求在每一件作品中都寻求个性化的图式表达,从而避免了批量化的模式化复制,在原作的经典性与现代影像的复制性之间,他艰难地找到一个自我表达的独特形式。

  陈克的《后文艺复兴——大卫》及其相关的系列作品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它是中国当代雕塑家对电子时代文化生产方式的反思与批判性再现。通过对西方经典雕塑的“复制”和“戏拟”,陈克揭示了当代艺术所受到的数码技术和影像艺术的深刻影响。对于这个日益膨胀并四处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的重大变化,陈克以自己的创作做出了独特的艺术回应。通过将欧洲文艺复兴的经典雕塑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影像处理,以“虚拟”和“数码化”的手段压缩、扭曲西方经典雕塑,使观众在习惯性的视觉欣赏过程中对变形后的雕塑形象感到眩晕与不适,从而将传统的经典艺术陌生化。以这样一种对影像文化的立体化表达,陈克的艺术表明了影像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这样,陈克就将传统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模仿与再现,转换成为当代视觉文化中影像如何重新定义和“塑造”我们的视觉经验与观看方式的问题,从而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视觉观看,进一步思考真实与虚幻的相互转换,并且对当代影像艺术背后的数码高科技保持一种怀疑性的审视眼光。

  有关对于现实与图像的“拟像与拟仿”问题,法国符号学家和文化理论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有过深刻的讨论。他认为拟像物从来就不遮盖真实,拟像物就是真实。当我们长期为摄影图像、电视图像所包围并且习惯于生活在数码图像的洪流中时,我们就不再怀疑这些图像的真实性,我们认为那就是真实,并且我们的思维与行为都受到这些图像的影响进而根据图像推崇的价值观塑造自我的生活,这样一来,这些现实生活的数码拟像不仅成为我们的现实环境的一部份而且影响我们对于真实的理解和创造。“今天,抽象不再是地图、双体、镜像或者概念的抽象。拟仿不再是版图、某个指涉物或实体的拟仿。它是通过一种没有本源或真实性的现实原型来产生的,它是一种超现实。”(让·鲍德里亚《拟象的进程》,《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80页)超现实来源于现实,它与再现相对立,并且成为一种新的现实,这提醒我们在图像时代需要保持对于复制性影像和虚拟性镜像的怀疑与反思。

 

  对此,陈克认为“文化的复制、数码科技的普及、后工业化的发展、同性恋、基因的变异、对传统的致敬还是质疑,作品是无数疑问和片段的累积。在数码影像和图片泛视觉化的今天,雕塑以虚拟和图片化的手段使我们在惯性思维中产生幻觉。作品造型取材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雕塑以两维平面的‘超相识’呈现给我们从来不曾相遇的三维真实。它来自我们的梦境、来自我们潜意识中的迷离、来自我们熟识的城市和传媒、来自后现代文化带给的我们的怀疑。他隐藏于我们生活的深处。”(陈克《创作手记》,《中国雕塑》2008年第4期,第16页)

  我们可以将陈克的艺术视为古典艺术的当代阐释方式,一种“现代性谋划”,他的镜像变形雕塑使观众产生的视觉眩晕可以看作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眩晕”。陈克艺术中的“变形”不是对现实生活和艺术史经典的简单抽象,它反映出现代人对于传统视觉感官等级制度的颠覆。从现实中的真实人物到古典艺术中的神化性、纪念性雕像,再到电脑处理后形成的双体镜像(这一阶段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差异,复制性的镜像消解了主体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反映了从现实到再现性艺术再到当代的复制镜像这样一种主体形象的解构与拟像的生成过程,它表明传统艺术所推崇的人体艺术之美已经让位于今天的精神思辨之美。这样一种观念性的转变也表明传统艺术的价值与规范再一次受到当代的质疑与审视,也只有在艺术家的这种不断的质疑与审视之中,古典艺术的内在意义和永恒价值才有可能向我们敞开,并且激发我们的创新冲动。陈克的创作意图清楚地表明了当代艺术对于我们时代所具有的反思能力,这种对于日常生活的质疑和对于高科技的反思能力是当代艺术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也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继承与更新传统人文价值的基础与活力所在。陈克的艺术是真正具有人文价值的当代艺术,它将传统雕塑艺术的经典形象与现代电脑影像合为一体,将个人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观察与对传统艺术的反思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呈现了一种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现在时”。正是由于对现实社会与历史记忆的积极介入,使陈克在电脑中转换的古典雕塑的平面图像在三维空间中再生,获得了一种在瞬间中凝聚永恒的“记忆”功能,将一种当下性的空间再现转化为一种历史的叙述,呈现出我们这个世界的历时性变化。

作者:殷双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