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由广州美术学院恽圻苍教授创作设计的雕塑——《托起明天的太阳》恰如其分地矗立于东莞东方明珠学校的中心广场。之所以谓恰如其分,那是因为它似乎“天生”就应该放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据说当时负责整个建筑设计的总工程师曾有过这样的话:“……(这个方案)不仅仅是一件好的雕塑放在那里,而好象就是我们建筑设计的一部分……”。这番话可谓对《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件雕塑的价值的最准确的评价。
近二十年来,环境雕塑的概念在我国从无到有,从有至相当程度的普及并生成了大量的作品,使中国的环境雕塑面貌上了可喜的平台。同时,随着这个新平台的搭建,环境雕塑的类别也逐渐细分化,例如有了主题雕塑、企业形象雕塑,有了建筑辅助雕塑、小品雕塑以及纪念雕塑等。然而,在前述的“大号形势”中,也暴露出一些迄今为止并未见得引起环境设计界和雕塑界充分重视的问题,即(雕塑)造型与环境结合的问题;除不少粗糙肤浅的所谓标志性雕塑外,也有一些形象单独看不失为一件好作品,但它们好得“鹤立鸡群”,好得孤芳自赏……好得与周边格格不入,毫无关系。这类只专注于自身孤立审美价值的作品,大概不应归为“环境艺术”的范畴,如果要将其置于户外,并由此而打上“环境艺术”的标签的话,它们的价值随之也就只能大打折扣——因它们缺乏雕塑造型本体之外的“相关价值”。
下面的议论,是围绕上述“相关价值的”——
“人定胜天”、“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类豪情满怀的语言,实际上体现的是五六十年代那生产力得以解放以及由此而生的朴素的自信心。然而,它同时也反映着人与自然环境的“非此即彼”的不平等关系:“得天独厚”,“唯我独尊,傲视群雄”这类(尤其是房地产界)事宜频率较高的“喜闻乐见”的语言,在“中听”和升华着既成品的附加值的同时,也客观反映着八、九十年代人们仍不能面对周边环境的肤浅的成就感。
……一言以蔽之,上述关于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作品的“独立性”的举例,折射出的是那些年代的价值观。
而今日的环境艺术是倾向于“相关价值”的:“绿色意识”反映的是相关价值;“可持续发展”反映的是相关价值;“循环链”、“共生、共存”反映的是相关价值。它们还原了人与自然的应有的平等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科学与相对成熟。而“环境”二宇的最根本属性,也就是“相关性”,是“亦此亦彼”。
如果我们再回头重读本文开头那段“一位总工对《托起明天的太阳》雕塑作品的评价”,将更有助于对这件雕塑进行解读。
对环境概念的生动、具体、明确的诠释
试用“排他法”来“反推”这件雕塑的基本型——球形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件雕塑最重要的周边环境限定,大致有两个方面:
①平面环境(中心广场):这是一个由整体规划和边缘建筑轮廓先决形成的圆形平面。这个圆形本身具有功能上的必然性:首先,校内诸区域的,交通流线通过此圆形(广场)形成收束,并与(校)外干道形成单纯而明了的连接;相反,由(校)外及(校)内的分流和疏通顺序,亦通过此圆形(广场)来有序地实现。
总之,圆形的无方向性,使得此处中心广场的聚散功能得以强化,因此,对于置身于此的雕塑基本型的造型,广场的圆形是一个只能顺应而不能相悖的依据。
②主背景立面环境(行政管理楼)。这是一个长104m、高13.8m的巨大的“弧状屏风”,它先于雕塑而建成,围合出圆形广场的有效边缘并已成为校区出入口的基本形象。因此,将要产生的雕塑造型无论是什么结果,基本形象都必然与这个“弧状屏风”交织在一起,故要么画蛇添足、兴风作浪,要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细看这片弧状屏风(行政管理楼主立面),其连续的拱券、柱列以及附丽于其上的外装材料等,共同组织的最逻辑特点是“丰富”而非“单纯”,那么,位于其前端的雕塑基本形也应顺应这“丰富”之逻辑。
如果将此区域的个别形态要素进行分类的话,那么,拱券、柱列等显然相对成其为“线”,而它们的弧状连续体则体现为“面”,相对来说,唯缺“点”的要素;
如果说这片“弧形立面”是“横卧”着的形态的话,那么与此能相反相成的最简捷的造型走向显然应是“直立”;
如果说广场平面的圆,由于多条放射状的校道的分割并未实现其完整意义,弧形墙面上的诸拱券的圆也仅是圆的一半,同样未成其“完形”的话,那么,就逻辑地需一个接近完整意义上的圆,来实现这个无论在立面还是平面,无论在形象还是在视觉分布上均暗含诸多“圆”的信息的广场中心的圆的完形。
“柱状基本形”显然无法实现这种完形——因它含有太具体的方向性。“链状基本形”相对较好,但仍与完形之要求相距甚远——因它与周边的基本形态要素格格不入。
只有圆球形才是此环境中最合适的基本形——对广场而言,它能起到最完整的视觉收束作用;对周边形态而言,它是其诸多形态最丰满的三维化结果;对广场平面,对屏风墙立面等而言,它都是逻辑的终极形态。由此可得出结论,此雕塑的基本形——球形的选择是合理的和必然的,它在经形象塑造、意义赋予以及细节设计之前,就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此须强调的是,这个打基础,首先源自作者对“环境”概念的生动具体明确的诠释。
统一的单体形生成丰富的空间关系
环境雕塑的造型概念与传统雕塑造型概念有所不同,一般意义上讲,前者较多运用“塑”的手法,即形态的构成与叠加;后者相对较多运用“雕”的手法,即形态的整治和调理。由此决定了环境雕塑在设计细化过程中,着重关注的是多个单元形之间的关系所搭接产生的形象效果而非单元形本身。从《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件作品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恽教授对形态构成与叠加的具体化处理:
雕塑本体中的诸单元形,无一例外都是球体基本形,然而诸球体间关系是不断变化着的——最大的球体与核中的球体之间,是中心重叠的相互关系:石球圆浑而包容,其中心的不透明球安定而形成焦点;15只最小的金属球是规律的弧状排列,其秩序本身不仅标定了石球的水平形象,而且反衬着石球的尺度感,同时这些小球的存在方式,逻辑地昭示着大石球前端(面向校门一侧)的“展开”的形象的必然性,大石球最顶部由三个人形托举着的金属球,其份量相当准确——它是大石球上弦延展的终极边缘,同时极符合视觉上的比例舒适度。
三种不同大小的金属球,分别与大石球间的存在状态有所区别:核中的最大金属球与石球间是包裹与“吐露”的关系;最小金属球与石球间则是“两点相连”;而顶部金属球与石球间的连接则是间接和“虚拟”的。
球体单体的“无方向性”特点,经多个构成后,各自有了性格与表情,生成了丰富的方向性。至此,大石球的方向性已显而易见——它朝向校门并指示着校区的南北中轴;中核的大金属球亦然——它更加明确地标定着轴线的具体中,以15只小球形成的序列,客观“反映”着雕塑的“竖向”关系;最顶端的金属球,由于人形的动态暗示,它自然体现着“被托起”的“向上”的朝向。
除上述之外,球体基本形可谓无处不在——喷泉形成的水帘,可谓虚拟的半球体;“托起太阳”的三个“人形”,由于“连续旋转”的动态形象,也修补着它们对球状的形的“偏离”。“旋转”本身亦暗示着与“球形”的内在联系。
准确选择材质,催生形态的情感
应该说,广场与周边主要建筑物(尤其是行政管理楼)的设计,为雕塑主材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还应该说,是恽圻苍教授强烈的整体环境意识,决定了他对雕塑主材的选择的敏锐与果断。
我们惊叹恽教授所作的这件雕塑与周边环境间的关系如此水乳交融,似乎是从原地生长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注意到,产生如此神奇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大球面上的石材的选择和使用,是如此得当。广场周边环境全为相近似的材质它们以灰为主,间杂着斑驳的蜡黄。稀疏的生褐,以及纵横其间的石缝的暗灰。而雕塑球面上的石材既遵循了这些环境的材料逻辑,同时又仿佛是这些石材的相对提纯后之结果,故显高贵和超然;那石面上的水渍和拼缝,又似乎还原着前述的灰石间那丰富的斑驳色彩。跳跃的喷水点明了石面的量感和沉着,晶莹的不锈钢金属球暗示着石面的朴实与自然,生动的铸铜人形反衬着石面的恒定和包容……。曾考察过欧洲艺术,深蕴意大利古罗马石砌建筑之美感所在的恽教授,大概是相信“石头自会诉说数不清的故事”的!
空间与体量处理的分区域分层次
此雕塑的创作中,我们还能感觉到恽教授既在作“体量”,又在作“空间”,并且将体量与空间作了严格的层次之分,区域之分。
雕塑的本体的“三人形托金属球”部分,可谓在作“空间”:其形象实体围合出的“场”之体积,恰好形成虚实形体间份量的“瞬间均衡”,故“空间”感可辨可信,并呈极好的张力;相反,其“人形”则做得极富量感(从中不难领略到恽教授的本行——油画造型的功力)。
雕塑的本体的大石球与诸小金属球部分,则是在作“体量”。基本形(球形)的相对纯粹化处理,以及石材的选择与拼砌方式等,显示着这个体量,大小球的尺度对照,“切开”之大平面的幅度及其“开”与“闭”的临界状态等,凸现着造型的迫力与紧张,从而强化着这个体量;相反,石球与小金属球间的缝隙以及石头诸边线(棱角)的“锐利化”处理,则在强力的体量中不动声色地揉进了若干“跳动”着的关于“做空间”的细节(从中不难感受到恽教授驾驭空间时那自如、适然和年轻的心)。
环境雕塑的形态塑造对雕塑家提出了新课题,这些课题最大的特点大概在于满含多学科的交叉和全方位的关于艺术、科技、经济以及社会观照。雕塑作品《托起明天的太阳》全面反映着恽圻苍教授对上述问题的观照力度与深度。反映着恽教授在环境雕塑形态塑造方面的深厚功力和年轻、活跃并卓有成就的艺术创作状态。
作者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院长 赵健
附文:
东方明珠学校广场喷泉雕塑
——《托起明天的太阳》设计思想
设计/摄影/撰文 恽圻苍
东方明珠学校是一所由企业、政府共同投资、共同创办、经国家批准的寄宿式现代国际学校。校址位于虎门大桥以北不远处,正门一条宽畅的“明珠路”联结107国道,校园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三面环水,是喧嚣闹市区的一块净土。学校实行学历制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准备条件成熟时开设成人大专)。为了将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高的名校,筹建阶段,就与北师大附中、北大附中、中国人大附中及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组成了办学联合体,拟向全新模式的方向追求,因此,强调软硬件的全优化。硬件方面,校园建设投资两个多亿,规划之初,聘请了澳大利亚一位皇家建筑设计师,主持总体设计,基建计划分四期经进行。
学校座北向南,迎门是一座全部用石材装饰,具有欧陆风格、气势恢宏典雅的弧形办公大楼,楼前与大门间是可容纳2500人的圆形广场,进入校门通过16米舒展的大道,环绕着两侧进入教学区,广场整体为混凝土基底,面贴黄白相间的石板,与行政楼色调一致。
第一期工程初具规模时,广场喷泉雕塑的设计开始。校方授意广场喷泉雕塑(似从校名“东方明珠”引申出)以“掌上明珠”为象征主体。其余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和限制。
作者先对学校办学宗旨、特色和基建规划等做了全面概括的了解,然后着重对实际的环境因素反复进行了现场直观考察:从国道看去,总体面貌在辽阔的视野中,没有参差不齐的高楼,高度都未超过主楼,而正面罗马式行政主楼虽有四层,高13.8楼,长度却有104米,显得特别扁长,耸立着18根罗马立柱。决定了广场雕塑用竖的和横的造型都必将被主楼重复或“淹没”。所以,最初的构思首先确定的一点,就是总体造型应该具有较大体量为宜。
校园建筑设计虽不全按世界各国的地方特色建造,但规划中仍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汇聚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代表性建筑风格,体现“让学生在世界的概念下熏陶”等理念。
经反复构思,拟绘了大量的草图,主要是在环境因素、形式特色和施工质量等方面推敲把关,不仅要从建筑与环境、观赏的效果和经济的要求来选择多种可能性,尤得想到它必须呈现一种现代氛围,展示出一个时代环境的心态。
圆形球体本是一个“世界”概念。为了打破单调的球形,将石制球形上下分割,以一圈不锈钢小球隔开,并在上部切除约1/5,中间再露出一个中型亮点,以便赋予球体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更丰富的变化和内涵。
大体上,半球象形贝壳,中间不锈钢球有如珍珠,容易联想到校徽的设计;大球顶端的中心,以三人托珠组成,可被喻为“三人为众”,寄以众人的期望,精心呵护,培育莘莘学子之意。三人的造型根据大体量的要求,有意将形体往宽阔发展,强调外轮廓的张力,雕塑立于球体顶部的托盘,通过机械传动系统,每三分钟旋转一圈,展示活动的多面变化,校方认为,这种转动,正好寓意东方明珠学校的面向世界的国际学校。从大球小球内外整体的配合,加上循环晶莹的流动喷泉,还可品味出深一层的内涵,即知识宝藏和人的智慧是要靠发现和发掘的。只有自强不息的辛勤付出,才能完成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托起明天的太阳”。
后来更偶然发现,点缀在上下球体之间的小球15个,加上大中球共18个,似与18条立柱也有呼应关系,当然这纯属巧合。
在材料的选择上,质材美的发挥是重要因素。粗矿的灰白麻石球体,水磨石基座不仅朴质无华,与校园建筑以石材为主体的风格协调一致;而且与晶莹透明的层层跌水瀑布,穿插其中的冰塔水柱、与抛弧排线的外圈喷水形成球水的虚实变化、多样的变化和圆形、圆弧形的外形整体,包括彩色射灯的投光效果;特别是外圈可供小憩依坐的明洁光滑的赭红色边座,想象三两结伴,或读书或交谈或嬉戏,抬头见到徐徐转动的黄铜组雕有力的外轮廓,和托起的明亮的不锈钢球珠,冲戛弧形建筑的边线,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冲击力,而一层层的水流与向上喷射的水花交织的景观,所营造的丰富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强烈的现代感,传达出喷泉雕塑的情和意,这些,结合着周围的大王椰子、苏铁、金山葵、散尾葵等,在广场形成一个新的极富人情味的审美空间。从设计方案通过到完成,匆匆三个余月。
作为设计者,我以为尚有三点不足:
(1)整体造型在校方要求将外围石座适当缩小时,由于在设计图纸上高度降得不够(最后10米),因此,造成上射排线喷泉与球体间的抛弧距离不够,对比列节奏稍有影响。原设计为
(2)喷泉公司没有完全按要求施工,以致中心水管出水量太小,原设计充沛的瀑布水帘效果有所削弱,而很难要求为此翻工。
(3)外围石座因节约经费,如果选用质量更好的花岗石和在工艺上进行弧形打磨,能与粗糙的大石球形成更好的对比,整体效果必将有所不同。
作者:赵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