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师法造化 妙悟山川——看孟宪琪山水画后的感言

  

2006年9月写生于太行山石板岩村

  孟宪琪的山水画与某些流行的“套路化”山水不同,他的画有感觉,有生活,有看头。我想,这是因为他的画有“根”,是从大自然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带有泥土的芳香;又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加工,因而,又涵泳了主体的情思与审美意趣。

  孟宪琪是山水画大家贾又福的门生。又福师曾以太行为基地,酿造出一系列意境深醇的山水诗篇,以山水画的乡土诗风著称于当代。看来孟宪琪在创作道路的选择上深受乃师的影响。他既不像有些画家那样,因袭古人,从前人的画中“拼凑”画,又不像另一些画家那样把对景写生的画稿权当创作。可以看出,他的创作来源于写生(包括默写),具有写生的现场性、即兴性、原生性,但又与写生不同,画中的景象是经过选择、剪裁、造型处理了的,为了突出“画眼”又运用了烘托、对比、反衬与形式结构手法。淋漓的泼墨与写意化的景象勾勒相结合;浓郁处的密不通风与虚灵处的疏能跑马相呼应;在画面节奏、浓淡、疏密、虚实的变化中,透露出画家对大自然的钟爱与激情。齐白石有一方印:“老齐手段”。老画师不但指出了中国画艺术意匠加工的重要性,而且更强调了意匠加工的个性独特性与独创性。意匠加工方式的独特,往往与艺术语言、形式风格,乃至审美格调的形成相关联。

  作为传统审美文化形态之一的山水画,乃性灵之物。山水画中的山峦林泉、烟云雾霭所构成的审美意象、境界中,不但包孕着宇宙的生灭运化、自然的无限生机,更蕴藏着画家的寄托、神思与性情。若悉心静观、默悟山水画史中的那些经典之作,似可超越时空感知画家审美心灵的颤动。孟宪琪的山水画尽管还存在着有待锤炼、提升的地方,但可以看出他的画不是以景致的客观再现为追求,而是更为关注情感的倾注与表达。在他创意意识中,是贯彻了努力去领悟、继承传统绘画美学精神的。

  孟宪琪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多方面的基础训练使他画路较宽。他不但画山水,也画人物、动物。我看过他画的山羊,干笔、湿墨兼施,飞白、渲染并用,意气风发,把山羊的动态、神情、意象,跃然于生存环境中。师法造化,神会外物,迁想妙得,成竹在胸,才能放笔挥洒,妙造生灵。但他的主攻方向不在动物,而在山水之间。画虽题材有别,但画理则一。

  艺术创作是个不断探索、不断提纯的过程。探索开拓自己的新路、创造前无古人的精神绿洲、独造自家的形式语言;探索删拨大要、涤除杂芜,日臻精警凝练,以一当十;探索“境生象外”,余味无穷。我建议孟宪琪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去勇攀艺术险峰。

2006年6月 于北京马坡花园工作

作者:夏硕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