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源初朴素的感染性

  郭雅希,天津美院美术史论专业西方美术史研究方向硕士,《北方美术》副主编。天津美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天津美院西方美术史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美术史论系主任

  陈源初先生的作品,首先第一感觉就是,有一种中国人少有的这种朴素的生活、朴素的艺术表达和朴素的思考的一种展现。这种展现,在这个时代有一种不迎合、不时尚这样一种,既不入中国的语境也不入西方的语境,给我们一种陌生感。这种感觉,我习惯在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首先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他的作品的定位,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可能跟其他人的角度不一样,就是一种现代主义的一种语言方式,和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一种文化状态的表达,基本上处于这种定位。

  现代主义的艺术方式,就是相对感觉还是比较注重形式,注重形式感,这种形式感的探索,目前国内好像没有人做这种探索。再有,还是寻找一种所谓的原创性的表现方式,一直在寻找。这种后现代主义内容的特征,更多的带有一种生命的体验,这种生命的体验,可以从每一幅画里都可以看到,它都有人的存在。这种人的存在,不是一种对人的形象的表达,而是对很个人化的一种生命体验的表达,这种探索。

  这种生命体验,是他很个人化的,但是他又不停留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生命体验的层面,他又从很个人化的生命体验的层面,进一步想表达一种文化体验。因为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经历,就是经常穿越东方和西方之间,所以这种生命体验,以及这种生命体验,非常个人化的生命体验性的文化体验,也很明显,很突出,也很独到。我认为这是很后现代化的一种特征。

  第二是他的作品有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很独特的文化内涵更主要的是表达一种人的生命体验与人的生存环境的关系,他非常注重体验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在一种共同人性的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比如说经常出现一些,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很朦胧的形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动物,男人与女人等等,这些都属于共同人性的一种东西,在他的作品中能够体会到他在探索这种感受的表述。

  再有一种,中国人性的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因为中国人性的人与西方人性的人,他各自都生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在西方社会文化中的中国人性,他有什么样的感受,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得很清楚。

  再有第三点,他的作品,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个学术上的定位,这个学术上的定位,应该属于一种绘画视觉本体与人类文化本质的一种思考,这可以说是他作品的一个落脚点。他的作品很明显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但是这种超现实是表现现实的本质,现实文化的本质,这个很明显。虽然有些东西,大家不一定体会得到,但是很明显他有这种追求,而且有这种倾向。既然有这种追求有这种倾向,随着他作品的积累、积淀、沉淀,这种西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共鸣性,越来越有感染性。

  第二点就是他的作品有一种非常具体的表现形式的探索与抽象的文化本质的思考。虽然有些东西可能有些人看来不是特别成熟,但是这种东西我认为,这种思考以及这种探索,它肯定会越来越明晰,越来越能够使大家感受得到。

  第三点,纯粹视觉性的探索与文化内涵的思考。这个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第四点就是后现代的文化特征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就是这种,这个时代的这种多融性、兼容性、不确定性、模糊性,这些特征。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就是还想追求一种原创性的东西,原创性的东西应该属于现代主义。

作者:郭雅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