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墙报采访蔡远河:思考的高度决定艺术的宽度

2015-06-30 14:25

  导读:蔡远河作品《错位与异化》在2015年6月25日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展中获得金奖,墙报特此对他进行了专访,采访时他对自己获奖感到意外,又很谦虚的说是自己很幸运。其实他的作品有足够的深度和内涵,评选专家在选定一幅作品时是要经过全面的综合考察才能确定结果。《错位与异化》外表看似普通的装置,但内部图像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民俗、民生、政治生活、日常物,再到生物、自然等等,他利用版画和装置结合的方式也是艺术上的创新,所以一次获奖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蔡远河

  6月25日民生美术馆开幕时,你的《错位与异化》作品获得金奖,能说一下你的获奖感受吗?

  当我得知获奖的时候感觉非常意外。因为我那个作品比较小,位置很偏,感觉不易引起评委的关注。但最后获奖了,我很高兴。其实在征集展的复评中许多作品我之前有见过,很多我都非常喜欢,里面不乏许多很有意思、极致、厚重的作品。在当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从这个筛选结果来说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同时,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学习和敬佩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我也很期待在不同的展览中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呈现。

  蔡远河《错位与异化》 机械运动装置 22×26cmx14cm ×8件 (每件含19张叶片) 2013 作品现场

  《错位与异化》装置内图像第一系列《自然物》

  《错位与异化》在其他媒体采访中被多次提到,这次参加民生开幕展,你还是选择了这组作品,这算不算你众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组?相比其他作品有哪些创新?当初创作它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这次北京民生美术馆的展览征稿我投了三种不同形态的作品,有绘画、影像、装置。复赛入围了2件。最终得以呈现的是您所说的这件《错位与异化》。当然主办方和评委选择了它有他们的充分理由。但对我而言,每一个作品都很重要,即使自己觉得不好的作品也很重要。在不同时期里,我创作每一组作品时用力都是一样的。正如我的性格,做事比较谨慎和克制。造就了我的创作不是依附激情,而是劳作和时间。它对我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磨练。

  《错位与异化》装置内图像第二系列《生物》

  在日常中我需要在一堆杂乱的想法里提取一部分需要着手深入的作品。当一旦确定方向就要花费一至几个月时间去实施。《错位与异化》这件作品,当初在创作它的时候,我比较关注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问题。所以,结合我的个人经验、感受、阅读和一些思考,以视觉的方式把它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它的意义开启了我对于这些问题进一步的反思。同时,在创作的进行中我也发现其它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表达方式。这就像永远没有降落的飞机,航线一直都是可以改变的。

  《错位与异化》装置内图像第六系列《民生》

  《错位与异化》装置内图像第七系列《政治生活》

  你是一位多产、多元性的艺术家,除了版画,还涉及到装置、影像作品,但从版画跨越到其他形式创作也需要一个思考过程,你当初有过哪些思考?

  我在美院读的是版画专业,版画具有间接性和复制性的特点,它的工作方式具有独特性,异于其他媒材创作。而版画特性是否仅仅体现在纸本成品当中呢?

  本科时,我做了很多版画。觉得它的制作感很有趣,同时也非常具体,有很强的规限性。每一样媒介都有其规限性及边界,它对某一些感官开放的同时又对另一部分关闭了。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从创作方法还是观看方式。所以我尝试综合其他手段让作品去不断延伸,不断去打开其他感知。跳脱出原来的框架去重新认识它。

  《错位与异化》装置内图像第八系列《民俗文化》

  你关注的问题很多,同时跨度也很大,从你的自述中得知《异化的器物》、《无处榫接》关注的社会生产化带来的问题,而《繁星点点》、《海磁景观》关注的是天文和物理现象,可以说你的思考模式是跳跃式的,让人抓不住边际,你的思考方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这些作品都与我对于身体的记忆、感受和剖析有关,即使在视觉上都体现着不同的形态。就像我打不同的比喻让大家去感受它的存在似的。我们对于个体的感受性是最直接的。我以此为出发点,横向辐射我们所处的空间环境,纵向辐射我们的过去历史时间。我以自己为坐标点,从各个角度建立坐标系,再观看、知觉、表述坐标点的位置。因此,思考的方向转变体现在这里。

  《异化的器物》 系列 木刻版画 2011

  《无处榫接》SOUL $ BODY 30×26cm 2011

  《繁星点点Ⅰ》70×60cm 2010.8

  《海磁现象2 》综合版画 70×50cm 2012

  曾有人说过:“思考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宽度”,觉得放在你身上十分合适,从你的作品中看出你的知识面很广,这也导致你每一个系列的作品都有新鲜感,想知道你平时都阅读哪些书籍或关注哪些社会问题?

  我看书比较杂,较多样。社科类和人文理论类的书籍、诗集、新小说等等都有看。我很喜欢买书,一些书我会反复读很多次,每一次理解都会加深或者有新的认识。但有时并非所有书都有空去细读。一些书的标题吸引人,就买来先略读一遍,然后再放下,待某日忽然想起某个问题,再从看过的书籍中细读一遍,穿出一些线索来。我有时也会对一个事情比较感兴趣,就把相关联的书籍都买来读读。看一本书就像在阅览作者的思考方式,写出来就像跟他对话。

  书籍以外,我平常爱看民生新闻。所有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我都比较关注。新闻描述的总是反常之事,虽然它是生活本身,可我总感觉在荧幕中的事件与生活高度接近,但又似乎是另一个平行世界,与肉眼的观察有很大的区别。看过之后我总有强烈的感受。

  《杂盒子》(与袁素合作作品) 影像 2014-2015

  艺术家创作的成熟也是在基础造型中不断努力过来的,那么你最初创作时遇到过哪些问题,在之后是否遇到创作瓶颈期?

  在最初的专业课中,老师会把造型艺术的技术技巧教给大家。一方面,我们大家一开始对于技术不熟练,于是拼命练习并尽快掌握,当中很快会产生一些技术控。另一方面,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技术的表达点是什么。因此我一开始没有问题意识地创作了一些具有美学形式感的作品。并慢慢地在重复性的厌倦中,试着去捕捉自己的感受和方向,建立自己的思维结构与讲述方式。

  之后我虽然没有明显的瓶颈期,但并非每一件作品都是自己满意的。毕竟我对于作品的把握并非每一次都是精确和到位的,这是常态。练习敏感度,是我一直在努力的。

  《杂盒子》截帧2 蔡远河&袁素合作 彩色,有声 color, voice 21’33’’ 2014

  《杂盒子》截帧7 蔡远河&袁素合作 彩色,有声 color, voice 21’33’’ 2014

  毕业的美术类学生走向社会后,会遇到各种生活、创作的问题,根据你自己的经历对他们有哪些忠告或建议?

  人生任何选择都有风险,都要有勇气去承担。要做最大的努力和最坏打算,不要信奉成功学,不要满足于目前固化的规范,或者浮浅的表象,要独立思考与判断。从个人体验出发,并带有问题意识地去观察自己,关注生活,观看周遭环境乃至社会变化。所以创作始终需要保持开放的,具有对抗性的意识。这也是我对自己的忠告。

  《五个孤儿 (与袁素合作作品) 单频影像 彩色有声 15分18秒 2015

  你的作品现在有版画、装置、影像,是否有考虑过其他的创作方式?

  我常常考虑不同的方式做创作。有一些方式在试验后我会暂时放下,尝试另外一些方式。有一些觉得比较符合自己预想,就继续做下去。每一种材料都有的自身趣味点。对我而言,把握当中的某一点,或结合某几点,是要看作品的观念是什么。所以媒介的不同选择并不是我的出发点。而是对于这个作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找到它关键点才是我希望的。我最近在学习做一个动画。

  《五个孤儿》 (与袁素合作作品) 单频影像 彩色有声 15分18秒 2015

  今年你参加了四个展,下一步有什么创作计划、展览方向?

  下半年的几个展览刚好都与版画有关。当中有一个是与策展人讨论后,把我之前的一个作品再重新改造和深化,用另一种方式再创作,与展览主题产生呼应关系。另外围绕现代性、身体与控制问题的创作也在进行中,都是一些装置和综合材料。只是我目前在工作生活与日常创作的时间分配关系中仍在找寻一种协调。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张爽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dream0116

      定位
      01年前 0
    • 米凹哇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