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7-13 09:41
山色空蒙,微雨如丝,六月,杭州的梅雨季伴随着酸甜可口的杨梅如期而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水光潋滟,烟雨满楼,却也是长看长新。
每每雨后,杭州的空气尤为舒爽清新,天空也越发高远。传说中宋瓷的“雨过天青色”是不是我看到的呢?这我无法确定,可“山藏楼阁带烟轻”的文化雅韵,闲情逸致般宽松清雅的生活状态,许是南宋时代的风流遗韵。
有西方学者把宋代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华的时代,这也就难怪有作家著书说“我愿意生活在宋朝”了。借用学者刘子健的一句话:“此后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文化为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形成了更加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而八百年后的杭州,依旧是钟灵毓秀,人文艺术底蕴深厚。西子湖畔,吴山古街,艺术展事应接不暇。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杭州依然走在前列。
南宋时临安凤凰山南麓设修内司窑,其瓷均为单色釉,成色优雅、温润如玉。这种理性、含蓄、简洁的极简主义审美体现在素雅的釉色上,也体现在器型的设计中。素雅的青瓷百看不厌,与同样素雅的书房相得益彰,这一直都梦幻般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陶瓷与绘画的结合共同构成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篇章。
说到陶瓷与绘画的结合,前些年的一些景象,对我触动很大。城市的街心广场,马路的临街铺面,往往能看到景德镇瓷商的挥泪甩卖,偶尔也去选购几件中意的,价格低是自不必说,绝大多数是贴花,偶有手绘画工也差,脱不了俗气呆滞。也可能因自己是美术教师的出身,我对此现象深表遗憾。可惜之余曾想,若是我画定能更好些。
说来也是有缘,多次得去景德镇,对陶瓷有了更多的了解。大大小小的家庭作坊,堆积如山的残碎瓷器和满是瓷土扫不净的街道,无声诉说着她那沧桑历史。成熟完整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庞大的技术性从业人员虽支撑起陶瓷工业的发展,可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却造成不良的恶性竞争,重量轻质又使产品失去了国际的高端市场和社会声誉。
其实,此时我已按耐不住了,觉得要做些事情了,这就有了后来的钱塘建窑,邀朋友来大匠瓷语馆画瓷,于西子湖畔办画瓷展这些事儿。朋友们汇聚其中,和乐融融,不能自拔。
画家与传统工匠不一样。受过传统艺术熏陶的艺术家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美术功底好,可以把各自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通过陶瓷这种载体表现出来,使陶瓷工艺迈向纯艺术的行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朱屺瞻、谢稚柳、林风眠、关良、唐云、陆俨少等一大批名家到景德镇交流创作瓷盘画,画家画瓷的小高潮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瓷画作品。近年来,画瓷热又一次兴起,越来越多的书画名家尝试瓷上创作,在拍卖场上亦得到了不少藏家的追捧。比如早在2008年,范曾的“老子演义青花画缸”以134.4万元成交、江宏伟“留得残荷听雨声釉上彩瓷瓶”以13.4万元成交,王镛、龙瑞、彭先诚、方骏、朱新建、朱道平、江宏伟、徐乐乐、霍春阳、邓林、韩羽、张桂铭的画瓷作品都以高价悉数成交。学院派名家瓷画作品的的价格已远超其书画作品的价格。
有人认为,艺术家的画瓷活动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会因为对釉料的不熟而难得精品,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对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和创作能力认识不足。每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都是伴随着无数次对技法、对笔墨、对材质的探索实践而来。青花、五彩、颜色釉等釉下料性,其实和国画并无多大不同,而且釉料的绘制在历史的发展中,借鉴和运用了国画的很多方法。同为用水,这更是国画家的强项;油料又是油画家的拿手好戏。料的薄厚与搭配经过画家的几次尝试也不难掌握。经过几次烧制,有的画家更是运用刻刀铁笔等工具,画出了宣纸画布无法表现的特殊效果,这种在高品质陶瓷工艺上融入精湛艺术创作的文人艺术瓷画作品,加上画家对釉色上的细微掌控,你还认为他逊色于工艺匠人吗?更不必说艺术大家和用大量时间投身艺术瓷创作的艺术家,对新材质探索的激情不断鼓舞着他们的创作,更激发出很多不同于纸质载体的艺术精品。对于上述疑问,我更愿意认为这是死守工艺至上者的一种巨大压力,或是缺乏艺术探索精神的一个借口。
生活品质和精神满足是人们的至尚追求,人们对个性的、品味的、唯一的手作品钦爱有加。艺术家把作品的原创性带到了生活用品中,不仅使艺术陶瓷更具有艺术性,也使日用陶瓷逐渐艺术化。“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必定都是物质和精神层面共存的”。吾深以为是。
当下,艺术家参与画瓷创作是以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为切入点,以瓷胎为载体,将绘画艺术与制瓷工艺两者之间的优势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行为。每一件瓷画作品都是艺术与火焰联手打造的绝版孤品。她们的创作不可重复不可复制,她们的釉彩千年不变、愈久弥新,她们的艺术价值愈陈愈醇。长期进行瓷画探索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山明先生在今年瓷画双年展上说:“瓷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鼻祖,要进一歩激励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投身于瓷画艺术的探索与实践;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让瓷画艺术进入中国艺术主流阵地”。中国画和瓷画这两种艺术的融合、发展、创新就有了更加积极的意义。
工艺的艺术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珠山八友”以“扬州八怪”和海派文人画风进行的浅降瓷画一样,当代画家的瓷画创作所拥有的价值是巨大而丰厚的,更希望在我和汇和文化的努力下,在众多书画家的共同参与中把瓷画推到一个新高峰,或许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谱写了历史的新篇章。
金心明 孤梅劲松
刘伽郡 孤石
傅义坤 火烈鸟之三
杨斌、扬琪 多寿
杨德 真相
来源:凤凰网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