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2-10 10:11
清朝中期,紫砂工艺可谓鼎盛之至。当时,紫砂茗壶造型丰富多彩,装饰手法空前多样化:除底部铭刻甲子年款及作者署号外,壶的表面装饰有泥绘、加彩、浮雕、堆泥、印贴、簇花、粉彩、珐琅彩、炉均釉、镂空等工艺,因器思变、层出不穷。
当其时,皇室喜好奢侈繁缛风尚,泥绘及彩绘装饰的紫砂壶因而深得宫廷钟爱,成品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价值。如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品“印花烹茶图壶”、上海博物馆藏品“四方壶”。
随着时代变迁,泥绘紫砂壶自乾隆后期至民国渐趋消失。原因是当时的紫砂艺人仅善制壶,但缺乏绘画技能,泥绘装饰须请书画家拟稿,勾画填绘。当时只有近似漆雕点染、瓷器装饰的两种风貌,用他们熟悉的工艺,施于紫砂壶上,艺人去即无此工艺。
据记载,自宋晚至清,因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碾磨泥料为人力和兽力推动石碾进行碾磨,紫砂壶目数基本在50目以内。而正因为目数如此之低,以致紫砂壶表泥绘的泥料的粘附力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紫砂壶使用时会出现画面的残缺和剥落。
当今的泥绘紫砂泥料的炼制,自1957年球磨机的出现及1959年至今常用的雷蒙粉碎机,目数可高达180目,泥料的细腻及陶艺家们的不断努力创新,创造出一种新的画刻艺术。
泥画刻,顾名思义,就是在壶坯上用紫砂泥画画与刻刀刻字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
泥绘是用100目以上的异色或本色细泥浆在壶身表面书写绘画,以绘代工呈现堆积图案效果,而泥画刻作品,根据画图意景通过刻刀刻画某部线面,将色泥镶钳于壶坯中,配合泥绘线条的粗细与长短、面积的大小与厚薄来体现画面虚实与远近,比单纯的泥绘更具立体感,画图似薄浮雕。
泥画刻装饰工艺是在泥坯完成后进行刻绘,画刻工除须具有一定书画功底外,亦要对各种泥性有一定了解,把握泥坯与绘料两者的收缩率及干湿度是制品成败的关键。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