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展采访《斯义弘深 大家评说》

  范扬:逢俊的山水既有南派的温润,又兼具北派的雄强。逢俊在京二十年的奋斗历程,走的是踏踏实实的正路,继承的是传统山水画的正脉。这次开幕式很成功,但值得美术界重视的不仅是他创作上的成功,更要看到他作为一个“北漂”独立艺术家奋斗的经历,可谓传奇,可谓励志,可谓典范。

  我觉得逢俊的画既有很大的气象,又有深入的表现,对传统的精粹把握的很好。比方逢俊的作品《黄山西海》,黄山我们都去过,也都画过写生,但是迄今为此,我看过的画黄山西海的作品中,这张应该是最优秀的作品。

  周逢俊作为一个成功的理想主义者,把风风雨雨的经历,幻化成了笔下山水的万千气象,把胸中的坎坎坷坷点染成了峰回路转的山水文章。足以成为当代艺术家个案,供我们学习研究。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更欣赏他的为人!

  刘曦林:周逢俊是当代年轻艺术家的代表,但他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积淀,显得少年老成。他的山水画周密有致,花鸟画不拘纸墨。有如此深厚的学养持续滋养着他的创作,加之勤奋、踏实的性格,假以时日,逢俊未来不可限量。

  曾来德:逢俊的作品至少有这几个特点:第一是笔法精细,入微入纸;第二是墨法纯粹,本源纯正,贴近文脉;第三是气象,他对整体的把控极强,画面大气和谐,气韵生动。因此,观赏他的作品,正气、豪气、清气迎面扑来,令人耳目一新,畅神怡情。

  马海方:周逢俊从传统中来,师古不泥古,打进去打出来,画出了自己的风格。艺术上,他也是一个多面手,山水,花鸟,诗词样样精通。在我看来,他的写实功力相当深厚,他强调写生,逢俊的写生更多是饱游山川之后,师法自然,胸中造物,待到创作冲动喷薄欲出,才动笔创作。这正是古人说的意在笔先,才能趣在法外。正是因为逢俊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辛勤耕耘艺坛多年,所以受到了美术界诸多专家的关注和好评。

  任慧中:周逢俊先生是一个勤奋、低调、用作品说话的艺术家,我特别欣赏他这一点。恍惚间,他来北京已经20年了,这期间,我在一些所谓热闹的场面上,时常见到他的作品而不是他的人。说实话,和很多人一样,今天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高质量的作品,确实被震撼到了。但是想想逢俊这么多年的努力,这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内。

  逢俊的作品非常大气,对传统的传承有自己的想法,充满着思辨精神,所谓师古不泥古。逢俊特别关注生活,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借鉴:逢俊对自己的艺术要求严格,近乎苛刻。在创作上,他以匠心精神,惨淡经营,一笔一墨都倾尽心血。从写生到起稿,从构图到制作,一皴一染,小到题跋印章,无不用心尽力。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在浮躁盛行的时代,这种匠心精神,尤为可贵。

  此外,我们一起应邀举办的高研班,对他的艺术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深入生活带学生不断外出写生,教学相长,其实老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的。我觉得逢俊主动承担了中国绘画的传承责任,而且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这是有目共睹的。

  逢俊此次展览的作品,第一是气势恢弘。这种气势不仅是作品的尺寸和山水的开阖,而是他的是艺术精神,广博宏大,因此,小尺寸的花鸟同样气势恢弘。第二是文化气息浓郁。这种文化气息,是他人格的外化,是他个人文化修养的外延。第三是作品题材丰富、作品数量巨大。这证明了逢俊这二十年丝毫没有虚度,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了该做的事情。相信逢俊未来会更好!

  张复兴:周逢俊先生和我是老相识了。我觉得他非常不容易,他来北京已经二十年了,从底层一直奋斗,十年如一日,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他的作品源于传统,又自成一派。所谓画如其人,他的作品磅礴、扎实、丰茂、秀气、精致,有骨有肉,有笔有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创新,包容并举,兼收并蓄,我觉得逢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张公者:他的绘画,既有对传统的深入的继承,又有自己个人的时代的风貌。这两个方面,也是好的艺术品能够流传下去的必要条件。我认为,艺术家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应该远远超过对技术的运用,我在周老师的作品里,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一隅,看到了他胸中的丘壑,看到了他荡胸生层云的豪迈之情。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

  周尊圣:首先向周逢俊老师表示祝贺。大家都知道,中国美术馆是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可以说,这里是每个艺术家的梦想之地。周逢俊老师做到了,这是他多年奋斗的结果,可喜可贺。周老师这些年引起了艺术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跟他笔耕不辍、天赋逸群是分不开的。他作为一个独自打拼终得正果的艺术家,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学习。

  杨文超:我和周逢俊相遇相知多年,彼此非常了解,从去年接受周逢俊先生的委托筹备美术馆大展,我们觉得非常荣幸,也真心为周老师感到与有荣焉。周老师是当代画坛最具代表性的全能型艺术家之一。他的文人情怀、传统功底、原创精神、文学素养以及“北漂”的传奇经历,共同成就了一个极具个案研究价值的著名艺术家。

  周老师为这次画展的筹办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从作品的创作到展厅的布置,从策划到宣传,每一个细节,周老师都作了很多努力。限于篇幅,今天我们所呈现的周老师的作品,只是冰山一角。这次展览,献给所有的艺术爱好者、美术工作者、所有的朋友。同样,我们相信周老师的艺术日后也会受到美术界、理论界和艺术市场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王佛生:周逢俊先生是安徽人,今年正好是进京20周年,因此这次美术馆的展览非常有意义。

  他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兼攻花鸟,诗词歌赋也是拿手好戏。我觉得他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抓住了两个核心:传统内涵和时代新意。他的绘画有宋人全景山水的气势和内涵,大气磅礴而气韵生动,山水的肌理、明暗、虚实表现得都非常到位,这是由于他对传统的理解非常深刻和独到。另外,他的绘画是站在振兴传统艺术、复兴民族精神的高度上的,所以他的作品生机盎然,蓬勃向上,毫无颓丧之气,所以他的作品蕴含丰富的时代精神。

  李毅:周逢俊先生继承了传统笔墨,颇具宋元风范,他的笔墨结合了当今的一些笔墨语言。他的山水作品浸透着诗意,意境深邃,面目清新。他的花鸟作品逸笔草草,笔墨流畅,极富生活意趣。我觉得这跟他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不无相关,他是当今艺术界的一个标杆。

  盛寿永:周逢俊的山水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传统底蕴,构图上直追唐宋,笔墨融合了元人的浑厚华滋,还有一种兼容并蓄、入古求新的艺术气魄。

  他在北京沉潜了近二十年,用诗人的情谊和胸怀体味人生、观照自然,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清雅宁静、宜古宜今的艺术天地。他的世界里,充满着激情、自然、率真之气,那一幅幅或雄浑或清丽的山水,一张张或凄美或淋漓的花鸟,正是天赋和激情交织的美丽画卷。

  王志纯:逢俊的画展看起来让人觉得很震撼,很吃惊,他这些年的进步出人意料。他的画给我的总体的审美印象是:文气、雅致、秀美和润泽。他是当今少数真正走近传统书画文脉的人。他不仅精山水,而且工花鸟,最重要的是两者均自成一派、品格超逸。我对他不是特别了解,但通过作品就能看的出来,他无疑是当代书画界最用心、最努力的那一类艺术家。

  朱零:逢俊先生是个坚守传统的画家,他坚守的是广义的传统,一方面,他坚持深入传统,取法唐宋,融会元明诸家,另一方面他取法自然,把自己的修养和自然造化不断转化为“新传统”。当今中国画“创新”泛滥成灾,对传统的扬弃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传统,逢俊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

  黎鸣:周逢俊能在美术馆这个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展出,这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位殿堂级的书画家,我敢说,他以后一定会在中国美术史留下鼎鼎大名!遑论他的作品本身就是殿堂级的作品,他的人品和修养,都是当今艺坛的典范。我相信,周逢俊心里也一定不会就此自我满足,他一定会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

  唐辉:逢俊兄的执着、投入,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成功不同于许多艺术家的成功,要知道,逢俊兄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草根”艺术家。我觉得他就是当代“北漂”艺术家奋斗的一个传奇。他的蜕变、升华,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因此,他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励志性,特别是在这个需要梦想的时代。

  丁家康:周逢俊是我们安徽出来的著名艺术家,他的故乡的那份深情都在他每一幅作品里尽情流露。他的家乡巢湖,离黄山很近,而黄山可谓是中国山水画家的麦加圣地。我们安徽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丰厚,仁人志士、文化名人辈出。周逢俊自幼在巢湖银屏山下耕读,痴迷书画艺术,后来到北京求学、发展,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年。作为他的家乡人,我不仅为他超群的艺术感到骄傲,也为他是一个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的安徽人而感到自豪!

  王镛:周逢俊不单单是一个书画家,他还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颇有见地的文化学者。他的文化修养是全面的,诗文辞赋提高了他的起点,滋养了他书画的意境。中国的书画讲究气韵、意境、格调、内涵,所用的艺术语言往往是一种高远、典雅、言有尽意无穷的诗性语言,因此我认为,周逢俊的综合文化修养赋予了他的作品不一样的意境和内涵。

  王平:周逢俊的作品,诗意盎然,首先是一个诗人的作品。但他的画中有诗,不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而是融入了他对生活的感受、倾注了他对生活对生命的热情。他痴迷流连于故乡的银屏山、黄山,也醉心往返于北方的太行、华山,所以他的山水作品雄浑、豪迈、大开大阖,流动着北方山水的苍茫之气,也蕴藉着平远幽深、温润秀美的南方氤氲。

  汤立:周逢俊是当代中国中年画家里的佼佼者。我们评价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首观气象,逢俊的山水气象华滋、烟林清旷,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另外他又是个诗人,所谓文人墨客,他的画通诗,加上他的传统功底很深,增加了作品的古意,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深深的精神慰藉。逢俊对传统笔墨的研习非常深厚,下了很多苦功夫,他始终抱着“吞吐大荒”的精神气度,才能“由道返气”,才有笔下或气势雄伟,或柔韧洒脱、或清灵空寂的山山水水、花花木木。

  梅墨生:逢俊这样的艺术全才,在当今的艺术界也是为数不多。他精山水、工花鸟、善诗词,对各门类学问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潜心钻研,源头活水,所以他取得了让许多人望尘莫及的成绩。他的山水既有北宗的气吞山河、肃穆庄严的雄强气魄,又有南宗笔意纵横、飘逸洒脱的文人意趣。逢俊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走的是中国画的正路,他对中国画笔墨、意境、诗性的认识和运用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另外,我觉得他用诗人的灵性,转益多师,将自己的山水、花鸟融会贯通,统一在他的诗性世界里。

  刘永刚:这场展览可以说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喜欢的展览。周逢俊作品,无论造型还是笔墨,都达到了相当的境地。逢俊本身也是一个非常率真的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他的性格和修为也充分渲染在他的作品里了。不仅如此,我觉得逢俊是个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桃李芬芳,他对中国画的传承有自己的拳拳真心,我相信他日后会有更大的进步。

  刘选让:周逢俊和我是多年好友。尽管我是画人物的,但我一直很关注逢俊的创作。大家都知道周逢俊对传统研究很深,但其实逢俊也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逢俊的创新体现在笔墨上,也体现在对传统文化有反思的继承上。逢俊的山水洋溢着震撼人心、鼓舞人心向上的精神力量,逢俊不是那种坐在画室里以临摹名作为主业的画家,他深入生活,走向大自然,不断写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所以这些年,他佳作不断,渐臻化境。

  靳文艺:大家都知道周逢俊刻苦勤奋,但我想强调一下他绘画的天赋。董其昌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骨子里没有艺术天分的人,很难成为大材。看见周逢俊的作品,让人不禁感慨天赋之于艺术家的重要。周逢俊的天赋加之后天的努力,是其成功的条件。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