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观察】中国城市雕塑将迎来雕塑公园时代?

2016-04-26 05:28

新丝路、新起点—首届“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邀请展小稿展海报

  2016年4月27日,“新丝路、新起点•首届‘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邀请展”将在义乌福田湿地公园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雕塑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义乌市政府共同主办,共展出亚欧“义新欧”铁路沿线8个国家40件当代雕塑作品,开幕当天大展还将揭晓最佳材料、最佳创意、最佳造型三种奖项。在此之后,作为义乌城市雕塑规划建设的重要呈现模式,“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邀请展将连续每年举办一届。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开幕式现场领导嘉宾合影

  近年来,中国雕塑学会重点推进雕塑公园建设,比如已经成功举办过五届“刘开渠奖” 国际雕塑大展的芜湖雕塑公园,中阿友谊雕塑公园,温州中国姿态雕塑公园等等,义乌福田湿地公园的建设,又将为中国增加了一座重要的雕塑公园,在中国雕塑学会的引导下,城市公园作为当代雕塑的展示场所,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似乎预示着城市雕塑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那就是雕塑公园的时代。

  “芜湖模式”与城市雕塑发展

  在中国雕塑学会引导建设的众多雕塑公园中,芜湖雕塑公园最具代表性,芜湖雕塑公园坐落在占地3782亩的神山风景区内东侧,是神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城市公园中,该项目是唯一以雕塑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的主题公园,并与已建成的芜湖中央公园景观相呼应。作为芜湖市的第一座雕塑公园已带给城市居民新鲜的体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休息交流开放空间。公园一期用地约150亩,二期用地约100亩,现在已经扩展至芜湖中央公园。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贺中令作品《米芾拜石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夏晶作品《在水一方》

  据芜湖市原房管局局长后其荣介绍,芜湖雕塑公园的建设,以雕塑为公园的主体,用节约型造园手法,结合山体地貌,以山为背景,通过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依托园中一汪湖水和环园水系,营造出山水相依的江南园林风格。绿地作为雕塑的配景,围绕雕塑,体现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群落布置,突出植物造景,雕塑周边用草坪覆盖,不阻挡视线,使人们在观赏游玩的同时,既能欣赏到雕塑,又能观赏到优美的绿化景色。

  雕塑公园的入口为满足神山公园人群集散的需求,用大面积铺装与雕塑结合,构成开敞式的入口景观。公园的入口结合周边环境,以雕塑分列道路两边形成对景,景观围绕主轴构成入口视觉中心,形成入口的视觉起点。环园水系东部采用草坪砖和树阵的处理方法构成生态式的停车场。

  除了园区的建设比较有特色之外,关于作品的选择和展示,雕塑学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尽量保证质量和学术性,比如,每届雕塑展采取邀请与广泛征集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球,公开征稿,批评家殷双喜在总结芜湖雕塑公园参展艺术家特点时讲到:入选作者保持了国际国内优秀雕塑家的代表性,入选雕塑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著名的老一代中国雕塑家,他们曾经为新中国雕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又“老树发新花”,为芜湖市的城市雕塑发展奉献了新的创作;二是中国雕塑界的中坚雕塑家,他们大都在中国雕塑的教育与创作机构中担任核心骨干,熟悉国际雕塑现状,并且有丰富的城市雕塑创作经验;三是中国雕塑界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是近年来涌现的创作新秀,思路开阔,对雕塑材料与形式富有创新精神,常有令人惊奇的艺术佳构。第四部分则是国际上的著名雕塑家,作品方案的构思具有国际性的风格,在雕塑材料的处理与形式语言方面,都具有不同寻常的现代气息,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很好的视觉样本。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乔•克利(Jo Kley)作品《公牛I》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殷小烽作品《广济寺》

  参展作品要求是未曾在公共环境中建立的原创作品;作者拥有作品全部的知识产权;创作理念创新、独特;同时还须形式美观,艺术性强,能融入户外环境;具有可实施性、安全性和永久性。原则上每届放置雕塑35件,高度在4米左右,为什么设置这样一个高度,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表示,这样的高度既不影响视线,同时也不会显得太小。这些作品将永久陈列在雕塑公园中,但在这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特例,那就是回轮换掉一些作品,以便补充更好的作品进来,以保证整个园区的作品质量。

  因此,参展作品传统的写实主义人物形象较少,更多的是展示雕塑艺术的基本特性,即以不同的物质材料展现相对抽象的三度空间形态构造,将历史、人文的情怀融入作品的视觉形式之中,强调室外雕塑的造型与轮廓,强调雕塑材料的质感与形式力量。相比之下,中国雕塑家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入一些,而国际雕塑家对于人类的基本价值和自然生态的关怀更为执著。

  此外,如果去过芜湖雕塑公园的话,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地方只有基座,没有作品,大家猜测则是否就是一件作品,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给出的解释是,宁缺毋滥,每届展览时,即便一些艺术家通过了最终的评审进入到展览当中,但由于作品最终创作没有达到应有的质量,他们就会取消这些作品的展示。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刘杰勇作品《张孝祥》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张雯迪作品《鸠兹祯祥》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逄耀坤作品《唐人诗意——牧归 》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赵萌作品《同构方舟》

  关于如何评选出最终的作品,中国雕塑学会办公室主任田华丰在介绍时表示:“工作人员将作品统一编号,对展示面标有单位名称、标志作者姓名及其他有显示作品来源的文字及信息都做了遮盖处理。评审委员们分别从作品方案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公众审美与环保性、“在地性”、可实施性、耐久性与安全性等方面对邀请及应征的稿件进行了认真评选。”最终入选制作放大的35件获奖雕塑作品,原则上全部统一由组委会指定的专业加工厂负责加工。具象写实雕塑作者须亲自放稿。同时大展艺委会将组织展览监理部,对作品的制作以及监制工作进行整体的协调和监督。每届雕塑展还置奖金、银奖、铜奖、评委奖、优秀奖、特别荣誉奖等奖项以资鼓励,其中金奖最高奖励25万元。

  每届雕塑展还会结集出版画册,艺术家的作品会受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雕塑艺术论坛是配套举办的重要学术活动,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相关专家、艺术家、收藏家、大型艺术机构负责人和媒体,通过举办高品质的学术研讨会、讲座、交流会等方式,提升雕塑展学术品质,挖掘雕塑艺术理论深度,拓展雕塑艺术的综合影响力。

  著名评论家孙振华博士将芜湖雕塑公园建设的经验总结为“芜湖模式 ”,其主要经验就是“政府与专业机构强强联合”、“尊重学术、狠抓质量;广泛征稿、重点约稿;公正评选、监督制作;不断改进、长期合作”。

  城市雕塑的“雕塑公园”时代?

  芜湖雕塑公园建立的模式使得它可以持久有序的运行,国际雕塑公园联盟主席格楚•爱希理曼在看过之后,认为它可以排进世界雕塑公园的前五名,其实,近年来,中国雕塑学会在一直致力于推进雕塑公园建设,比如中阿友谊雕塑公园,温州中国姿态雕塑公园以及即将开放的义乌福田湿地公园等等,对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艺术红岛——澜湾艺术季

入境•2016东湖公园公共雕塑邀请展海报

  如今,在这些园区中 “恐怖的不锈钢”作品已基本被淘汰,过去以人的塑造为中心,强调西式写实技巧为基本手段的雕塑样式所形成的统一模式已打上句号,更强调多元的表现方式,强调雕塑与当代人的精神、现实保持密切联。可以说雕塑公园解决了很多当下城市雕塑面临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如何提升自身的品质和文化含量,如何提升城市形象等等,而中国雕塑学会所做的努力也正在逐渐的发酵,越来越多高质量的雕塑公园在不断地涌现,使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太大了,太缺少雕塑,更缺少好的雕塑。所以说,对于一个城市,做一个雕塑公园,不是一个奢侈的事情。一个城市的环境是离不开雕塑的,我们看欧洲,罗马的雕塑比人还多,如果以此为参照的话,那么说我们的雕塑差得还很远,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什么时髦,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这是一种必要。通过这样的规模,对雕塑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所以说我觉得雕塑公园这种状态在中国近十年中是可行的,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在谈到雕塑公园的发展时讲到。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洪涛作品《儒商——徽商在芜湖》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赵生帆作品《染》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王伟作品《伫》

  正如曾成钢所谈到的那样,从去年到今年的众多展览,一些重要的雕塑活动表现出了一种趋势,比如2015年12月5日开幕的“艺术红岛——澜湾艺术季”活动,在青岛高新区澜湾艺术公园展示了国内外数十件公共艺术作品,此次展览由青岛市高新区管委会和天津美术学院共同主办;2016年2月20日开幕的“入境•2016东湖公园公共雕塑邀请展”,主要展示区域设置在了东湖公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还会陆续看到“川流不息——首届中阿国际雕塑邀请展”,展示区域为中阿友谊雕塑园;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家雕塑大展”,“中国姿态•温州龙湾国际雕塑双年展”,展示区域为黄石山“中国姿态雕塑公园”; 2016第六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等雕塑大展,展示区域为芜湖中央公园。

  从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是,城市公园作为当代雕塑的展示场所,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似乎预示着城市雕塑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那就是雕塑公园的时代。

  雕塑公园推广不宜简单模仿要因“城”而宜

  有了如此多的经验和实践,雕塑公园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模式进行全面的推广,在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于小平看来:“建雕塑公园是快速提升地方文化品质的好办法,但不宜简单模仿,还是要因‘城’而宜。要根据自己的城市规划和文化战略,建有特色的雕塑园、文化园区,也可分步骤地、集中与分散结合地建各类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要和其他新建或原有的建筑、景观、市政设施巧妙地、智慧地、富有创造性地结合,让充满魅力的独特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置身其中,美妙而独特的城市气息让你陶醉。”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许迪作品《梦之伊始》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汤杰作品《行舟》

第五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活动现场——鲍海宁作品《鸠兹之战》

  而在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看来:“做一个雕塑公园,不仅要有理想的环境,还要有理想的资金。包括材料的处理,作品的尺度,呈现的空间,这些跟我们的理想都是有距离的,我们今天的事情都是磕磕碰碰在往前走。我们邀请艺术家,给艺术家的费用,也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弥补,尽量把场面做的学术性更强,给足够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理想的地方。中国虽然地大物博,找一个理想的地方不是理想说了算的,理想这个事情只能是我们心目当中。所以理想,想务实一点,接地气一点,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把当下的公园做到更好。”

  芜湖市原房管局局长后其荣在谈到芜湖雕塑公园未来的发展时曾讲到:“要在城市空间中合理布局城市雕塑。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发展战略,建设富有特色的雕塑园、文化园、采取分步实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方式,力争巧妙、智慧、创造性地结合全市新建或原有的建筑、景观、市政设施,建设各类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品,让充满魅力的独特文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并向各县、区延伸,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市民审美情趣,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也是未来雕塑公园要做到的,只有这样,雕塑公园才能完全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雕塑公园是一个常态的城市空间,这些雕塑应该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进城市。这种嵌入的方式,会给城市提供一种视觉的能量和一种审美的能量。这些雕塑的体积都不是特别巨大,它是一种自由的、有机的,而且不是一种材质。这种嵌入式的方式,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可以满足各个阶层和对雕塑的关注。而不是一个巨大的标志性的大作品,不会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搅动整个城市,引起强迫性的视觉冲击。当然城市需要标志性的东西,但是雕塑公园也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城市雕塑将迎来雕塑公园时代。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