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白明:陶瓷艺术本质上具有当代艺术品质——首届当代青年陶艺双年展(提名)序言

  俯身造器,手中的一团泥常常让我走神。人类的祖先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接收到自然或“神”的启示,认识并发明了陶瓷这样一种与人类息息相关、共生共长、陪伴相行的艺术形式?它是那样的神奇,神奇到用火将一切的柔软、复杂和手艺的痕迹化为坚硬、纯粹,为我们日常所用。在这样一种材料上,人的双手与黏土的关系和一种缓慢的造物过程紧密相随,唤醒了人们对这样一种行为的美德认识,让一个盛物的容器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和向往从远古文明走到了今天。这其中无数的、激荡人心的世界各国的陶瓷艺术成就了我们对朴实、高贵、实体、虚空、为用、为器、为道的理解,由同属于大地的元素——水、土的万千变化、风姿卓越的活性生命引发和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敬畏、柔爱和美好,经火淬炼后通往的竟是永恒。这让我想到一个字---“熵”(物理名词,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但我更愿意将这个字拆分,将它看成是伟大的浪漫,是人与火在创造中的协商与倾听,呈现共同的意志与微妙的强弱转换,多么神奇地符合了人与自然、造物的关系。

  中华璀璨的陶瓷历史给我们带来荣耀,同时也固化了我们对美的形式的某种依赖,这种依赖类似于家族亲情,你稍稍走远,就有强烈的回归欲望。但有时人类对美的认知并不完全,人类的神奇在于往往会有对更新事物的向往和追寻,正是这样的依赖让人对美的追求葆有孩童般的基因。陶瓷这门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伴随着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上个世纪呈现出了动人心魄的伟大变革,他们将我们长期以来的在生活中和器皿中、实用意义中的美学心态和群体劳作的方式转向了对陶瓷材料、工艺和烧成及与个人关系的本质挖掘和巨大尊重。人们总是用惊喜的目光看到我们手中的黏土竟然有那样多的可能性,它本身就是个完整的体系,他们自身对表情与语言丰富性的诉求丝毫不亚于人类自己,而一旦与人的感知和独特的情感产生碰撞,犹如米开朗基罗那副著名的绘画——《创世纪》。从此,我们随着旋转造器、筑泥成型展开飞翔的翅膀,依靠着经验大致掌控却又不能完全预知的一种艺术形式去表达今天越来越具体清晰甚或可复制的惯性生活中最不可复制的情感与思想。

  在我看来,陶瓷艺术本质上就具有当代艺术的品质。首先,它的创造过程是缓慢的,这种缓慢挑剔着我们的视线,考验着我们的敏感、耐心与忠诚,让我们学会将瞬间释放的如火花般的激情拉长并学会控制得体,这种需要将激情自我延长的过程不仅体现出教养,也是陶瓷材料向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我们人类创造性的伟大吸引。陶艺的美不体现在单一元素的丰富和表现力,它是天然的综合艺术,水、土、火、釉料加人的双手形成的希望与牵挂。而最神奇的莫过于陶瓷经火焰的烧制所带来的凤凰涅槃般的转变,这种最终不能让今天的艺术家完全掌控的艺术形式恰恰是所有当代艺术家们迷恋和向往的品质。为什么当艺术走到今天,以最具思辨的观念提出的最具当代性的要求竟然可以汇聚到一个最为远古的艺术形式和最为古老的朴素材料,这也暗合了陶艺在今天世界艺术领域成为艺术家们极愿意尝试或选择诉求的艺术种类这一现象的合理性。无论你的观念和创新如何挑战极限,陶艺的成型过程总是与“传统”息息相关,这传统的核心就是水、土、火的自然属性,这种鲜活且源头式的追问也是当代艺术的灵魂属性。

  此次展览我选择了中国具有影响力的13位“青年”艺术家,这13位艺术家并非是在一种主题的统辖下被选择,这一点,似乎远离于今天的策展路径,而这恰恰是我在2002年为广州美术馆策划中国当代年轻陶艺家邀请展之后时隔14年再次为“青年”陶艺家做一次展览的用意所在。近几年与陶艺有关的群展、联展、个展和全国展,双年展、三年展此起彼伏并且让人相信现当代观念的陶艺在中国似乎已到了繁花似锦甚至备受宠爱的地步,许多的重要艺术家、画家介入到陶瓷领域,这种介入还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无论我们今天以什么样的角度和要求乐观的看待,都无法掩饰中国的现当代陶艺在真正的个性张扬和语言探索上还处在挪用、转移、甚至表层的尴尬局面中。太多的陶艺人过度的追求观念、表现、破坏,在追慕他们欣赏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也慢慢固化了新的单一审美,以至注浆、拼接、现成品、雇佣产区工人制作大型装置开始大行其道,或依靠简单画瓷也能进入到当代陶艺的学术展览中,这种由从业人数和商业决定的展览与当代艺术毫不相干。一种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它独立存在的理由一定不是简单挪用其他艺术形式就能获得更好表现的空间。

  陶瓷材料本身蕴含着深刻的美,我们容易被陶瓷的美转移视线,也容易被技艺左右情感,这两个方向都轻而易举地将人的审美引向油滑的精致与炫技的泥潭。今天的陶艺,既不是其他现当代艺术的复制,也非传统审美的再现,陶瓷材料本身带有无法剥离的天然的文学色彩和哲学倾向,而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隐喻和转换来呈现的,它度量着的是我们的深情与修为。

  在这次展览中我挑选艺术家的角度是宽泛的,我选择的是一种被看到的角度,在被看的过程中不同的作品又具有互补性。我没有采用现在通行的以一个主题来界选艺术家是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对陶瓷材料的认识,也没有往流派、风格、新颖和潮流上靠近,无论是容器形态还是雕塑形态、装置形态,瓷质材料、陶质材料、复合材料,各种成型工艺、各种综合手法都不是我选择它们的唯一理由,之所以提名他们,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本身打动了我,当我在为他们写文章时我才发现,他们每个人是如此的不同,并涉及到上述陶艺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评论文章有一个套路,那就是学术主持或策展人会对每一个艺术家有一个作品风格和特征的描述,但这13位艺术家的作品是无需用语言去评述、引导,他们本身就构成了直接、完整而感人的语言体系,我们直接被它打动似乎无需什么理由。

  2016.6.19

  学术提名:白明

  开幕时间:2016.7.3 15:00

  展览时间:2016.7.3—7.31

  主承办:筑中美术馆

  协 办:北京市海淀文化发展促进中心 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

  艺术家:崔久霄 / 冯澍 / 耿雪/ 鸿韦 / 黄胜 / 金贞华 / 沈岂厉 /孙月 / 王国栋/ 吴昊宇 / 许润辉 / 郅敏/ 朱国东

  地 址:海淀四季青巨山路燕西台筑中美术馆新馆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白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