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感悟

  书法在传统观念上注重“功夫”的深厚和与精典的逼真程度,很多人在这个误区里迷惘、徘徊。其实庄子早就提出“与时俱变”的哲学思想,赵松雪的“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和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都在用不同的语境描述着同一艺术精神。

  当今的书法已从实用功能演变为纯粹的艺术表达形式。它不只是把字写的好看,也不只是点划写得精妙无比,独得超越已往,完全成了书者自我的表情达意通玄致幽。更确切地说是书者在创造自己的另一种生命。作书若能置理性与度外,不计工拙,任性而为之后又经得起赏评,有味道,中国艺术有一审美共性:重性灵、写心。它既传达艺术家的情绪和心灵,也在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尺度下,丈量着艺术审美的界点。更重要的是它昭示艺术的境界、格调。

  在具深厚书法功底的基础上,突破古人,突破自我。

  如果我们只着眼于古人,古帖,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表现自我,不敢迸发激情的话,可能中国的书法就不会有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的精彩了。

  欲求碑的丰富老辣,与帖的流畅灵动相结合。自然、轻松、简练,无意于佳乃佳。

  一切艺术之所以动人,皆离不开一个“真”字。

作者:王始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