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心有灵犀的时空旅行——读宋扬的绘画

2017-11-10 21:18

  旧物 心语

  明末清初的老旧家具,斑驳的孤影上刻画出岁月雕琢的独特痕迹,或深或浅,在偌大的仿佛没有边界的世界里,静谧地如同会永恒地留在不经意间已白驹过隙的寥寥时光里。在它身边的绿色植物,却与之相对应地生机勃发,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喃喃细语,呼唤着谁来到它的世界里与它交流倾诉。而那一块形状怪异的顽石、黄铜材质的古代床部件,看似毫无交集,却都以和谐的姿态统一地存在于另一个空间里。因为爱这些物件和花草,宋扬将它们入画。她说,木头与植物的融合,叫人心生愉悦。的确,它们在宋扬的画里透露出格外沉静的生命气息。

  她去安徽的古村落旅行写生的时候,常会淘一些老物件,看到好看的石头也捡了背回来。她说,静态的事物对她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看见了喜爱的东西,就非常想要将其入画,在展现它最真实的风貌之余,也会寻求变化,融合一些更富有生命力的元素。虽然刚开始一幅作品之前,会有稳定的构思,但在整个过程里,思考有时变成了意识流的形式,诞生出每个偶然的创作,而创作本身还是源于作画者自身的主观与心质。

  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带有时代印记的物品,以最真实的方式展现出当时的样貌,而木头这种独特的介质用颜彩绘成,天然的质感呼之欲出。它是不受束缚的,经历了漫漫岁月的承接,来到了如今这个并不属于它的时代。放过什么盆景的花几,盛过多少茶具的桌案,被多少双脚踩踏过的椅腿。它们陪伴着人们的来来去去,观看着花草树木的繁荣枯萎,一直无声无息,其实只是我们没有凝神细听。宋扬在喧闹中听见了那些声响,驻足观看。她发现自己与之有超越时空的心灵契合感。这种缘分的冲撞感,一瞬间感动满盈。她醉心于这些老物件身上不易言表的孤独,以绘画的形式与之对话,传达出的则是她自己的视角和感悟,是她自己的静与净。

  往昔 情结

  绘画已然成为情结,从幼年初学画时的不情不愿,到后来的将画画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像很多有着练童子功经验的画者一样,是在与绘画的“斗争”中完成自我的成长,成年后又在坚守这这个让她百感交集的专业中不断自我修炼。她说,人的心智成熟后,画画自然也会逐渐成熟,下笔的时候更笃定。她常常会翻看自己之前的作品,觉得非常有意思,回忆当时为何笔触这样行走,几乎可以被一幅小时候的速写带回二十年前的那一刻。

  而漫长的青葱岁月里,陪伴她一直成长的还有音乐。在痴迷摇滚乐的年岁里,旋律、节奏与歌词遮挡住了现实物质对她的过多干扰,在她的心里,始终有更多的情怀关注主流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看似偏居在边缘,实质却更精粹。她时常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是被这些音乐洗刷塑形的,它给予了她非具体的情感感受,也修炼了她独立的感悟能力。

  画言

  在从事了若干年平面设计创作工作的经历上,宋扬对绘画作为一门图像语言或许有更多具体务实的观察。曾经受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委托,著写了两本讲解色彩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的书,宋扬的这套书曾经登上杭州某网络图书馆艺术类的借阅热榜。她对于色彩的集合理性与感性的思考成果融入在其中,深入浅出地向更广泛的受众传达和讨论色彩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宋扬是位有着对艺术乐于思考、勤于积累的画家,据此可见一斑。

  同时,从事平面设计的经验也提供给宋扬更多图式上的视角,技术层面上来说,平面设计也是一种当代绘画,她不认为绘画者就该“高楼独唱”。画家以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去完成一件作品,而观者则会以自己的角度去接收和体味,二者是平等的交流双方。画者除了自我表达,也理应多考虑色彩和图式属性。入了画的东西重生为另一种生命状态,这是作画者与对象交流的结果,也是两个灵魂相融合的过程。

  于是你看,在宋扬画里的木制家具、花花草草都存在于一个无边的空间里,笔触到达的部分是真实的,而剩余的部分则留给观者自己去想象了。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赵诣超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