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土立土及造物展在上海开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79e981e226280226b0ddb40619636baf.jpg

前言

最新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境况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不可逆转的生态变异,肇始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这个急速跑步机上的世界按下暂停键,迫使人们从对物质和科技的痴迷中转而聚焦于人类无处不在的深重困扰。

“人类世”一词概括现代文明在自然中极速前行、拓展、扩张、获取等行为,成为描述人类活动对自然及生态系统全面改造的新词汇,同时警醒人类直面业已出现的危机与挑战。全球范围内有担当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凝视了这个时代隐藏在璀璨背后的阴暗,反思身处的这种由消费主义推动的文明方式,当自然、资源、生命、生态、欲望之间的一切矛盾匕见于时代风口时,一轮呼唤已久的提倡长久与和谐,灌注了“绿色创造力”的艺术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

“循环经济”“无废城市”等新发展理念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抛开短时数据的增长来说,“垃圾资源化利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再生产品”等,实际上显示了在摆脱短期得失捆绑的困扰后沉淀而成的能够联系地、整体地看待世界的理性立场,在消费至上的物质狂欢中,这种理性、克制、长远的眼光弥足珍贵。

这次“垃圾变艺术”项目作品大部分由对城市建筑和装修垃圾的创造性转换而来,创作团队由在热供站驻场五周的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以及上海艺术家马良、张周捷、孙昊共同组成。主体作品选择“即时生成”的创作路径,伴随时间与认识的不断叠加和深入,陆续生成了以12组艺术家为主体,多名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为辅的30件作品。不同于常见展览活动作品串展形式的是,此次项目创作过程中充满了自我否定、自我颠覆的拧结,以及云遮雾罩后与作品不期而遇的惊喜。艺术家们表达了对于自身生活和现代文明的思考,希望在新的语境里与公众探讨“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新涵义,寻找艺术与生活和社会的多种新型联结关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1c3f723994304384df6d198dd1f4d20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de02fcc82c1d6ee85e4c42dffb5bea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820d217af424b9939f123095fc712c6.jpg

【自述】

我们这个展览是以项目的形式推进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组成的师生团队,还邀请了上海本地的马良、孙浩、张周捷三位艺术家参与。

初次到热供站是今年过完年受邀来访的。热供站艺术中心以前是莘庄工业区内向园区提供热蒸汽的工厂,停产后在2021年被改造成了艺术中心。我们一进去就被这个有花园气质的旧厂区吸引,建筑和户外的空间都很大,自由散漫很诗性的感觉,对这个空间产生了强烈的感受。当时园主赵先生的一个婚庆园正做转型改造,现场留下很多改造垃圾。临别上海的早晨,赵先生聊到想留下这些带有园区记忆的废料,而在之前我们做过一些利用废旧材料的项目,所以很自然地就产生了用垃圾废旧物在热供站做作品的想法。

——“冲出工作室的艺术”

用废旧材料的艺术家和创作团队也不少,但都是挑选符合自己创作习惯的废旧材料,运回工作室按已有的逻辑把作品做出来,再从工作室推到美术馆展览,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很成熟的个人符号。虽然使用废旧物,但并不像之前国内举办的一些“创作营”,有造型厚重的废旧机器可做材料。这次的废材是婚庆用品、厨房设施、灯具、道路垃圾,材质感不强造型也很平坦,在巨大的空间里怎么用好这些材料?怎样理解这个旧工厂和这些新的废旧材料的关系?从哪个角度去转换才能满足低成本又能重新诠释这个旧废旧材料?第一次访问热供站到展览开放只有70来天,我们最后在不到5周的时间里创作出49件驻场作品,分布在5000多平米的室内外空间。负责实施的团队以前是园区的工程部并不熟悉艺术制作,刚来的几周,艺术家和师傅们沟通占据工作的巨大份额。这些和我们以前的创作完全不同。

——“即时生成”“不停地生长”“没有模式可寻”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现场的材料在现场做作品,是“即时生成”的方式,有时工具没到,有时熟悉的师傅被叫走忙其他的事临时换新的师傅,之前定好的材料不能支撑想法等等,好多作品做到一半才能发现到问题,就要调整方向,找新办法,换新方案,甚至推倒另起炉灶,天气也会影响到创作,现场凶猛得很,失控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这些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意想不到的东西,提供多个维度思考的契机,所以这个过程同样充满了惊喜。每天晚上都开会,反复开,研究具体的方式方法。有时越聊越兴奋,恨不得跑回去挑灯夜战,有时越聊压力越大,实在想不到好办法,就开玩笑说:最坏的结果大不了翻车,我们都做好了随时要翻车的准备。回去睡一觉,第二天带着师傅们继续干活,晚上接着聊。

——艺术背向“产品”面向更广阔空间

这个项目的焦点是艺术除去“产品”属性后的广阔空间,生产不再是目的,而是用艺术转化为方法去点化废旧物,“垃圾”变“艺术”,打通“垃圾”“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得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细节被人们发现。不同于美术馆里被定义好了的成熟艺术有一整套正确的系统,这个的项目探索性实验性都很强,不是要生产出一堆“标准化”“很艺术”的艺术品,恰恰是撇开了专业化的固化的东西,比如制作方式、语言和符号,这些都是在进场前就被我们共识到要警惕要远离的。我们用了相当大部分的工作去寻找,能直接在平常生活中,为大众提供“如何看待”身边庸常事物的启发性参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a73a212496c7c68e474a9a52a639ec7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be5e46ecd795126f4140804316aa0c4.jpg

《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e8958824b26b76b3494b29e033cf6015.jpg

《不绝对的高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de5189be1cc597b645c9126fe352a0a.jpg

《方寸之间》

比如彭聪拿餐桌的玻璃转盘和餐厅回收的玻璃砖,在绿油油的草地和两棵树中隐藏了一个有建筑美感的户外装置,伴随春天树木的一天天繁盛,作品在反复推进中最后像是现场的第三棵树一样自然地长出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3ee295130a365cf217d4692088334ae.jpg

李赢作品 ——光阴(系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9f0e2ec2f3fdaf3ac5117ad4c92f75e0.jpg

《光阴·滴答》李赢x陈国军

而李赢和陈国军合作,把垃圾堆里的几十部废旧老式电话筒悬吊在一个封闭的暗空间,通过对话筒的声音改装,形成了一个滴水声此起彼伏的“声场”,在昏暗的闭合空间中,营造了一种类似于西南地区地下岩洞的场域,而观众在垂吊的电话阵中穿行,不知何时会遭遇到突然出现的声音,这些水滴声在黑暗中荡漾,有趣的体验后又被萦绕了一丝神秘不可言说的色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4/bf6caf3d7caea9330fb05cee797c3d91.png

李永庚作品《春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ef68b25c02ebc8ae7ebec20848a9e59.jpg

李永庚作品《浴池》

李永庚直接拿了婚庆厅的废旧布料,用缝制的方式把几百平米地面变成巨大绿茵场,邀请繁忙大都市的观众去里面玩耍、放松、躺卧。这些不像“作品”的艺术,对于美术馆人群来讲是”陌生的艺术”,而对于普通观众却是“身边的无处不在的艺术”“亲切的艺术”“百姓的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e1d6cb82dcdd481b256965f4b6a3d2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59852f3c4235e86e5dd4901a4f321eb8.jpg

何康泰作品《匿名者6669》

此前做书法的何康泰第一次以装置的形式创作,在废旧的金属桌面上刻满电话号码,这些号码来自于十多年前客居广东佛山购买的一台手机,在展览现场的新朋友们好奇地对着号码挨个拨过去,在新朋友们的围观中,和多年前一样,何康泰和电话那头辞别多年现在散落在不同地方的老朋友们,有趣地恶作剧、开玩笑、闲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cc3f991bfe83af24363a432c5316618.jpg

罗湘科作品《空床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23542a4a1ba7daf457fedf43074df6c.jpg

罗湘科作品《众生赋》

​罗湘科的创作涉及版画、雕塑、装置,而这次他被展厅的圆形窗户吸引,把艺术区其他艺术家丢弃的雕塑裹满报纸,前后高低排成一个阵列,齐刷刷地望向窗户窗外的天空,只让观众看到一排排背影,滑稽而又有一种深沉的意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d245aba52450f77f236300d0f3e4e7d1.jpg

马良作品《宇宙旅行照相馆》

而马良与孙昊的创作吸收了童话和戏剧的养料,用声光电技术把用废旧的纤维、塑料、模具、发动机等改装成一个可以眨眼摆手发声的木偶、时不时喷出水汽的怪兽、在艺术区巡游的大飞鱼、移动的照相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ccd84c4e06733e9b9aa7f3e2f3fd0c7.jpg

周建胜作品《苍蝇无法飞行,春天的鱼儿回到故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5db09ebe2402b7dc2bf704c2f73a1302.jpg

周建胜作品《盛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ac7f8d8aa26bcd030363154235ba42e4.jpg

周建胜作品《废旧大师》

周建胜把厨房的器材改装成蒸汽设备,结合闲置的水雾机,在展厅翻滚巨大的云雾,向观众提出问题:如果这个云雾是艺术,那么曾经四处弥漫在热供站里供车间生产的蒸汽算不算艺术?而最后到达现场的谭涛,用从混凝土垃圾中抽取的钢筋与PVC电线管随机组合后,轻描淡写地摆放在烟道废墟的长条空间里,给人一种随性散淡,放空一切的豪放气概。

——“把艺术带回给每一个人的每一天”

“产品”不再是目的,能否启发思考和提出问题成了检验艺术的试金石。摆脱具体的形式的纠缠,艺术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就更清晰地浮现出来,艺术作为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愉悦的素养或者智慧,回归到原有的位置“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带艺术回家,带回每一个人的每一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