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06 00:00
“抄移”式创作,实斜径也
□郭兆胜
前些日子偶然到一位画家家中串门,他显然是正在作画。案上的画作墨迹未干,案前放置着一幅放大了的照片。我看了看照片,又看了看画作,两者构图、内容甚至模样、色彩完全一致。“这是在哪儿照的?”我问。“××”,他答。“你去××了?”“我没去,照片是我儿子拍的。”说到儿子,他满脸骄傲。他说他儿子有两大爱好,一是旅游,一是摄影。他还说他非常支持儿子的爱好,连那架价格不菲的相机都是他出钱买的。他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一是满足了儿子的心愿,二是儿子拍摄的照片为他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他还进一步向我透露,去年卖出的那两幅画,就是照着儿子的照片画出的。
我终于明白他是如何画出那么多反映天南地北风光的作品了,也终于明白了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没去过、没看过,连照片的拍摄都是假他人之手,这不是彻头彻尾的抄袭与移植吗?此种方式笔者谓之为“抄移”。抄移省工省时省脑子。如果这算是成功的捷径的话,那么,“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唐王维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璪语)、“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明王履语)、“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诗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明王守仁语)等古哲名言岂不都失效了、谬误了?你相信相机快门的按动真的可以代替躬行、博观、师造化、亲自然吗?你相信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真的可以让传统文艺创作规律变成历史吗?
反正我不相信,可能还会有许多人也不相信。但“我”和“很多人”不代表全部,总还是有人相信的,比如我去串门的这位画家。
的确,相机的优越性在那儿摆着呢。“咔嚓”一下,零点几秒,一幅图像就有了,一天半天下来,几百张照片不成问题,这都可以成为你日后创作的依据、忆念的凭证。而写生呢?一笔一画,一幅最快也得几十分钟吧?何况美景太多,你写得过来吗?地方太多,你能处处都去吗?去过了,你又能都牢记于心吗?二者相比,前者的诱惑力实在难以拒绝,也不该拒绝。
但不拒绝绝不等于全面代替,相机的合理运用绝不能代替绘画的写生。有时,二者是互补的。作为绘画的铺垫,写生可得笔墨,相机可得气势;写生可得主观感悟,相机可得客观认识;写生可感于心,悟于手,相机可获精神上的美感促动;写生可生与物的亲近感,相机可生对物的新鲜感;写生能获具体表现手法,相机能收综合观察能力;写生收获的是长久的深刻的印象,相机收获的是瞬间的浮动的灵感。
但“互补”又不等同于并置。二者相比,对于绘画人来说,还是怎么利于绘画怎么来。摄影虽对你的创作有那么多的助益,但它不是根本。起直接作用、长久作用的还是对景写生。为什么?首先,写生的过程就是融合目、心、手关系的过程,能使看到的、想到的、绘出的东西呈统一状态。其次,繁简在你,任心任笔,自由挥写。既练了笔墨,又认识了物象,更锻炼了构图,为后来的创作热了身,打下了基础。再者,绘画的要求是寄情,写生的过程正是寄情的过程;绘画的前提是造型,写生也正检验了一个人的造型能力。但摄影的确是好的辅助手段,从创作需要出发,我们不该拒绝它;照片也确是一种好的影像资料,但不能视为画面的构成。抄袭照片、移植照片(即抄移),不是创作的捷径,甚至连“正径”都称不上。
利用摄影、利用照片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是你亲身到过亲眼看过亲自感悟过亲自拍摄的。如果像这位画家那样没到过没看过没拍过就大抄大移,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清代有位论画的人叫董棨,在其《养素居画学钩深》一书中说:(绘画者)“笔无转运曰笔穷,眼不扩充曰眼穷,耳闻浅近曰耳穷,腹无酝酿曰腹穷。以是四穷,心无专注,手无把握,焉能入门?博览多闻,功深学粹,庶几可到古人地位。”
重摄影轻写生,已然是笔穷(无转运)、腹穷(无酝酿)了,现在竟然有人堕落到连景也不亲看影也不亲摄的地步了。对这种只靠“抄移”来投机取巧的人来说,岂不又添了眼穷(不扩充)、耳穷(闻浅近)吗?“四穷”尽备,还提什么入门、什么成功?
“抄移”式的创作方式,看似捷径,实斜径也。
我对这位画家的敬畏之心,骤然间减少了不少。(来源:《中国书画报》新闻版)
来源:中国书画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