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虽然至今我仍未见过林永惠,可是感觉上似乎已经认识他很久了。在我所创办的《摄影家杂志》第十期(一九九三年十月号)“中国专辑”里,就刊载过他的“东北人”系列。那是一组用哈苏相机所拍摄的正方形构图作品,这种相机并不大适用来抢拍,但林永惠却准确地凝住了人物的瞬间动作,在照片中传达了东北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以及身为游子的那份浓郁乡愁。
林永惠曾和我通过两封信,第一封是用钢笔写在某文字杂志的稿纸上,第二封是用毛笔写在八行信笺上。游笔于奔放与内敛之间的字迹,显示他的用功与涵养,但他却谦逊地表示,只读了七年书,辞句不通顺千万别见笑。这使我想到,他的照片构图手法自成一格,看似零乱,但框框里每个人的位置和动作,却与环境达成极度紧张却又恰好平衡的关系,还真有点想他信笺中的草书。
信中又提到,他正忙着准备在黑龙江首届萧红国际文化节上要展出的摄影、国画和书法作品。可见她虽没受过很多正规教育,却从生活和工作当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智能,并试着透过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自我。这也解释了他所拍的照片为什么会有那种结实的力量,因为每幅影像都是他和生活擦撞的痕迹。
事隔九年多,《中国摄影》杂志要我为林永惠最新的一组作品《粉尘中的劳作者》写一些文字。五十张照片先是扫描在光盘上,用快递寄来,但是在我们的计算机上打不开,接着又用电子邮件传来,终于让我看到了。在液晶屏幕上,林永辉的作品一幕幕显现出来。这个情况让我想到当年为了在发过展出“中国专辑”,在暗房将林永惠寄来的底片一张张放大的过程,并让我感慨,在短短数年间,摄影生态竟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许多人迫不及待地投入虚拟世界中玩起影像游戏。摄影的见证性、时空性和伦理性,越来越没有人在意,比较有兴趣追求的,反而是影像的可能性。大家越来越不用心、用情去生活去观察事物,只顾沉迷在观念的创新当中。以这种心态为出发点所产生的影像,在我看来,是摄影艺术的堕落。以为好摄影家的养成,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把生命带给他的感动,用相机表达出来。
关于林永惠的《粉尘中的劳作者》,我手边除了影像,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甚至不晓得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地点。但照片却让我一目了然,这些年来的生活变迁,并没有让他偏离人文摄影之路。
在电子邮件所传来的最后一幅作品中,两位带着防尘面具的工人,捧着印有“大伙房牌”的水泥包,站在宽敞晦暗的厂房里。身后的四扇窗户镶着强烈的光晕,使画面充满象征意义。这些工人捧着的是生活的重担,呼吸的是使健康受到威胁的空气,但他们的身影却是那么坚毅。尽管生活困苦,未来却充满希望,就像那划破黑暗的光线。
在这辑作品中,最迷人之处也就是光线与阴影的对比。而那无所不在弥漫四处的粉尘,在光影之间造成特殊氛围,为这组作品增添了不少戏剧性效果。《粉尘中的劳作者》详尽勾勒了水泥厂的地理环境、工作流程以及工人作息,整个看起来是一组架构完整的图片故事,分开来看也是张力足够的单幅作品。
这组作品和《东北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尺寸有35mm的2:3比例的长方形,有6╳6的正方形,也有类似6╳4.5的规格。不知是林永惠在拍这组作品时使用了不同的相机,还是照片经过裁切,或根本是扫描时的疏忽。由于尺幅不一,在观看照片时的视觉跳跃性跟着增强。
林永惠对刹那的掌握比以前更敏感,构图也比以前更大胆。一位带着口罩、眼睛、帽子的工人,在眯着眼的那一瞬间被框在画面的左下角,身后有一半以上的面积是屋外的光芒,仿佛眼睛的一闭和光线的一射互相牵动着。在烈日当头的厂房外,一位戴面具的工人和穿制服的职员错身而过,产生了两种人生的强烈对照。工厂外围的田里农人正在工作,马路上运水泥包的马车和轿车分道扬镳,都有时代巨轮辗过的深痕。
厂内无论是生产设备或休息环境都是原始而简陋的。在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的考量下,这一切被淘汰的日子恐怕不会太远。林永惠所拍的《粉尘中的劳作者》,将是这群工人在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和自己的生活,辛勤付出的见证。
在《摄影家杂志》发表《东北人》作品时,他在文章中曾自述:
“我生在东北,在黑土地上长大,有一个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还有那么多至今仍旧是农民的童年伙伴。我想念他们,更想念逝去的父母。在那块土地上,有我许多童年的回忆。她记录着一个农民儿子的欢乐与忧伤。
长大了,上帝保佑,我当了兵,离开了农村。离开了父母和乡亲,觉得离得很远很远。有时悲伤时自己躲在大山里掉一阵子眼泪,总忘不了呼兰河旁的那个小村庄—石人城。后来到了大城市,花花绿绿的,什么都新鲜。可是家乡的景况时时闪现,像电影画面一样,忘不了,睡不着。再后来,就和摄影结下了缘份,觉得这玩意儿挺好,能把许多故事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拍东北人(最底层的,我身边的,感受最深的东北农民)的想法。“
林永惠目前的工作是在北京,离故乡越来越远了。虽然我没有机会访问他,可是我知道他拍《粉尘中的劳作者》一定有个想法,而这个想法必然跟故乡有关。离乡越远的人越需要心灵的寄托,林永惠在他一个又一个的摄影主题中找到归属感,他的工作就是他思念故乡的方法。
转载于《中国摄影》2003年第2期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阮义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