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说文明就是传达,作为视觉艺术之一的美术—必然也是一种传达,如果绘画作品没有了传达,那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如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所写的一样“只有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一种称作小说的不完整容器里”,壮志把他对内心与外在世界的感受放在了画面里。在慢慢览阅他的作品时,在反复涂抹、覆盖的笔痕中,似乎发现了他思考的痕迹。这些思考不是外界的凡尘琐事所能企及的空间,而是画家在面对他的作品时自然流淌的内心独白。这些思考一以贯之地从他的创作延续下来,对于空间的精神意义及其所营造的神秘氛围一直萦绕在他的头脑中,挥之不去。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路,每个人都行走在自己的路上。路与路的交织、交错与重合构成了我们的亲朋好友与志同道合的友人。有的路,是儿时的记忆,行走着故乡的家人;有的路,是都市的影像。行走着梦想与志向;有的路,只是阳光午后的小路,充满着宁静与悠闲。
“静”是画家在作品中要传达与表述的主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宁静”,当我们在荒野里仰望星空的时候,当我们从酣睡中渐渐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懒洋洋的阳光下的时候,当我们静坐在午后的林荫下小憩的时候,当我们聆听天籁放空自己思绪的时候,当我们东奔西走又回到久违的家的时候。在他的画面中释放着一种“静谧”的气息,其画面似乎具有某些静谧独语的私密特征。这一私密性首先从他的有关“路”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寂静的公路留存着人来人往的痕迹与人心的方向,或者在伤感中百无聊赖,或者于内心又充满了诉求与渴望,在都市延展中力图寻求某种精神上的力度。
这种私密性也使壮志潜心营造内心的城堡。他乐观又夹杂丝许感伤的复杂心绪提升了绘画语言的敏感度,而豪迈与诗意并存的大风景刚好契合了画家的内心世界。在“在路上”风景组画中,构建意义要大于颠覆。画家将目光投射在路上,在科学透视法比例的极端强化下,这些在空间中延展、带着对生活的哲学性思考的画面中反而呈现出某种非科学性。其中,貌似平坦安然的城市景观已显现出某种静谧感,从而已开始接近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下独具的精神属性。
韩寒在作品《一座城池》中讲到的:“你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自己的童年,离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远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跟你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你甚至会觉得很孤独,你会受到很多的排挤。度假和旅行,其实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停寻找自己所热爱的一切。”在路上,我们去寻找我们的对于热爱的感受。
壮志用画笔描绘自己对于路的记忆。用对路的记忆来诠释自己对于青春、对于生命、对生活态度。我们不知道画面中那些时而促狭蜿蜒,时而坚定伸展的路通向何方?我们只以“宁静致远”这词儿来表达对画家的感受。“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我想这也是壮志的艺术之路上的追求与方向。
二〇一六年四月于笔架山下
作者:杨晓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