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筑中·读书]第 46 期
《化名奥林匹亚》
Alias Olympia
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
[美]尤妮斯·利普顿著
▲ 本书封面
献给每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
对于诸多艺术史研习者和西方艺术爱好者,特别是马奈的拥趸来说,即便与本书尚未谋面,他们也一定不会对这样一位“化名奥林匹亚”的传奇女子感到陌生。她就是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笔下那抹最为神秘、魅惑的色彩——维多琳·默兰(Victorine Meurent)。
小编最初接触这本书,是源于学生时代西方艺术批评课程中老师的推荐,那是一位年轻却已颇具威严的女学者。彼时初涉艺术史长河的小编还在读马奈的画,一遍复一遍的在抽象化的人物构成和外光色彩中榨取这位印象派先驱的“独门秘技”,读过本书之后,似乎才真正发现一个多么美妙而深刻的故事险些与你我擦肩而过。
▲ [法]爱德华·马奈 奥林匹亚 布面油画 1863年 现藏法国奥赛博物馆
海内外权威的出版机构是这样定义这本书的:“一幅马奈的名画,一个模特儿的爱欲,一位女性艺术史家的自我发现之旅。如同侦探小说一般刺激,虚构与纪实交错,每一页都在诉说女性的欲望与梦想。”马奈创作于1863年的油画《奥林匹亚》(Olympia)蜚声海内外,然而画中那位裸露而毫不羞涩直视观众的模特儿究竟是谁呢?
1970年代的某一天,维多琳的目光穿透画布与历史,打动了以犀利的女性观点而闻名的美国女艺术史家尤妮斯·利普顿(Yunis Lipton)。十五年后,尤妮斯踏上了这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欲在历史的灰烬中重构维多琳被歪曲和被遗忘的生命史,自此一往无前,不再回头。在悬疑重重、扣人心弦的追寻过程中,尤妮斯与维多琳,这两位相隔百年的红发女子渐渐合而为一,维多琳的故事,也化为尤妮斯的心灵史。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碰到维多琳·默兰的,那个时候我必定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应该不会有什么人知道她的,她只是图画里的另一名裸体女人而已。或许我会记得画这幅画的男人,他叫马奈,而画作本身名为《奥林匹亚》,仅止于此。”
维多琳·默兰,这位19世纪出现于马奈多幅杰作中的一位模特儿,在历史辙印中留下了影影丛丛的帷后秘闻:人们从裸露的身躯踹度她的放荡,从不可一世的神态判定她酗酒,对她的早逝津津乐道,甚至笃定她是个同性恋者。但少有人说起的是,她本该是在艺术史中留下名字的女画家,她的画作甚至曾和马奈同场竞技......
▲ 马奈 女人与鹦鹉 布面油画
《奥林匹亚》曾是在艺术史上激起众怒的一幅画,在1865年的巴黎官方沙龙上,媒体以诸如“邪恶的怪异......夜之女”、“如此之下流!”之类的犀利字眼给予了这幅作品挑衅性的评判。在1862到1874年间,马奈曾经画过这个红发女子九次之多。每幅画中的她均似在《奥林匹亚》中那样,以坚定目光审视着观众。
在每张画布上,模特儿的社会身份似乎得以转换,她并非以魅惑者的姿态渴人关注,而是以审判者的骄矜在打量和审视观者,从而抗拒几个世纪以来的告诫:“凭什么我要曲意逢迎?!”深锁在目光之后的是思想,是一场自我的策动。从此世人不必再问女人想要什么,因为这张女人的脸已经回答了。你知道她要什么——她要一切,否则她宁可什么都不要。这就是为什么在1865年的春天,男人在面对《奥林匹亚》时会因愤怒而颤抖——她是无法驾驭的。他们知道她必须被控制。
好在作者尤妮斯并不这样认为,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史家,她知道艺术史所期待的是平和与愉悦,而非过度的情绪发泄。她在纽约市立大学研究中心艺术史教授、女性主义艺术史创建者琳达·诺克琳(Linda Nochlin,著有《女性,艺术与权力》等)的帮助下,完成了对奇女子维多琳·默兰化名“奥林匹亚”时所隐藏的女性艺术话语权的探索之路。
两位女性艺术史家巧妙地邂逅,继而一拍即合——对女性运动的序幕而言,什么会是比《奥林匹亚》更佳的标记?她们和千千万万女性一起,借由《奥林匹亚》中裸身的默兰说道:“看到了吗?是我的。我不会成为你注视下的物体,这是我的身体,我的生命。”
▲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局部)布面油画 1863年 现藏法国奥赛博物馆
她的面孔不断地涌现,她的双眼渴求被人注意。她并非一般常见的裸体女人,不是那种在床上隐隐约约地包裹着,恳求被爱,或者认命地垂下双眼的裸体女人,更不会轻佻地笑。相反,她傲慢地掌控一切......大胆而坚定地凝视着......她是个可以对你说“是”,也可以对你说“不”的女人。若说警觉且高贵的奥林匹亚像个魅惑的希腊或东方妓女,倒不如说她是个埃特鲁斯坎古坟遗迹中的高贵妃子。
作者尤妮斯在扉页写道,将此书献给不谙于浮世的“红发女子”。这里的“红发女子”,是嘲弄命运的风尘模特儿维多琳·默兰,是呼吁女性权力与解放的艺术史家琳达诺克琳,也是在女人寻找女人的朝圣之途上耕耘的作者自己。今次,也让我们以“化名奥林匹亚”的名义,将此书推荐给每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
▲ 马奈 圣-拉扎尔车站 布面油画 1873年
关于作者
尤妮斯·利普顿
美国艺术史学家,以犀利的女性观点闻名。现为宾厄姆顿纽约州立大学副教授,著有Looking into Degas : Uneasy Images of Women and Modern Life , Picasso Criticism , 1901-1939 : The Making of an Artist-Hero .
【读书】已推荐书目:《百年孤独》《铁皮鼓》《雪国》《灿烂千阳》《追寻生命的意义》《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不裁》《秘密花园》,安东尼·布朗绘本系列:《大猩猩》《朱家故事》,《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无声告白》,朱赢椿系列:《蚁呓》《空度》《肥肉》《设计诗》,《24个比利》《夏日走过山间》《悲伤与理智》《追寻逝去的时光》《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魔山》《杂草的故事》《顾城哲思录》《岛上书店》《树上的男爵》《春琴抄》&《细雪》《济慈诗选》《人间失格》《斯通纳》《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我的奋斗》《唯有悲伤不撒谎》《人性的枷锁》《撒哈拉的故事》《杀死一只知更鸟》《里尔克诗选》《情人》《金枝》《亲爱的提奥》《这个世界会好吗》《艺术的故事》《锦灰堆》《让木乃伊跳舞》《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筑中美术馆新馆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10:00-17:00
电话:010-62735559
邮箱:info@zzart.com.cn
网址:www.zzart.com.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巨山路燕西台
开车:
1、西四环四季青桥向西4.5公里,到达巨山路(麦当劳)向南800米到达燕西台院内。
2、长安街八宝山路口向北,进入巨山路,约5公里到达燕西台。
3、西五环杏石口出,向东第二个红绿灯到达巨山路(麦当劳),向南800米到达燕西台院内。
公交:347、664、992、914、505、运通101巨山农场下,走到巨山路(麦当劳),向南800米到达燕西台。
地铁:最近的的地铁:1号线八宝山站、6号线五路居、10号线车道沟,离燕西台分别约5公里左右。
来源:2017-02-07筑中美术馆筑中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