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卿者风谷

  说起风谷,他在美院读书时我教过他,那时他名叫余子卿。当时一学期有几周的草书课程,专业上他不见得有什么出色。那时候,我与学生们接触得不多,他则是更少。之后我见过他的书法毕业创作,也到过他工作室看到墙上挂着放大临写的徐谓《野秋千十一首》,才对他印象多一点起来,觉得他还是个能沉得下去的人。

  风谷这些年几次请我给他的画展作品集写序,我借故案头事忙也不擅长国画评论为由,一一推托。这次风谷在杭州国画院要举办“暮云千树寒雪一溪”的中国画主题创作展,又邀请我给作品集写序,事不过三,不好意思再推了。

  在这之前,2013年风谷在美院旁边恒庐美术馆举办“我独泊兮”中国画个展,我有幸被邀请到场,看到他的国画创作面貌,这些年风谷确实有进步。尤其在中国画款识题跋上表现不俗,他的研究生论文方向就是关于文人画款识题跋。题跋不等同于书法创作,后者具有独立性,前者还要服从相应的经营位置和表现空间,但又不是从属关系。做得好便相得益彰,否则便相互对立。徐渭的《石榴图》题跋“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就堪称经典,在书法史上都有地位。

  也许是时空的合缘,风谷来自吴昌硕的故乡-浙江安吉。吴昌硕曾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他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画坛,风谷深谙此妙,自然也揽胜入怀了。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o叙画之源流》中最早提及“书画同源”论,元代大家赵孟是“书画同源”这一论断的捍卫者,并在其绘画作品中以篆书及草书意味的皴法入笔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理论精髓。宗白华也对书画同源有“引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的第一特点……

  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的观点。

  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我曾在《书法空间论》中写过这样的观点:“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美学的基础’(林语堂语),成为文人思想情感的表现领地,并不仅仅是因为书写汉字,它在深层里蕴含的‘道’的精神,才是其传统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书法空间形成要素中黑与白、虚与实、聚与散、疏与密、刚与柔、燥与润、动与静、奇与正、巧与拙等等的矛盾统一,正是其生命的真理所在。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体现了一种纯粹抽象的空间形式反映宇宙的生命本质。”“中国画最后走向了将书法的线条意识引入创作的文人画的境界之中,虽然作为绘画,其基本的图形仍需从自然物态中来,但画中之形已然是对自然的提炼,是一种‘心化’的自然。”

  我们今天谈论古代圣贤,他们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兼修。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同时是书法家和画家的人物,从苏东坡、米芾到赵孟、徐渭、董其昌再到近代吴昌硕。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不仅在诗、词、散文、书法为一代翘首,也是开创文人画先河。为什么我们现代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古代圣贤面前会容易自卑?他们或有对传统文化认识与研究的条件与自身素质,对书画蕴含的哲学思想与美学精神比我们要强得多。我们处在科技信息交通发达的时代,比起前人少了许多秉烛夜读、苦心励志的修行。对风谷而言,临习古帖,夯实基础只是方法正确,徐渭、吴昌硕就是他前面的高山,同一道上,不要走出相同的印迹来。人生参佛,个味其中,这点风谷应该明白。

  多年来我一直在中国美院从事书法教学和书法创作实践,我较关注学生自身的素质才情及在专业上的勤勉独特见知。他们现在取得的成绩也是阶段性的,我只是扶正某个阶段性他们有所偏离的认知,期许将来走得更远。对于风谷我更高兴的是看到他的一种精神、一种执着。风谷的童年在安吉一个小山村,他的创作经历有着童年生活的掠影。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认为要“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风谷在这方面显然得益启迪,他的作品以水墨为主,设色也多为淡雅清丽,淡泊平和。

  风谷其人,圆圆的啤酒肚搭配憨憨的笑脸便是他的写照。他时而像北人有把酒言欢的洒脱,却又流露出文化南人的一丝寂寞和悲欣。时而有一种惆怅之外的自许清风,又有大喜过忘后的失落焦虑。他初学绘画,科班是书法,时隔十几年,他又考取中国美院人物画艺术硕士,不熟悉的人总觉其性情有点参理不清,似乎不断折腾。

  我个人认为:“观念、个性应当张扬,但学习当博、泛,学得越多,基础越扎实,对美的种类感受越具对比性,眼界自会越高。中国的文化强调对两极的认知,而对立两极能够互相通融,协调在一起,才是高水平的体现。”“如果不是那些对立的东西不断地调和变化,世界就不会有新生与进步,自然也便不再自然。”“不论是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都必须强调一种创作意识,重复古人或过去的自我即意味着艺术(学术)生命的死亡。”

  也许正是风谷性格中的这些对立矛盾、时刻不安分的探索心思,这些个折腾,使他更具才情,并以极大的勇气破门而入、夺门而出,学昌硕却不见其痕。他初涉海派,后移师诸家,走传统出新的路子,日渐气候,已独具个性化的语言。

  卿者,风谷也。今天他捎带自身的那份才情与执拗、优郁与信念走在他的路上,去他想去的地方。在2017年元宵节后,他将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举办又一个展,那是座落在西子湖畔北山路的葛岭,那地有一处抱朴道院。余秋雨曾评此处:“这是湖畔最先迎接黎明的地方,一早就呼唤繁密的脚印。”但愿风谷能踏过这既往的断桥残雪,迎来属于他的新年曙光!

  些许文字,为卿者风谷序也!

  2016年11月25日于西子湖畔

  白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白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