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11-01 18:22
人工智能学是科技与哲学高度融合的学科,而人工智能艺术的观念性研究,就是将人工智能赋予思想性的表达,观念是哲学与艺术所共同拥有的条件。我们可以说当代艺术史即是观念史,与哲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在于观念艺术是以艺术的媒介、语言来表达感受,判断价值,哲学更多是以语言和文本启迪、引导我们建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自然科学的人工智能出现的历史较短,而关于人工智能的文学艺术、哲学理论和历史脉络要远远长于人工智能的历史。从下面我们关于对人工智能、AI哲学(AI即人工智能英文字母缩写)、AI文学艺术发生的历史逻辑关系作出梳理发现,不是人工智能出现后才出现AI哲学和艺术,人工智能的概念出现与AI哲学理论的铺垫分不开,包括“机器人”的概念最早源于文学艺术,因此需要特别指出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才成就了各自的理论体系。研究人工智能学不得不触及历时超长的哲学且赋予人工智能以人文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界限和定义是怎样的?人工智能产生的思想脉络是怎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方式有哪些,怎样相互作用?人工智能是否超过人类,给人类带来威胁?人工智能对于人文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有多大?人工智能学为人工智能艺术提供一定的学术基础,人工智能也是未来媒体艺术中最具争议的焦点,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它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背景资源。
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类智慧依然争议不断,这是我们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类似问题的答案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某项“专家”技能如运算速度已超过人类是毋庸置疑的,但就整体所有技能、思想在近未来还不会超过人类。人脑结构中有10的11次方到10的12次方(千亿甚至万亿个)神经元,而且呈现并行分布的特征,大脑功能的记忆、思维、观察、分析等潜意识特征使人造机器很难模仿。如果技术能改变人机综合能力指标的比例,将对人类的未来政治、经济、社会伦理上带来巨大的变革。技术一旦具有势不可挡的力量,彼时的文化艺术必然随之变化。技术变革同样可以带来人文思想、情感,甚至信仰的变化,相反人文的思维变化也会为技术的变化起到影响作用。
科学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哲学观念对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改变。西方国家在发展人工智能之初,苏联、中国等信奉马克思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却将其定性为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遭遇批判——他们不理解人工智能的前提也是在唯物主义的观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阻碍了科学的现代化发展,可见哲学与科学的直接关系。
科学的想象是根据理性实践的推理来实现,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具有深思熟虑的功能与实用性。但科学家的欲望和好奇无法控制科技快速膨胀的步伐,这一点看科学家相比艺术家或哲学家又是非理性的,后者可能会比科学家更能看清科技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我们表现对未来的想象大都是在科幻小说与电影中有所涉足,未来科技艺术必然会与科幻电影艺术一起成为关注未来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类型。彼时艺术的想象力可能会超出科技、哲学对当下的思考,对科技、哲学也有所启迪。艺术家可以自由的想象未知世界,并通过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转换为观念和情感,实现技术的人性化,从而区别于实用技术功能化的科学家。
人工智能与哲学、艺术观念的逻辑关系
哲学是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世界观,探索人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是基本的元初理论;科学是探索原理、方法、实践的理论;人工智能学即为一种科学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的理论,需要依靠哲学的价值观和意义来支撑。
科技、哲学、艺术一直是在交织、互相启发、相互影响中发展,尤其体现在艺术媒介和符号、观念的表达之中。古希腊时期哲学和科学对本体与本源的探索是一致的,比如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由水、气、原子等自然物质构成;而这个时期建筑、架上艺术对于形式创造中均衡、重复、黄金分割比例、生命活力等自然美学的标准都源于对物质本源的崇尚;近现代科技哲学的影响使艺术中出现印象派对光色的美学创造;超现实艺术是对心理潜意识科学的再现;未来派是机器之速度美学的表现;后现代的动态雕塑、灯光装置、录像艺术、科幻电影都是科技媒介发展的标志;而当代新媒体艺中数字、生化、物理、人工生命艺术更是对科技、哲学观念的互动与观照。笔者也在近十年策划过不少关于自动装置和智能机器的展览,如2009年“傻瓜效应”多媒体装置展;2010年“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2013年感应器“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2016年“增生计划”邱宇人工机体装置艺术展;2016年“自动寓言”张沐辰人机关系艺术项目;2017年“人机合一”人机关系艺术展;2017年艺术北京“全自动”;2017年“日常动媒体”等展,这些艺术展览的学术脉络也是科技媒介表达的延展与探索。
人工智能是技术的形态,而人工智能学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人文反思。人工智能的出现触碰到政治权力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变化、社会伦理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对终极话题生命存在意义的重新思考。这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哲学思考,反过来说开放包容的哲学对人工智能学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及作用。哲学是思考形而上的意识和观念问题、基本概念的定义,而本质问题和价值观问题科学家不会加以追问,比如:生命科学中的后生命、人工生命(数字生命、物理生命、生化生命)只是一种模拟吗?病毒能自我繁殖、复制,也有源代码,难道它不是生命吗?只是因为它不是碳水化合物吗?非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生物是生命吗?自然生命与人工生命存在意义在哪里?人工智能给人类是否会带来利、害关系?还是因为一种惯性的权力中心观念和歧视思维在主导其界限的定义?哲学是根本核心的道理和原理,讨论生命的基本概念和存在的意义,所以哲学家会追求此类问题,而科学家不会。
哲学家为人工智能所做的铺垫:1、用论证的方式来检验人工智能学科中基本假设和前提的逻辑性问题;2、梳理基本概念,如智能、心智,人工与人类智能的界限与关系;3、从哲学的思想史和脉络中预设出人工智能新的视角;4、评估不同技术学派实践的理论前景和潜力;5、用人工智能来检验现成的认识论、逻辑学或语义学学说的科学性;6、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各个领域及社会结构的影响和存在的价值。
科学是用新角度来看世界的手段,“好”的艺术和“好”的科学并非仅仅在讲技术的“新”,但是用新技术可以寻找被忽略掉的真理。当然科学和艺术仍有不同的地方,科学家必须用精确实证的方式来控制项目,并用客观的方式记录;而艺术家会觉得科学束缚太多,更注重科学现象给我们带来的新感觉和新关系的思考。艺术更多是主观的、想象性的、非线性的;而科学是客观的、符合逻辑的、线性的;科学寻找真理的方式是把所有假设一一摒除,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相对自由。艺术的开放性、可能性对问题的重视胜于对答案的重视,给了科学的认识一个新切入点。
相比前两者哲学家多用文字理论表达,更多是总结永恒的、历史与现实中存在事物的规律,较少去想象未来创造的可能性。哲学把握人生观、自然规律,思考世界的本源、终极信仰、人生存在的意义、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方法论、唯物与唯心的关系,反思后工业、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等等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大多是发现和挖掘这些规律。艺术家相比不一定只是表达已经存在的感觉,不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会更注重艺术的表达方式、语言和媒介的创造性,这是与哲学家、科学家的不同之处。
科技、哲学、艺术的关系也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关系。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心理、伦理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自然科学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学科,各学科不是分离的关系,相互交融而复杂。科学主义认为运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进化论等理念可以研究社会学的发展规律,但人文主义者认为这个观点只能作为参考;科学主义是解释事物的规律,而人文主义是理解事物的价值,人本主义很难借鉴科学主义,也不满足于自然科学的理性。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以人为中心的情感、非理性、潜意识、欲望、体验、生命意志、焦虑情绪或恐惧的感受很难用人工数据具体量化或复制。人本主义的思维体系极其复杂:人与人的自我性与异质性、自觉性与智慧的相互碰撞,正如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每个生命个体经验也不同。科学主义的理性与人文主义潜在的意志不同,存在互补,又内在相融交织,但两者不是人工智能简单的复制或取代自然人类的关系。
作者:张海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