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各有精妙。在十六世纪的某一天,明代书画家、大藏家孙克弘打开了朋友的珍藏——马远《水图》。画上或是波光潋滟,或是海浪滔天,这幅专门画水,完全通过对水的不同姿态的描写,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的唯一画卷将年轻的孙克弘完全震慑。所以在他晚年,依旧对马远的亲笔念念不忘,凭记忆再次描绘当年心中的波澜,才有了这幅堪称神品再现的《十二水图》卷。
孙克弘(1532-1611)| 十二水图
明万历甲午1594年作
手卷 设色纸本
35×168 cm13 3/4×66 1/8 in 约5.3平尺
请将手机旋转查看作品
释 文:(一)柱石中朝。(二)长江飞雪。(三)三峡倒流。(四)匡庐瀑布。(五)采石涛声。(六)扶桑浴日。(七)黄河遡流。(八)平沙水石。(九)海天初日。(十)西湖烟雨。(十一)云舒浪卷。(十二)湖光潋滟。
后 纸:孙克弘自题:近见马远水十二种,有杨媚之题,兼得宋光宗书赐两二府笔。种种奇绝,真神品也。偶冏伯王长公持返斋中,得一展玩,甚快心目。惜乎不能久留案头,然幸稍稍记忆,遂效颦,摹仿其概,是十之一二也。时甲午秋中雨窗岑寂,聊以自娱,非敢与古人角执也。雪居孙克弘识。
钤 印:雪居(二次)、汉阳太守(二次)、孙氏允执(三次)、二千石长、雪居士(二次)、允执父、汉阳太守、孙氏允执
鉴 藏 印:鲍氏问梅珍藏、星莲
引 首:张以燕题引首:丘壑遗意。张以燕。 钤印:以燕印、张仲谋、启堂
题 跋:随盦题:孙公克弘,先严乡榜同年友也。博雅工诗文,善绘花卉,直与宋代画院黄筌、赵昌相伯仲。然人物、山水罕为,非莫逆交,弗获其尺楮寸纸也。后公出守汉阳,清操直节,有合浦珠还、越王石见之誉,虽妇孺咸知其为贤太守也。案牍之余,则吟诗作画。万历二十二年,岁次甲午冬,予侍先严如鄂,住公署中匝月,见公摹马远水石长卷,越十余日而成,并自跋于后。其画意超群,水势波涛,惟妙惟肖,令人倒地百拜。夫作山水、花鸟,似觉稍易,独绘水,诚戛戛乎难矣。厥后,公解组归田,值干戈扰攘之秋,南北间阻,遂与公消息不通。洎乎明鼎革,四海澄清,访公之子孙,则莫知其所之矣。乃今春友人招予饮,出此水卷以示,展阅之,恍如梦寐。嗟乎!沧桑一变,转瞬五十余年,犹记丁年目覩公绘斯卷。今予年近古稀,头童齿豁,又得重覩于友人斋中,诚出意表者矣。不禁有感于中,遂援笔而记其颠末。钤印:随盦
说 明:旧藏者鲍逸(清道光-同治间,19世纪),字问梅、涂生,号南野老人,浙江钱塘人。好文工书,善画梅,尤精刻印。富收藏,藏有苏东坡读书堂铜印。著有《拜苏室座右铭》。
作 者 简 介:孙克弘,明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子。以荫授应天治中,官至汉阳知府。生性巧慧,声音洪亮,状貌疏野。所居四壁皆画苍松老柏,崩浪流泉,有一种澄泓萧瑟之意萦绕其间。他喜交友,陈继儒谓其 好客之癖,闻于江东,履綦如云,谈笑生风,坐上酒尊,老而不空 。卒年八十(一作七十九)。
《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四卷),铃木敬编著,图版 JP35-006,东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如今我们看到的古代书画中,一般画水有三种方法,其一是'染水法',用水墨渲染出水的层次,其二是'留白法',有水的地方完全留白不加笔墨,以表现出水的存在,而在中国绘画中最早用来画水的方法还是'勾水法',即用线条勾勒出水的造型,形态。南宋以前中国画中经常采用的是'勾水法',到到了元代以后,文人画的兴起,更有'诗情画意'的'留白法'被更广泛使用。山,无水不秀。在山水画中,山为骨架,水为血脉,有山有水则画面丰富生动。水的种类很多,有江、河、湖、海、塘、泉、溪涧、飞瀑等。就水的形态讲,又可分为平静的、微波的、激荡的、汹涌的和飞流直下的泉瀑、水石交错的溪流等。水的种类、形态不同其画法也各异。历史上最著名的描绘水的作品,首推南宋大画家马远的不朽之作故宫博物院藏的《水图》(共十二段,现存十一段),生动地描绘了湖水烟波浩渺、江涛汹涌奔腾、沧海咆哮怒吼等多种情势,真可谓曲尽其态,同时还表现了浮云掠过水面的阴影感和阳光照射水浪造成的光感,这种追求光影感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并不多见。马远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水波,其用笔变化多端,或用线细如发丝而淡淡一写,或用线如行云流水,加以墨色浓淡、粗细不匀求得变化;或随意挥洒,湿笔、干笔相辅。或用战笔,或断线为点,或粗实稳健,或浑厚雄壮,或细腻流利,或简洁多折……皆很成功地达到了不同的效果,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深入观察能力和高深的笔墨表现能力。此件《水图》卷正是明代画家孙克弘从朋友处借观马远传世名作《水图》,归还后念念不能忘怀,于是凭记忆背临了全套十二幅。因为是背临,在大致得原作梗概的同时,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遂成古代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卷后随盦题跋云:“万历二十二年,岁次甲午冬,予侍先严如鄂,住公署中匝月,见公摹马远水石长卷,越十余日而成,并自跋于后。其画意超群,水势波涛,惟妙惟肖,令人倒地百拜。夫作山水、花鸟,似觉稍易,独绘水,诚戛戛乎难矣。厥后,公解组归田,值干戈扰攘之秋,南北间阻,遂与公消息不通。洎乎明鼎革,四海澄清,访公之子孙,则莫知其所之矣。乃今春友人招予饮,出此水卷以示,展阅之,恍如梦寐。嗟乎!沧桑一变,转瞬五十余年,犹记丁年目覩公绘斯卷。今予年近古稀,头童齿豁,又得重覩于友人斋中,诚出意表者矣。不禁有感于中,遂援笔而记其颠末”。观毕是跋,可大概得知此卷的缘由始末。再观是卷,可以想见孙雪居当时的心情与境遇,煌煌巨制,五十载后而示人,想必孙氏对此亦是自爱有加之物。时至今日,忽忽四百载,若非神灵护佑,岂能保存如此完好。实乃我辈之幸,艺林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