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端午忆屈原:从清瘦孤崛到大义凛然

又是一年端午时。早在一周前,关于屈原的纪念就已经在屈原故里展开。

虽早有资料表明,屈原跟发端于周朝的端午节由来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因为有了屈原,端午节由此成为中国民间唯一一个因纪念历史人物而闻名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这天纪念这位春秋时期的爱国诗人,已经成为了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一种自觉。屈原和端午,已经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书画中的屈原形象】

一提到屈原,人们眼前浮现的多是一个眉头紧锁,满脸忧容的没落知识分子形象。

Q4CsvWzxUV6grFoDqG17u3MeIK82YHxVeuIkjVTj.jpg

朱约佶(明)《屈原像轴》绢本设色 153x78cm 南京博物院

这幅由明代朱约佶绘制的《屈原像轴》,右侧有自题行书五言诗:“末裔耻孤生,卓然启前哲,怀我三闾君,同门异幽辙、骚经褒圣流,图议自昭烈,勉赤非存心,名逾遭忌洁。周鼎爨鸱鹄,士深焚美玦。世故此同然,扪心常梯咽。”诗后款“云仙诗画书于弄丸深处”,钤“靖江仙吏”白文圆印、“云泉印记”朱文方印。画像所表现内容,据《中国美术全集》著录:“图写屈原被谗放逐,行吟山泽间,画中屈子席地安坐悬崖下,面临深谷,仰望长空,太息不已,表现了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的胸怀。’”

3Yi87N94fx8rGIU0rUZXDJ1Az5ZRAb83v3aMpMDp.jpg

陈洪绶 《屈子行吟图》木版画 19x13cm 1616

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创作于1616年, 时年陈洪绶十九岁,求学于名儒刘宗周门下, 期间与同窗好友共品屈原之作, 屈原的崇高人格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打动了他,满腔敬意促使他创作了十一幅木刻版画《九歌图》,又创作了以屈原形象为主体的独页版画《屈子行吟图》。《屈子行吟图》中清瘦孤崛的形象也成为了一种典范, 影响着后世对于屈原形象、气质的刻画。

xNdJs4iKggqnsLKMjv8yITBxtIPzhjO1Gi1qVNZv.jpg

黄应谌(清)《屈原卜居图》 绢本设色 131x201cm  河北博物馆

清初宫廷画家黄应谌善画人物、鬼判和婴孩,《屈原卜居图》绘屈原因流放去拜访郑詹尹询问自处之道,两人相互作作揖状,随从则立于一边或牵马在庭院等候。右上楷书题卜居全文后署顺治庚子春日小臣黄应谌奉旨恭画并书。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推举屈原这一形象的过程中,艺术家蒋兆和、傅抱石、刘旦宅等艺术家均绘制了多幅屈原像。这一时期的屈原画像大多昂首挺胸,体现出大义凛然的气势。

NtpRFbvajfFbegi4L9WYUd3LpF5giqIMhPIXFJGl.jpg

蒋兆和 《屈原像图轴》 纸本设色 1954

1953年,蒋兆和受时任全国文联大主席郭沫若先生的邀请,绘制了《屈原像》,蒋兆和笔下的屈原面貌清癯,但眼神坚定,仪态挺拔,气宇轩昂,代表着中国人坚韧、忠贞的形象特点。人物因内心活动而牵连的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也被蒋兆和跃然纸上。

蒋兆和画过很多的历史人物像,主要是为了使这些缥缈的名人形象具象化,通过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使人物的形象和事迹更加深入人心,并通过传递他们的美好品质,激发青年要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使青年一代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要有所知。

UOIGUSyn2QVVJC5jZ4ceS1hjBLBiJYByrykH6QY7.jpg

傅抱石 《屈子行吟图》 纸本水墨 61.6x88.3cm 

SlgkZGx9xxjVuA2T6FEnGjTOQ5hhmJxEZFcabNvy.jpg

《屈原图》横幅,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2.2厘米,横109.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自20世纪40年代起,傅抱石开始为屈原造像。其原因,一是他始终服膺屈原对国家的无限忠忱及其高尚的品格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二是在抗战期间,他曾与老友郭沫若一同通过屈原这一伟大形象宣扬爱国精神,借此唤起国民的战斗情绪,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机。傅抱石先后画过至少七幅《屈子行吟图》,都是描绘了屈原站在江边,准备投江以死明志的场景。画中的屈原形容枯槁,并且画面中还采用空旷的背景、浩渺的江水和凌乱的草地来烘托悲凉的气氛。

傅抱石十分敬重屈原的品格,后来他改名为“抱石”,这里的“抱石”两字大概是取自司马迁《史纪屈原列传》之“(屈原)抱石自投汩罗”。傅抱石认为大众眼中的屈原形象是比较年轻的,并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他自身所反映出的爱国情怀与不忍看百姓流离失所的怜悯之心。

UzG0w1UqrZosbfQ3KdoO8VtMwYBd9So3GdKEEWek.jpg

O3fyHLBKk1mou28wFT9iC8MWyQ2wlMl1y8PZlRy7.jpg

刘旦宅的 连环画《屈原》

1960年6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刘旦宅的连环画《屈原》,讲述了屈原满怀雄才大略,但又投抱无门的人生经历,最终屈原听到楚国失守消息后,在汨罗江边抱石自尽。画本中的文字十分简洁,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屈原早期以挺拔、意气风发的形象出现,到老年时受到流放,历经苦楚,形象已经转变成了一名伛偻的老人。

【作为文学家的屈原】

屈原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梁启超更是称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他的文采让人叹服,他的精神让人敬仰,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大家对他推崇备至。除了对于屈原形象的描绘,以屈原作品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画作和书法作品也层出不穷。

JYkOjSkHN4cGT23pPrAJiJcOeB5pcDCFDAc0GDWn.png

米芾《离骚经》局部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浓烈的激情融合了奇幻的想象,既雄肆奔放又缠绵悱恻,引得包括欧阳询、米芾、文徵明等在内的众多书家恭敬抄录,皆成书法名篇。米芾行楷《离骚经》,原墨迹为纸本册页。凡二十六开,每开二幅,每幅五行,每行字数不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乾隆于册末盛赞其为米芾书法精品:“昔之评芾书者,曰超迈入神,曰沉着痛快,此册殆兼有其美,余固以端流丽目之。《石渠宝笈》藏米书多矣,无出此右者,即以米书论亦当推为后来居上。”

8TmynUB9aqQxHiuOHBxrN5AvCMLK3x6waPuJeK5t.jpg

文徵明《离骚经》局部

文徵明书屈原《离骚》,总计248行,2476字。卷末署“嘉靖乙卯二月既望”为文征明86岁晚年书法作品。此卷一气呵成,行如流水,毫无疲倦之意。据文徵明的儿子在《苏闻艺事》当中记载:文徵明曾经不止一次的抄写屈原的辞赋,而这件《离骚》,他曾多次用不同的书体来抄写,除了行书,还是小楷,隶书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文徵明对于屈原大夫极为倾慕,一生仰慕于其人格光辉,对于屈原的辞章也能够熟读成诵。

LuBCQdcXMGrCcQJtPydfGWoCH22JTkw1DLWelbfP.jpg

《沈藻楷书橘颂页》

《沈藻楷书橘颂页》是明代沈藻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九章·橘颂》是屈原的传世名篇,是屈原的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屈原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沈藻是明代书法家沈度之子,是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这件书法作品为典型的“台阁体”,点划圆润平正,风格婉美端秀。

自宋代李公麟创作《九歌图》后,对于屈原作品的“再创作”尤以明代最为盛行。其共同的特点表现为,非单纯描绘文学典故,而是借屈原作品的艺术形象以表现画家悲郁愤懑的情感。

1PMsosDWO1jVhWcXDX3NJXyeOTF9NNjWLblNyEDB.png

《九歌图》之湘君 陈洪绶

陈洪绶的《九歌图》序:“洪绶与来风季学骚于石居。高梧寒水,积雪霜风。拟李长吉体为长短歌行,烧灯相咏。风季辄取琴作激楚声,每相眄,四目莹莹然,耳畔有寥天孤鹤之感。便戏为此图。”陈洪绶运用“高梧寒水、积雪霜风”“秋风夜雨,万木凋摇”这些意象,在作品中寄托自己悲愤忧郁的情感。

JmQ5fewDvlXr5pjK6bVo3FrUU0um2uCzmz5vSZ2H.jpg

文徵明 《湘君湘夫人图轴》 纸本 淡设色 100.8x35.6cm 1517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是文徵明早期仅存的人物画名作。此图根据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章而作。画面上湘君、湘夫人的人物造型来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形象古雅,体态修长,长袖飘逸。从文徵明和王稺登的题跋可知,文徵明曾请仇英以此题作画,但文徵明对仇英的作品并不满意,他认为仇英的作品中缺乏“古意”,自己又重新创作。画上方自书《湘君》、《湘夫人》两章,后署“正德十二年丁醜二月已未停雲館中書”。其中的正德十二年指的是1517年,此时文徵明48岁。

宋代苏轼写过一篇关于屈原的诗《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苏轼跟随父亲入京,途经今四川丰都时,对这个与屈原活动轨迹毫不相关的地方竟然有一座屈原塔感到十分震惊,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端午节和屈原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是推测建造屈原塔的缘由,最后八句是对屈原不求荣华富贵,坚持自身理想的赞扬。

在司马迁以前,并无其他史料记载屈原之事。作为屈原的头号粉丝,司马迁极力宣扬他的德行文采:“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时至今日,屈原爱的那个国和我们当下的国,在地理范围和政治意义上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