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 历史记忆与当代“共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3190b39e8f4fbcb0009a240a1eb71859.jpg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

  2022年12月30日,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开幕。本次双年展由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文投承乾文化置业有限公司与木睦(北京)艺术顾问有限公司承办。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3月12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80a40b63757daf4f8e76f60bf3f1646.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呈现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艺术家的390多件作品,旨在思考后疫情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释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胡智锋,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鲁晓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芝加哥大学教授、艺术史学家巫鸿组成的艺术委员会提供指导和支持。

  展览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话题和样本,丰富“共生”这一主题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涵义:一是空间“共生”,展示北京地区多元艺术生态共时性发展的繁荣面貌;二是时间“共生”,诠释北京艺术生态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历时性发展和展望。同时,在数字技术和网络科技加速发展下的“共生”也包含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生、数字科技与艺术创意的共生、数字创意与现实生活的共生关系。数字技术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视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104eac3e1a41d13ad09eb088a6f7f3f7.jpg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总经理徐哲致辞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总经理徐哲在现场发言时表示:“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作为市属国有文化企业,自成立以来积极融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IP,推出代表首都水准的文化内容,培育市场认可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消费业态和文化活动品牌,在文化供给中发挥了引领作用。2022年文投集团在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和支持下,举办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活动,汇聚国际国内艺术机构、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等在内的现当代和古代艺术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艺术盛会,对全面激活和满足大众对于艺术鉴赏、艺术研学、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品交易与收藏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新需求,促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国际文化艺术贸易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作用和溢出效益,引领京津冀乃至全国艺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b82894c5fc3bff600e08a2942401979.jpg

双年展艺委会成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致辞

  双年展艺委会成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也在致辞中表示:“举办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不仅仅局限在展示北京当代艺术的面貌。本届艺术双年展提出的‘共生——数字创意与生态文明’的主题,一方面通过涵盖中国古代文明、红色艺术、当代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展览内容,呈现北京丰富多元的艺术面貌;另一方面也在尝试把这些展览呈现出来的精神内核,融入到北京的文化生活和城市精神之中——这种尝试,让人看到了本届双年展的新意和诚意。”

  一直以来,北京以博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精神,形成了既传统又多元的“和而不同”的艺术气质。绘画、建筑、雕塑、文学、音乐、戏剧……各类艺术形式在这座城市建构了枝繁叶茂的艺术生态,并与其他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是从关心全人类命运与人类文明新发展坐标出发,本次双年展力求从全球与在地、城市与精神、观念与技术、青春与创造、生态与美学、传统与前卫、民族与文明等多重议题切入,通过综合艺术展览的形式实现各类型艺术形式和观念的共生,最终呈现中国乃至世界璀璨的当代文化。同时,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也展现了北京作为首都,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不断开创文化艺术新局面的魄力与责任感。

  本次北京艺术双年展邀请了各个艺术领域活跃的策展人和学者担任版块策展人,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建筑师、艺术家马岩松,诗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朱朱,星空间画廊创办人房方,策展人、写作者申舶良,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龙星如,通过“唤醒石头里存在的生命”、 “蓝图北京”、 “无尽的交谈”、“可见的浪漫:有关北京的记忆与想象”、 “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 “英姿”等七个版块,分别阐释“共生”这一主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d16d29a77ba56751f55a5f864347da0.jpg

策展人申舶良致辞

  “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版块策展人申舶良在现场致辞时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家在一起工作,应对各种问题,经历各种挑战,终于使这样一场大体量的展览得以发生,也恰恰呼应了我们这届双年展‘共生’这一总的主题。我们每一位策展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专长、研究领域出发,去探讨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数字科技如何共存这一对于当代人很是迫切的问题。同时,作为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我们也希望可以突出北京这座城市包罗万有的特性,通过不同单元呈现出来历史感、当下感与未来感相互交融的状态,带来很多可供观众寻索的细节。”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采用了“1+2+3”的模式,即:一个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两个分会场(北京友谊商店、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三种展览形式(主题展、平行展、卫星展),持续不断地展示北京作为文化之都的丰富生态和多元面貌。

北京友谊商店会场开幕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f878ef92b9730f243d7f78bed8754f4b.jpeg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承办方负责人,木木美术馆创始人 林瀚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86634e8c41088c144fc12360de61f374.jpeg

策展人龙星如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1d9256f3a7bfbbe773591ad7759de8d3.jpeg

策展人申舶良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5ddda004cc6d404ce7c54b47c922679c.jpeg

陈刚 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075bf61d170fb70945fff320bb26c194.jpeg

王府井集团常务副总裁 周晴 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64f9c0fc448819763f3d39a3806b5920.jpeg

李静 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业务一部 副总经理 主持

  北京友谊商店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首家国有涉外商店,在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喻为“民间外交家”,打造了“友谊第一”的金字招牌,更承载着北京从历史到当下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由房方策划的“可见的浪漫:有关北京的记忆与想象”(第二部分)、由申舶良策划的“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由龙星如策划的“大地热流: 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和“英姿”版块于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友谊商店开幕,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图片、建筑、文学等不同门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2f169230247f77ececa358de5f257a7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522049468c4f8ce475f9a30a9db25ecd.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282c4ec71b4167caee51c88983786af7.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8829d18dc150be0ab0989e6fd734e214.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1/87a9c7af7ff0466df7dfa20d7f548117.jpeg

展览现场


  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其中,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保税园,以及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和国家文化出口“双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不仅成为北京高端文化艺术机构的新聚集地,也正在成为北京文化艺术版图上的崭新地标。在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期间,由杭侃策划的“唤醒石头里存在的生命”、由朱朱策划的“无尽的交谈”和由房方策划的“可见的浪漫:与北京有关的记忆与想象”(第一部分)三个主展单元于2022年12月30日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开展。

  可见的浪漫:与北京有关的记忆与想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cbff6bb16ccc46a5936e055636cbce87.jpg

  策展人 :房方(Fang Fang)

  展览时间 :2022年12月30日—2023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北京友谊商店

  参展艺术家

  董希文、戴泽、韦启美、刘焕章、杨雨澍、刘香成、黄锐、张伟、王鲁炎、李珊、赵刚、梁缨、展望、王玉平、尹秀珍、刘小东、刘野、刘锋植、姜杰、赵半狄、喻红、冯梦波、宋冬、张晖、尹朝阳、仝天庆、欧阳春、黄宇兴、温凌、庞宽、彭磊、宋琨、梁远苇、仇晓飞、王一凡、吴笛、马秋莎、潘琳、萧涵秋

  浪漫,也称罗曼蒂克,据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一个现代汉语词汇。浪漫有多少种,浪漫是什么样儿,浪漫可否被定义、有没有固定模式?本展的初衷是从散乱的美术史篇章里,查找出不同代际、不同性别、不同群体的艺术家,将他们完成于北京的作品汇聚一堂,并冠之以浪漫;这既是对浪漫的一次反刍,又是对北京的再次审视:这座1949年更名的伟大都市,保有多少可见的浪漫记忆与想象?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展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1b48ad996ef0591053759f43c3341899.jpg

策展人房方在展览现场导览

  展出的50件(组)作品,包括绘画、摄影、雕塑、装置和录像等多种媒介,创作年代分布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各个时期,最早的一件作品是戴泽作于1953年的水彩画《中央美术学院》;这些作品被设置于相隔30余公里的两个不同地点:其一,位于市郊顺义区金航东路3号院,在毗邻首都机场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展厅内,搭建起一个带有不同形状“月亮门”的北京旧式院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6810a89f24bc665eedbf849c74b09c99.jpg

董希文 移山造海:十三陵水库工地 布面油画 78x230cm 1958

作品简介:北京十三陵水库从1958年初开始动工,当年夏天即全面合拢水库大坝,是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工程。包括法国摄影师布列松在内的一大批中外艺术家都在这一年创作了关于十三陵水库工地的作品。

董希文的这幅油画作品,是他在水库工地的现场写生,真实地反应了当年人们蓬勃的劳动热情,不仅是那个理想主义时代的缩影,也承载着他个人的美学观念,正如他曾经写道的那样,“今天,我们要追求的是健康的、乐观主义的、英雄的、光明灿烂的强有力的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489449b1c8fce502e63662f9a0d02d51.jpg

房方在介绍戴泽先生系列作品“北京风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920d5b206c8320f1b71a3cc1cba5da3.jpg

戴泽 北京风景之一——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术学院(老美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9945bd7fb255f174d30c410a6321a11.jpg

戴泽 北京风景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e6e9cd44e2ab2261af69a038fe82b462.jpg

戴泽 北京风景 1950-1980 纸本水彩/布面油画 尺寸不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57cd6e004704a8cab6d48f843df94b66.jpg

韦启美 魔术师 1988 布面油画 120 X 157.5 cm 承蒙藏家惠允
作品简介:韦启美的艺术探索,围绕着绘画和漫画展开,在境界上,他追求“简约、诗意”,在形象塑造方面,他大刀阔斧地做减法,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情体验。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韦启美将具有魔幻色彩的超现实氛围引入画面,形成了他晚年独特的画风,1988年曾在“中国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中展 出的《魔术师》即属这- -时期的代表作。 在如黑洞般神秘的舞台上,魔术师正用魔棒指向悬浮于空中的女人,在妖娆氤氲的红色聚光灯下,望向观众。韦启美如此阐述自己的理念:“我在油画创作中往往构建一个与生活和自然在感情.上对应的、有虛幻意味的世界,正如我在漫画创作中构建一个与生活内在真实对应的、荒诞的另一个世界一样。

ef308f9513226b8252bd0b10beb3a5db.jpg

王玉平 鼓楼东大街、馄饨侯 2022 纸本丙烯、油画棒 62.5 X 189 cm 承蒙艺术家和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惠允
作品简介:
对于北京的风土人情,生于斯长于斯的王玉平怀有深厚的感情,至今,他仍时常在城内写生。有别于同期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而关注宏大叙事的艺术家,王玉平偏好以温暖的笔调捕捉日常生活中美好的小事物,有如“市井浮世绘”,将目光投向纯朴简单的小景琐事。他常以所画地点为画作命名,展出作品《鼓楼东大街、馄饨侯》亦是如此,回忆起这幅画,王玉平带有京腔的话语也如他的绘画般自然率真:“鼓楼东大街由东往西,走到鼓楼跟前路就分叉了。每次走到这儿我都会站下来左右望一会儿,左边是奔了地安门大街,右边就进了钟楼湾胡同。旁边是馄炖侯,一天经过时见-个老头隔着玻璃探身往里看一一个妇女正在吃包子,嘴里叨咕着什么听不清,我觉得他肯定是在说:这谁家的娘们儿这副吃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45ec3b714a1c092936b327e37f985aee.jpg

宋琨 这就是我的生活 2006 布面油画 共90件,每件27x35cm 承蒙藏家惠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2903d2468c724926230697d5db3c1fb1.jpg

宋琨 这就是我的生活(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04fd599bec7dffe0848e82699506296d.jpg

宋琨 这就是我的生活(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76b7c8fa5c9dcf814c12a00c2f87720.jpg

宋琨 这就是我的生活(局部)

作品简介:《这就是我的生活》是宋琨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由365幅以日志形式产生的绘画组成,虽然不是绘画日记,但却具有十分典型的自传性。从2005年6月起,刚刚度过28岁生日的宋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系列创 作:每天在同样大小的画布上,完成一幅 画作,具体地用画笔和颜料触及“爱、成长、快乐、思念、恐惧、欲望、迷茫”等稍纵即逝的日常情愫,在时空隧道中采集记忆的碎片。日复一日的重复时间,将真实的情感显影在画布上,也将宋琨的“手”与心”连通,为其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展览的90件作品创作于2006年3月29日至6月26日,是这个旷日持久的当代艺术项目的最后四分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4420e364b6f300e638e4720af207742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f264ded9dd7a8f865928fc427e7caa97.jpg

欧阳春 炼金术的渣 2017 综合材料装置 160 X 200 cm 共53件,单件尺寸不一 私人收藏

作品简介:《炼金术的渣》是一组由藏家委托的定制作品,作为材料,现成品分别来自于委托方田军与创作者欧阳春,正因如此,53件作品也构成了两者间的一次特殊对话。位于整件作品中央的,是一件田军孩提时代穿过的旧棉袄,欧阳春拔下了自家饲养的两片鹅毛,为其插上了一对天使的翅膀;在旧棉袄的正下方,整件作品的底部中央,是一张欧阳春从垃圾桶捡回来的“擦笔纸”,印有希区柯克肖像照的旧杂志和无意中留下的一笔油彩,恰好构成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奇妙组合。《炼金术的渣》再次提示出欧阳春艺术实践中久已存在的课题,什么是金子什么是渣子?“这件作品是我工作室的缩影,有各种各样的介质,所谓的脏乱差,但这才最接近过程的美,对我来说,它是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有机触摸。”对于观者而言,《炼金术的渣》也是一次可以自由自在、任意发挥的想象之旅,不妨借由别人的故事激活自己的故事。

可见的浪漫:与北京有关的记忆与想象”(第二部分 北京友谊商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14079a86c06e5c9f4ddfc9ea53e390b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bde72882ab97ebb568639422c7ea29f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b2399ddb23d2aa3146d73a2f593ec42a.jpg

北京友谊商店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e0a7239a43a650cf472bf4224373aabe.png

张晖  风景 2016 01 布面丙烯 200x300cm 2016

作品简介:十几年来,张晖笔下的很多风景,描绘的都是他在北京798一带居住时周遭的真实景象。在都市化进程中野蛮生长的楼房为他提供了形体和结构,他则赋予了其新的含义,让躁动不安的城市化呈现出只属于张晖的安详气质。

一如小津安二郎平静、日常感的电影和朱自清朴实、优美的散文,张晖的绘画往往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感悟,从而去发现他那平淡画面背后所承载的隐秘心事。“其实我画的所有东西,都是我周围看到的东西,或者是我的生活经历。”

  关于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ee8662529459be57291cae7742f200ca.png

  房方,1977 年生于北京,星空间画廊创办人,曾任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编导及《Hi 艺术》出品人。房方本科毕业于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曾就读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1 级EMBA,并在2012 至2014 年参加荷兰De Appel “画廊家”项目。

  在中央电视台供职期间,房方完成了二十余部纪录长片,涉及梁思成传记、上海双年展、蔡国强APEC 烟火表演等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重要选题。创办星空间后,房方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发掘和推广事业中,并推出了一系列直击社会现象与艺术问题的展览,曾策划“坏孩子的天空:70 后的问题青年”、“找自己”、“亚洲不安之旅”等群展。近年来,他的策展活动拓展到更为广阔的视觉艺术领域,策划了新裤子乐队跨界回顾展“北京新浪潮”及“新影像•不止所见”等大型展览。


  唤醒石头里存在的生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054a77c1867ed3194d9e6cdf7a3eff5.jpg

  唤醒石头里存在的生命

  策展人:杭侃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30日—2023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

  参展艺术家:张烈、郭淳、梁力强、韩鹏、王晨、宁波、温建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7bd982ca3896b8436b82608a0252ee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73f4e03dbf9a3c5248ce1c4732aa164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f3f2b9aefe5a12e65a5e61b994c6fb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db42052793bd0f8cc646f9340d6b05d.jpg

展览现场

  12月30日,由杭侃担任策展人的“唤醒石头里存在的生命”展将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开幕。作为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主展览单元之一,本次展览将通过“穷诸巧丽”、“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三个单元,借由数字数字技术的帮助,与观众一起从全新的视角领略云冈石窟的迷人风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1b3f70450d62d2f9a79d35d679ce4c4c.png

  中华文明自成一统,却并非封闭发展,华夏大地上留下的大量文化遗产,都彰显着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演进,也不断回应着历史的变迁与新的时代挑战,云冈石窟的存在就是绝佳的证明——与泥塑彩绘不同,252个窟龛、59000余尊造像依武州山山势开凿,规模如此巨大的石窟群,体现出的想象力、设计能力和工艺技术之高,超出常人想象。1500年前的平城(今山西大同)时代,古代工匠们用双手将石头里的生命唤醒,1500年后的今天,我们将用数字科技把造像内的生命再一次呈现在公众眼前。

  第一单元 穷诸巧丽

  “穷诸巧丽”取自唐代高僧道宣《续高僧传•昙曜传》中对于云冈石窟的赞美,“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本单元将以云冈石窟中最具装饰意味的题材,结合二维动画和当代艺术家云冈题材的作品,邀请观众直观地感受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5850021df026a1a0f46da74708aa283.jpg

王晨手绘云冈装饰纹样

  四世纪末(公元398年)成为北魏首都的平城,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仅是北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不同地区族群汇聚的重要都市。平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不仅贸易发达,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云冈石窟,体现了5世纪中叶世界各地的艺术表现形式,鲜卑文化、犍陀罗艺术、秣菟罗艺术与中原文化和谐交融,线条优美,大气凝重,将装饰艺术与雕刻艺术、建筑艺术有机结合,使图形纹样在以佛教题材为主体的前提下不断地创新、演变、概括,为后世的美学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图像资料,堪称5世纪后半叶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陈列馆”。正如梁思成所言,“根据着云冈诸窟的雕饰花纹的母题(motif)及刻法,佛像的衣褶容貌及姿势断定中国艺术约莫由这时期起,走入一个新的转变,是毫无问题的”,“云冈石窟乃西域印度佛教艺术大规模侵入中国的实证。但观其结果,在建筑上并未动摇中国基本结构。在雕刻上只强烈地触动了中国雕刻艺术的新创造,——一其精神、气魄、格调,根本保持着中国固有的。而最后却在装饰花纹上,输给中国以大量的新题材、新变化、新刻法,散布流传直至今日,的确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二单元 因岩结构

  “因岩结构”取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对云冈石窟的描述——“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本单元将围绕着曾经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云冈第三窟所揭示的开凿工程的遗迹现象,向观众展示云冈石窟开凿的过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bcc8cb129b57dceb81efd9305fe38011.png

云冈石窟第三窟组像

  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由国家力量主持开凿的石窟造像群,云冈石窟的开凿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智慧与能力。“与许多地方开凿石窟后用泥塑像不同,云冈石窟是依山势整体开凿。开凿要根据山体具体形状,确定可使用的范围,再设计出这一石窟体现的含义及其形象布局。在清理了山体外立面后,需根据设计开始开凿。石窟中任何一处细节都是山体的一部分。这对工匠的艺术想象力、设计能力、工艺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其中,第3窟开凿于5世纪末期,窟外面阔约50米,崖壁高约28米。其规模之宏大,可居云冈之首,则其工程难度之巨,亦不难想见。如此长时段、大规模的石窟工程是如何组织并实施的,又是缘何抱憾中止的?本单元将通过多媒体复原等手段,结合资料照片,向观众生动地展示石窟以及造像的开凿方法和开凿顺序。

  第三单元 真容巨壮

  本单元将展出云冈第20窟西立佛残块等比例打印实物,向观众展示真容巨壮、冠于一世的云冈石窟所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哲学思考,通过佛像的建造和毁坏,表现佛教成、住、坏、空的观念。同时还将结合主持开凿云冈石窟的高僧昙曜的事迹,向观众展示云冈石窟开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地介绍云冈石窟的概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5a706268c7e534bbd85749848d66a587.png

《一眼千年》

总导演:郭淳 分镜导演:张志松 制片:薛皓宇 动画导演:刘超杰

视效总监:邰景国 监制:戴志越 三维美工:李子祥 后期制作:王涛

音乐总监:卢圣伦 特别感谢:张涛 陈子昂

喜游工作室&若水科技联合制作

  作为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第16至20窟因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称为“昙曜五窟”,这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以岩石雕刻出的大型造像群。其中第20窟由于前立壁的崩塌,使得20窟主尊显露在外,成为今天云冈石窟标志性的露天大佛。大佛两侧分别为东西立佛,东立佛的形态时至今日仍清晰可见,西立佛却仅存下身膝以下和头光局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云冈研究院已经完成了坍塌的西立佛佛身残石的拼对工作,但是想要将原高近10米、体量巨大的立佛复原仍然困难重重,本单元展览将以数字化的手段,重现1500年前塌毁的石窟原貌,并藉由考古研究与科技手段,向观众讲述一段文化交流融合、人与自然抗争、文明共存共荣、文化遗产新时代使命的动人篇章,以期达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通和永恒”。

  关于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e04eed0570944d4c840e4dec4d5dcce0.png

  杭侃,男,1965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1998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到上海博物馆工作。2003年11月调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2007年9月调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任云冈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法人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院长,山西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 发表《云冈第20窟西壁坍塌的时间与云冈五窟最初的布局》、《河北定县两塔基出土净瓶的几个问题》、《清明上河图再研究》等论文。出版有《参差集》、《东京梦清明上河图》、《中华文明传真》两宋卷和辽金元卷、《永远的三峡》等。 曾组织实施和参与策划了“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精品展”、“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品展”(上海博物馆)、“奇迹天工”(中国科技馆)、“秦汉与罗马”(北京世纪坛)、“寻找致远舰”(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云冈研究院)等三十多个大型展览及图录的编写工作。 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历史名城委员会副主任等。


  无尽的交谈

  作为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主展览单元之一,由朱朱策划的“无尽的交谈”邀请了超过80位艺术家,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近4000平方米的展厅里,通过“灵光之思”、“栖于息壤”、“ 多维透视”三个单元,呈现当代艺术与历史记忆、生态环境和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对话关系,全面展示当代艺术如何“为人类社会开启更好的、甚至全新的相处模式带来启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2b744728c1b63a89d7f4011b6d0682b.jpg

  无尽的交谈

  策展人:朱朱

  助理策展人:李荣蔚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30日—2023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7412159f0394bfd8eee340975c61999.jpg

主展览单元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一楼展览现场

  艺术的本质可以被理解为无数种形态的交谈:艺术家与自我、与他人的交谈,与艺术史、人文领域以及众多学科的交谈,与自然、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交谈,同时也是一场有限与无限的交谈,而伟大、赤诚的艺术作品能够穿越不同的年代、背景和局限,与后世的心灵形成直接的、精神性的交谈,能够为人类社会开启更好的、甚至全新的相处模式带来启示。

 展览的主题与结构:一楼用于展示第一章节“灵光之思”,二楼与三楼用于展示第二章节“栖于息壤”,四楼用于展示第三章节“多维透视”。

  01·灵 光 之 思

  参展艺术家:蔡东东、陈可、郝量、吕松、刘思麟、林科、梁铨、刘野、毛焰、Matthias Weischer、Magnus Plessen、Michal Martychowiec、倪有鱼、仇晓飞、Rebecca Horn、孙一钿、史国威、Thomas Ruff、王长存、谢南星、张文怡、张月薇、朱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b6525f4aa164fbd832ff8068a18195fd.jpg

蔡东东 夜晚 2017 明胶卤化银照片、屏风、镜子、摄影镜头200x200x200cm 版本: 1独版

作品简介:这是一件照片装置作品,由一个屏风和屏风后面的妆台组成。屏风表面由两千多张中国人生活的老照片串联组成,正面是图像,背面是照片的文字信息。绕过屏风,在屏风的背面有一一个简易的妆台,妆台上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嵌了一支摄影镜头,当你看镜子的时候镜子仿佛也在 看你o屏风_上搭着一块布, 提示这-切似乎刚刚存在过。照片将现在变为过去,将过去带到当下,它取消了人们的时间判断,这件作品将时间展开,将记忆展开,观众可以绕行期间参与其中。这件作品扩展了照片的外延,让照片的展示变成了有形的场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98652a0e4a813256b9f2424552e3eca.jpg

倪有鱼 微芒3 2022 布面丙烯及古董画框 22.5x27.5 cm (含画框)致谢艺术家

  作品简介:新系列的绘画,是在一批古董画框 里描绘无人的空房间。画的内容十分应景:卧室、餐厅、床、.工.....各种各样的室内空间,是过去一年疫情里,全球人民待的最多的地方。星系和神像、天文学与神学常常被倪有鱼糅合在同一个“容器”里,碎片和尘埃成为作品的构成元素之一。宗教构成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核心部分,倪有鱼也-直对各种宗教葆有兴趣在这个系列里,宇宙只是个人意象,所有的理性都是感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f352f3d9e03f9c89165bb47e71598e7.jpg

仇晓飞 密林 2022 亚麻布油画 180 cm X 180

 致谢:艺术家及佩斯画廊
作品简介:仇晓飞的作品延续了艺术家对象征主义手法的回归,同时显示出如何将新的造型语言嵌入古老的寓言结构,在对现实的追问中凝练出超越现实的奇思幻境。对仇晓飞而言,绘画始终是人的情感思虑敏锐的表达。他借助绘画自我体验式的潜力,将人类最切身的通感一-对生、老、病、死的种种疑虑在色彩与线条的形式语言中凝聚起来,幻化成奇妙的形象,相会耦合,相互转化。仇晓飞的现实感悟借助绘画的神秘性得以显现,种种古老的词句、概念借尸还魂般的镶嵌于色彩与形象,它们走入相互的梦境,并且邀约我们进入同样的精神剧场。

  该章节侧重于数字图像对于个人经验的介入:数字技术带来了跨地域、跨年代和跨领域的全球图像资源共享的可能,同时也导致了图像的泛滥和过度生产。对于饱含着瓦尔特•本雅明所言的“灵光”(Aura)的艺术史遗产,和如今不断衍生的数字图像的思考、再利用和重构,构成了艺术家解读和叙述个人经验的重要维度和方法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9c53a85e2eb16e073f2c4fbec7c12c9b.png

刘野作品《傍晩的李特菲尔德别墅》致谢赛森艺术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52c320e059bbe302dc03490724cbbb63.jpg

毛焰《沙发上的墨水罐》2017-2018 布面油画 致谢:艺术家及复兴基金会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b29fe553515394c0f24f096336143836.jpg

刘思麟《玩家达利》 2022 摄影 尺寸可变 展览现场

  02·栖于息壤

  参展艺术家:蔡磊、陈丹笛子、程新皓、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Fanny Gicquel、高磊、何翔宇、何迟、Haroon Mirza、厉槟源、李怒、刘雨佳、李青、劳丽丽、梁绍基、罗荃木、刘商英、林彥瑋、马思博、Matti Braun、Mona Hatoum、Pascale Marthine Tayou、Paola Pivi、Ragna Bley、Robert Zhao Renhui、Rachel Rose、尚一心、童义欣、塔可、Tarak、Wilhelm Sasnal、伍伟、向京、杨福东、Yuko Murata、张震宇、臧坤坤、周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9b907ecfda8bdccc6fc66a81f1f17a2f.jpg

主展览单元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二楼展览现场

  该章节侧重于生态环境对于艺术生成过程的介入:正如人类和自然始终保持着牢不可破的联系,个人和群体在成长、栖居或迁徙所面对的环境变迁一直都是重要的艺术主题,其中也关涉着现代性和景观社会的反思。艺术家们的工作方式往往更为综合,结合和延展到田野调查、历史考古等维度,在创作形态方面,不仅体现于在地性材料的择取和运用,不少作品的生成过程结合了自然的作用力,如气候,风力、水流、培植过程等因素,以致作品本身就构成了混合的生态系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c1b9b5e76e5b8e33718d921fb7cca245.jpg

梁绍基 2017-2019 蚕丝、蚕茧、古香樟木 74(H)*196*110cm

作品简介:梁绍基历十几年之久,收集了浙江天台一株唐代古香樟木的残骸碎片,包裹上如云弥漫的蚕丝。“云”是梁绍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在人间之上漂浮的云朵是人们遐思的寄托,也是时间流逝的见证。

在《沉云》中,无数只蚕吐的丝将唐代香樟等多件古木包裹,梁绍基将其与“云根”联系在一起:云根是中国山水画理论中对石、木等较重的物体的称呼。以丝、木为体,以云为喻,《沉云》巧妙地完成了“轻与“重”的调和:云化为具有重量感的“沉云”,木则飞升成云、成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cc34b8df55a0a54a928ad95ca35fd83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270a98f10aceb1280a19d69961100c2.jpg

高磊 屏翳 2019 光敏树脂,PVC下水管道,钢丝 370x395x7200cm (尺寸因场地可变)

作品简介:屏翳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名,在不同的古籍记载中分别代表了云神、雨师、雷师、风师等不同身份。该作品是-幅描绘关于当代屏翳的肖像,在此肖像中不论是气象 规律或是传统文化均处在一种被全 球资本工业系统不断干预与颠覆之后的失衡态势,神圣与污秽、敬虔与亵渎至此合而为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9812c679cb6a32197df1eb5ad3bcec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05c58ce99eb5df4a5dc6b164ce5d0fb.jpg

李怒 飞机 2022 影像,21'45”高清,彩色,有声/综合材料雕塑 330x330x110cm

作品简介:该作品是一-件包含四频影像的综合材料雕塑。影片记录了2022年10月23日下午李怒躺在围墙.上休憩的一个时间片段。李怒试图通过睡眠让身体和意志彻底剥离,这本身就是一-种意志行为一主观性地放弃行使意志的能力,从而将身体置于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甚至于危险之中)。

在装置的四面分别是四个相同的影像,纵横延伸的独立空间,是维护观众独立行为和思考的领域。在影像的下方有一一个按钮,当观众按下按钮,影像会跳转至李怒身体的突发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自主选 择不按键按键或者反复按键李怒试图通过这一-单一 反复的行为预制,以期望观众能够回溯在每一个不同动作下更深层次的行为动机:是何遮蔽了觉察的能力?如何看待他者的疼痛?为何反复他者的疼痛?他者的疼痛与自我的娱乐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这些动机的追问同样对应着日常生活中无数个相同的瞬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2ab49fe41043d090e4fff99e32040c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192b4a3ee731aa54642cd4cc75c558ed.jpg

伍伟 提丰系列 2020 金属 纸张 尺寸可变 展览现场

作品简介:《提丰》以希腊神话中的巨神命名,此位敢与宙斯较量的失败者曾诞下了许多可怕的怪兽。在该组作品中,伍伟承袭了以往创作里把剪切纸张处理成类似于动物皮毛的手法,将附着的基底转换成为报废汽车的外壳和零配件。

覆盖“皮毛”之后,历经磨损的黑色轿车车身像一块长角的动物头骨。它内外不规则的线条被展示,原本以实用为目的构造设置显现出了美学意义。同样的制作手法体现于该辆汽车的零配件上,它们分有着车身 “ 母体”的基因。具备强烈工业感的线条间,有机的纸质弧线“生长”出来,连接着比工业文明久远的原始时代。注视那个后殖民的幽灵在黑暗中浮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751f36d21215407a28feac1047f5558b.jpg

蔡磊作品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9188b3e478d888570001d751e23be417.jpg

劳丽丽 影像装置作品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e0ca98a810bdea4abf75440c8d11d85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5a9be36b6768ba4a3b25fbfc87a529b1.jpg

向京雕塑作品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e449593457f92dc6998095f70f31286.jpg

陈丹笛子 双频影像 《罗曼猎手》 2020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51b0590925a341261caddfe85904e783.jpg

特希奇与米尔 《欢快的小比熊》 2020 木板油画与洋松木底座 129x65x39.5cm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a793060b1412246570d1271185fade7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3511079346f46f8ef2731001314ad51.jpg

塔可 坠简 2021 艺术微喷尺寸可变

作品简介:塔可的作品《坠简》,创作契机来自于他对于中国西北部地区的影像史的梳理。从最早在西北留下影像记录的那些著名学者与探险家留下的影像:比如Stein,伯希和 Paul Pelliot, Sven Hedin...

这些早期探险家的路线,基本都是沿着所谓的“丝绸之路”展开的。塔可发现这条千年以来连接东西的通道,其实-直承载着多重文化与国境线如同海浪一般的进退冲击,却仿佛有着超然于时间与空间的稳定与秩序感。塔可试图用结构性的影像与回避光影的画面,去试图回应与探寻深埋在其后的文化暗脉。

  03·多 维 透 视

  参展艺术家:Alice Anderson、Alicja Kwade、陈界仁、Channa Horwitz、Carsten Höller、Doug Aitken、费亦宁、黄宇兴、胡晓媛、Ian Cheng、刘昕、Lawrence Lek、宋琨、谭卓、Tony Oursler、Ugo Rondinone、徐累、謝佑承、叶凌翰、Yoshio Sekine、郑先喻、莊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01a2988ad759ba43d421db8fefab231d.jpg

乌戈.罗迪纳 Ugo Rondinone 红海 2021 蓝色透明玻璃 30CMx79CMX120CM

作品简介:Ugo Rondinone许多作品把观者带入模糊的、明亮色彩的世界。他在艺术的多样性基础上,制造出了感人的艺术环境。他探究公共与私人、内部与外部、真实与假象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文化被制造和不被尊敬的过程。跨越物质生产范围广泛,从视频到霓虹招牌,新具象的雕塑,Rondinone也由此后到了人类的奇怪与特殊的美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17a0ecaeadcbe452612bac7fce7c5f21.jpg

谭卓 启示录 2022 景像装置总高 19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6384ecb75232075e51481d743491fcd4.jpg

宋琨 鲛人泣珠 影像 2021 4'4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b392cb7a83c0d3261e8fc5de7ef0e4e.jpg

卡斯滕·霍勒 Carsten Höller 7,8赫兹 (带金色蘑菇的玻璃柜)2019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c120b361d1dc86b69ceba0e3e651e10a.jpg

徐累作品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bce446cbe510e18d1b1cee0d11c0a5f.jpg

主展览单元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cfc919499e35ed885b36f3a3e5a7399.jpg

主展览单元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 展览现场

  该章节侧重于自然学科对艺术观念的介入:来源于数学、物理、天文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历史成果和最新发现,经由艺术家的转译和想象,伴随着表达媒介与技术的演进,以各种可视性的表现方式,对应和揭示着世界表相之下的不同图层,其中蕴含着关于未来和形而上秩序的猜想。

  关于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ce2f2924ca24de661d3d8e7144acedf3.jpg

  朱朱,诗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出生于1969年9月。曾获安高(Anne Kao)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CCAA),胡适诗歌奖。著有诗集、散文集、艺术评论集多种,其中包括法文版诗集《青烟》(2004年,译者Chantal Chen—Andro),《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书系,2016年台湾典藏出版),《只有一克重》(2017年河南大学出版社),英文版诗集《野长城》(2018年,美国 Phoneme Media出版社)。

  北京友谊社区(原北京友谊商店)

  位于市中心东长安街北侧的友谊艺术社区(原北京友谊商店),在这座始建于1964年的“中国首家大型涉外零售企业”的商铺搬迁腾退后不久,它前所未有地变为一个展示当代艺术的临时场所。

  每一件艺术作品,既有其在艺术系统内部的坐标,也有其所处社会历史时空的定位,策展人试图提取和显现这些信息,逐一为每一件(组)展品编写了简短的文字介绍,在看作品之外,增加了一种阅读的可能性,并希望在“看”与“读”的双重作用下,去接近展览中的39位创作者,渴望以他们那些曾经有过的记忆与想象,来激活观者各自的记忆与想象。


  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0df4ef543a44c5dd597e7c56eb29900a.jpg

  策展人:申舶良

  展览设计:李昕頔 杨扬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友谊商店

  参展艺术家: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阿洛拉&卡尔萨迪利亚、包慧怡、btr、常羽辰、陈思安、陈哲、程然、傅强、哈达莎•戈德维希特、孔令楠、刘娃、鲁迅、娜布其、娜塔莉•杜尔伯格&汉斯•博格、潘涛阮、齐白石、苏菲•卡尔、苏予昕、索菲•冯•海勒曼、谭婧、Team9、藤原西芒、王伊芙苓韬程、萧涵秋、谢素梅、张如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f5d32acff5c0f4e3ed2f6ea8e03e9e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3fbdb30f43ad92d1a5104b5c33b9ead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5872e9908013938a98b4f063408de8e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ab417509c9d59479939478f57047ea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1d51eef81721bb99423e145f1a5ae0c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9ca0b5816b599766c8c9c39fa7f3b3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f5d32acff5c0f4e3ed2f6ea8e03e9e5.jpg

策展人申舶良在展览现场导览

  何谓“幻方”?

  幻方是起源于古代中国“洛书”的数字方阵,其中每一行、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皆相等。幻方自古被视为宇宙自然和谐之力的象征,在后世发展出诸多的变体,并对全球的组合数学、程序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280b736755c590df5f1ecaeadde5cd70.png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虚构》(Fiction),

2018年,单路视频,玻璃投影幕,致谢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81022de278a68f7ae2e64cbed7f3c0ef.png

索菲•冯•海勒曼,《宝玉重生》(Rebirth of the Stone),

2021年,布面丙烯,致谢艺术家与柯芮斯画廊

作为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文学单元的主题意象,幻方既像是汉字书写与文本布局的缩影,亦如同北京城市空间规划的模型。不同方格中数字之间奇妙的对称与互补关系,呼应着北京自古作为多元生态与文化交会之地的特性,也为我们思考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共生”带来丰饶的启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16ba9410c2fb7217cf803e7c6ceed9ac.png

藤原西芒,《肖似》,

2018年,双频影像,致谢艺术家与施博尔画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c3b2ae8b065e5c491f8eea54d39ed68e.png

娜布其,《对称(居所和墓室)》、《我们》(展览效果图),

2022年,北京艺术双年展委任作品,致谢艺术家

  艺术与文学的对话

  展览借用友谊艺术社区原有的格子结构,营造形如幻方的展场布局,在幻方形成的互映关系中激发艺术与文学的对话。来自全球各地的近30位(组)艺术家的参展作品皆受到文学阅读或书写的启发,并包含3组艺术家与文学作者接受本展览委任、互动合作完成的新作。展览同时指向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凸显、数字化生存成为常态的双重语境,透过文学与艺术交织的想象,探索人类与不同生命体、人居环境与虚拟空间、历史遗产与未来图景的共生之道。

  关于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96720832f8f06e45c446432376523c30.png

  申舶良,生于1984年,策展人、写作者。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曾参与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修习。他担任过Artinfo中文站资深编辑/记者、FT中文网“BoomEar艺术播客”内容总监及联合主播,在《Flash Art》、《Artinfo》、《艺术新闻/中文版》、《Artforum艺术论坛》、《艺术界Leap》、《FT中文网》等媒体平台发表过大量有关艺术与文化的专题著述,并荣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曾受邀担任第9届上海双年展“艺术写作/媒体工作坊”项目召集人。他的策展关注展览、文学与心理空间的共生关系,近年的策展作品包括“Son: Signal of Authority”(inCube Arts,纽约,2016)、“寒夜”(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申舶良现生活于上海,任《艺术新闻/中文版》特约编辑。


  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4b218c5fa3ac8465ba13d3cea7653aff.jpg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友谊商店

  参展艺术家:Tega Brain、陈欣&张文心、陈哲、Fragmentin、高峰、贺子珂、金雅瑛(Ayoung Kim)、Johannes Langkamp、李启菁、龙盼、Anastasia Mityukova、Christoph Oeschger、朴宰勋(Jaehun Park)、Susan Schuppli、施政、Jakob Kudsk Steensen、赵玉

  策展人:龙星如

  空间设计沈军

  策展助理魏逸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c0596bbb681de7a759ae3b452d46fc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259f841054b012d87edfcf553263a506.jpg

策展人龙星如在展览现场导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b224baecb1081f2321b02822ca7bd12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e0c3b16b31efadb5ed47aa589b9073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7ad08f930c36dfbcb74d85bcc82b20e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9c0ffeb21f3620b52bf6f0d3a49da3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a929c36d69d7109fe60ad8fe752144a5.jpg

展览现场

  12月31日,由龙星如策划的“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将于北京友谊社区(原北京友谊商店)开幕,该展览将作为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艺术与科技单元呈现。展览由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支持。

  展览“大地热流”从北京特有的冬季供暖地貌出发,尝试讨论热量媒介如何成为我们理解技术文化和生态现状的视角,并通过动态“热流”的视角,邀请你共同展开一次关于融化的旅行。在旅程中,想象中的热联觉生物将同你们一起感受温度,追踪热量如何作为当代科技系统的伏笔而存在,并推想与“热”息息相关的熵与时间。每件作品都被纳入关于“融化”的叙事,“融化”可能改变对象的形态,或者让隐藏之物显现。可能剧烈,也可能寂静,正如技术本身同时作为一种动态的形塑性力量和揭示性力量而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b0fc1a2fc7ce2b82812b6494555a820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cbf2630af82a41d8cec87a3006c624d0.jpg

泰加•布雷恩,《辐射生物》,2016,混凝土,木材,定制电子产品,蜡烛,鸡血藤

  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

  文/龙星如

  北京得天独厚的冬季暖阳会挥洒入在展厅更“热”的一侧,这里的作品探讨着我们的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网络交换、光纤)如何无时无刻不在汲取星球能量,并构筑趋于稳定的热量环境。《辐射生物》用生命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应来比喻我们对于电磁信号的依赖,《铜树》提醒着我们支撑光缆和导线的铜元素如何从地脉生出,《多孔性溪谷》甚至想象了一种一半是矿物实体,一半是数字比特的活元素如何游走。当《追踪模拟太阳》用黑色空洞来替换人类视觉光谱中炙热的太阳时,《永恒的一日》却用一则荒诞不经的寓言暗示太阳耀斑爆发与电子系统之间致命性的关系。

  《被捕获的自然》提示我们人造的“冷/热”系统如何持续创造着一种更为温和与宜人的生活环境,然而,这些调控技术也裹挟在这颗行星天然的冷热流动中——水、风甚至洋流都在冷却着轰隆作响的机房,光刻机依赖的氖也依靠分离设备对空气的低温蒸馏(《不要爱恋那氤氲的辉光》)。这种能量的镶嵌关系,暗示着人造技术环境脆弱的阴面,也引我们通向展厅更幽深寒冷的一侧。在这一侧,我们通过调控温度和热能所创造的稳定环境开始被扰动与扭转。远程地下服务器滋生的生命通过液体进入人们的皮肤(《恐水症》),三组与冰川相关的作品(《向冰学习》、《冰的背面》、《冰虫计划》)则描摹了冰层所凝固的关于能源开采、冷战设施和远古微生物的历史。

  当那座计算机渲染的冰山同格林兰峡湾一般寂静坍塌(《熔于时间》),抑或计算机里的烟花无声散放(《烟花宇宙》),我们似乎感知到大地天然蕴藏着熵增的势能和逆熵的渴望,以及二者之间的张力,正如《濒危植物标本库》试图存储植物的生命,这种存储的有效性却依赖太阳的节律。在自然光源退散后,人造光源亮起前(《关于 891 次黄昏心灵活动的百科全书》)的混沌地带,在所有机器生成的文字随着热敏纸暴露在空气而成为模糊团块的瞬间(《一声叹息》),人们重新站在大地的热流之中,透过它去理解太阳辐射与岩石圈热结构之间的垂直空间里,极地冻土与赤道艳阳之间的地理疆域内,我们的技术和生态系统中所承载的万象,及其所见证的年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5a606db1a2e2deda383094439c168c17.png

约翰内斯•朗坎普,《追踪模拟太阳》,2013,三联影像装置

  关于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da240c699b4b660ee9697b2c37eabe47.jpg

  龙星如 (Iris Long),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研究方向为科技的心理地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2016);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 策展人奖,sophialexa.com),《他山之石,新代理人》(PSA 青策 计划大奖),《步天歌》等,她也为艺术家刘昕、Lauren Lee McCarthy等策划国内首个个展。2020及2022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 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研究发表于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 会议,ZKM媒体艺术中心“驱动人类”(Driving the Human)项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等。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和策展项目。个人网站:irislong.xyz

  木木美术馆是中国最大且最具知名度的当代美术馆之一,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位于北京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东城区内的木木艺术社区之中。这里前身是曾经占地2189平方米的食堂,并由以擅长重塑北京老城区生活和公共空间而闻名的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及他的B.L.U.E.建筑事务所改造设计而成。由建筑师马岩松策划的“蓝图北京”展览单元将于2023年1月13日在此开幕。

  同时,在三个月的展期里,双年展组委会还将联合北京市内多个艺术机构和各大艺术院校,为观众呈现二十场以上活动,并举办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公教活动,共同打造首都的艺术城市氛围,共同呈现多维度、多领域、多层次的融合、互补与共生。


  英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773c6a5a849c9f821b218f9f86729707.jpg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友谊商店

  参展艺术家:安哥、段建伟、崔洁、高磊、郭鸿蔚、郭建设、劳思、雷磊、李斛、李路明、李然、李晓斌、李尤松、林菁、卢天骄、仇晓飞、石青、唐禹民、王顷、王文澜、魏子义、夏禹、向京、辛云鹏、许林、阎洲、翟倞、张祯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a4249fe975a30739ce4cd79dd9437b64.jpg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8d01bb913bfa377d259eacdab5e36377.jpg

雷磊 Lei Lei_动势 2 Movement 2_Digital collage of old photography_44 × 33cm_2019

  展览从1949年至今中国人民形象的形塑与生成出发,以1950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席卷全国的姿势变革(如体操、武术、舞蹈、戏剧等)及其衍生意义为线索,展示和探讨新社会新观念下,卫生与健康的观念及其形象是如何可能、怎样发生,又是以何种方式,与中国各时期的社会现实相互映照的。


 蓝图北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c55eea80fcb86a7c4dd154341809e565.jpg

  策展人:马岩松

  展览时间:2023年1月3日—2023年2月12日

  展览地点: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

  参展艺术家:艾瑞克•欧文•莫斯、奥斯卡•尼迈耶、保罗•安德鲁、彼得•库克、超级工作室、程艳春、戴璞、丹下健三、弗雷•奥托、豪斯拉克科、黑川纪章 、黄建新 、绘造社 、建筑电讯学派 、菊竹清训 、莱伯斯•伍兹 、蓝天组 | 沃尔夫•德•普瑞克斯 、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 、梁琛 、刘治治@立入禁止 、 MAD建筑事务所 、MVRDV建筑规划事务所 、OPEN 建筑事务所 | 李虎+黄文菁 、塞德里克•普莱斯 、时境建筑|张继元+卜骁骏 、石上纯也 、孙海霆 、王家乙 、王明贤 、王子耕 、未建筑设计研究所 、西蒙•赵 、谢添 、伊东丰雄 、尤纳•弗莱德曼 、约书亚•哈塞尔 、张永和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 、众建筑 | 何哲+沈海恩+臧峰

  蓝图一词从建筑师的工具指向历史的档案和未来的想象。优秀的建筑师其实是通过思想和远见对现实进行改造。建筑物是人类社会中体量最大,时间最长的公共媒介,要不断维持先进性,激发和对照城市、国家、民族的风貌和文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1/6e8ff8bef14a9e5069739c97e5d73268.jpg

蓝天组丨沃尔夫•德•普瑞克斯作品《Astro Balloon1969重置》

  历史是北京的财富而非终点。忽略历史是对身份的抛弃,但也必须考虑城市长期的目标和未来。通过对未来的想象,在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发展、本地与全球、个性与群体的不断对抗和拉扯之间找到新出路,一场永不停止试验。

  关于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1/036858adf174b01bc24b28114fbccf63.png


  马岩松,1975年出生于北京,他通过建筑设计回应居住者的精神及情感需求,致力于构建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想象。自2004年成立MAD建筑事务所以来,马岩松通过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实践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其代表作包括:洛杉矶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鹿特丹移民美术馆,哈尔滨大剧院,衢州体育场,嘉兴火车站,以及位于加拿大密西加市的“梦露大厦”等。

  近期展览包括:“大地之灯”(艺术在浮梁,中国,2021)、“九层塔 ⑥ 形式的狂想”空间设计(坪山美术馆,2021)、“MAD X”(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2019);“光之隧道”(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日本,2018);“天镜”(米兰设计周,意大利, 2018);“微型花园”(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意大利,2016);“回到东方:中国建筑景观”(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意大利,2011);“生活”(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丹麦,2011);“感觉即真实,奥拉弗•埃利亚松和马岩松”(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 ,2010);“中国设计的当下”(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英国,2008)。

  2019年,马岩松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参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我们的时代:这一年的建筑实践”。他的作品也被诸多公共机构收藏,包括香港M +博物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