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展览预告 | 高建群“七十耳顺”赴延安习作展之:史雷鸣评论篇

2023-03-25 10:58


d6fd4bac0812c9d8c76bad679567d619.png

展览题目:“七十耳顺”  高建群赴延安习作汇报展

开幕时间:2023年3月27日 10:00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7日—2023年4月27日

指导单位: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延安市文联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

展览机构: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一楼展厅

协办单位: 雅昌艺术网  西安市黄龙商会

策展人:刘爽

学术主持:程征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 艺术头条  光明日报 陕西电视台 西安电视台 陕西日报 西安晚报 延安电视台 延安日报 新浪 搜狐 腾讯 凤凰网 今日头条 艺术中国 美术报 中国书画报 高建群艺术社区等

6b9116198f67fc7bc2ca74d72f61b8d1.jpg


84e99b15c35fec22ae33c100c578f4d9.jpg

部分参展作品

文学骑士的狂野与浪漫

文/史雷鸣

一  缘起

西北望,几千里,西北望,几千年。

高建群先生当然是文学重地陕西的重要的作家。是文学陕军东征的辉煌的历史中的一位主将。其代表性著作《最后一个匈奴》,故事跌宕曲折,人物鲜明富有性格,个人命运和大历史中的社会命运波澜起伏,关于人性与时代的叙述令人动容。不必避讳的是,这样一部令人一下就被书名吸引并深刻记忆的作品,广受关注和赞誉,但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这可以看作是一个遗憾,既是作者的遗憾,但也可能是茅盾文学奖的遗憾。

他的文学体系,不得不说到他的文学的缘起。

他曾是一个军人,一个驻扎边疆的军人。他的文学起步于军旅诗歌。其作品《在边防线上》,是他的第一首发表的诗歌。是他的文学生涯的起点。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军旅诗歌,这首诗性质和其意义可以落实在中国文学中悠久的一个传统和序列,也就是边塞诗上。

这意味着一个边塞诗人,和军中青年的经历,成为了他的文学的底色和文学生涯的起始路径。这几乎宣告了他的文学体系的宽阔,苍凉,悲壮,阳刚的精神特征和文学性格。这也几乎宣布了他的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人体系的文学,和知识分子文学的路径的并列,与精神气质的殊同。

这注定了一种浓烈,粗旷,而与阴柔细腻的文人文学相区别。也注定了他的作品在文人传统的文学的主流之外,是一种风格有异的协奏,变奏。

而我们认为这种风格是珍贵的,并且重要的,是主流文学之外的另一种中国文学的历史性的风骨。

二  胡汉

黄河,长江,同源而起,一北一南,曲折而往,倾注东海。

中国的文明是一个真正的两河文明,不同于中东的两河,那两条河流是并行的同等气候的双生河。而江河,黄河出于高原,向北经草原,沙漠,又下陕晋,经河南山东,入海。孕育了炎黄部落,尧舜禹时代,以及夏商周秦汉唐。汉字源于此,国族兴于此。黄河于四千年前到一千年前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长江同源而出,下西南,出重庆,经湖北等省,入海。一千年来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的繁荣锦绣之地。

如此两条大河,气候不同,性格迥异,孕育出中国这个超然大国,多民族,多气候,多地貌,多元文化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域共同体,并以汉语和其哲学以及文学为核心和纽带,绵延几千春秋。

这期间,苗居于江及其南,胡居于河套草原,汉居于河中河下。几经远古历史的碰撞和历炼,形成几千年的格局和交融。
河,是汉的母亲河,也是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一条历史丰沛的巨流,书写着胡汉多元文化的多重历史。这其中有上古民族的碰撞,也有交流和熔炼。

高建群先生的《最后一个匈奴》,书写了这种北方大河的子民丰富的性格和其孕育的多元的民族性格。

其悲壮苍凉雄奇的风貌,展开了黄河儿女的倔强的性格和深邃的命运的历史画卷。而他所熟悉并书写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的那一片悲凉厚土上的人们的故事,正是这种胡汉混合的历史产物和胡汉融合的民族性格与坚韧与悲欢。

读懂黄河,就几乎读懂中国的性格,与民族的背景。尤其是黄河中游。民族的起源与国家的起源之地。那几乎是东亚历史的核心秘密。

高建群的文学,深刻高举的书写了这种文人文学传统之外的多维度多元文化视野的大文学。或许作为最后一个匈奴这样的体量的小说尚不足以书写这种恢弘庞大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宽广与嵯峨,但我们可以看到之后的类似《统万城》等作品对这个大的文学母题的拓展和延承。高建群以自己工作生活过的陕北为基地,拓展了这种胡汉交融的地域的文化与记忆以及黄河中游的多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交响与奏鸣。
胡汉,黄河,一种历史血脉的文化记忆与深情回望。这是他的一个走向成熟和丰厚的文学系列和不断探索的一个主题集与路径。

三  丝路

西北,是高建群和其他陕西作家的视野的一个区别的视阈。

有新疆从军的经历,陕北工作生活的历程,作为一个关中人,他的视野是大西北的,而不止于陕西。

甚至于,在其后的发展中,以现西安曾长安为起点,西北的古丝绸之路,及丝路的国际文化联系与千年影响,进一步拓展了高建群的文学版图和文化视野。他的丝路系列,成为了边塞诗人,黄河胡汉文化之后又一个宏大的文学课题和序列。

我们在一个传统甚至保守的近现代陕西文化体系中,看到了一个极为开阔的广域时空视野的大丝路文化文学的开拓者。

而这样的现象与努力与尝试,正是长安,而非西安,非狭义的文学陕军而是国族所应该具备的胸怀和气度以及视野。

其心胸颇有汉唐的豁达。其心热烈。其风气千里。这是中国文学鼎盛时曾有过的气象,也应该是未来该有的风貌。

四  浪漫与英雄

浪漫主义,英雄主义,人类精神的两条主线。是人类文化的高山长河一样的精神力量。一种温情美妙,一种雄健勇毅。

作为军旅出身,边塞诗浸染,胸怀胡汉与黄河的雄魂的文学家,他是一个浪漫的作家,一个热爱英雄,心怀英雄气的能武的文人。

曾经被誉为最后一个浪漫的文学骑士的人,他的新疆和陕北的生活经历,给了他更多的超出儒家法家体系的关中文化之外的浪漫。那种浪漫有着中国文学的另一部分传统,也有着新疆和河套的胡文化痕迹的融汇与感染。这是陕西文学甚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系统中颇为意外的绚烂色彩和变奏。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五  纵情

比起小说,他的散文更能解释他自身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情感的起落进退。

他的散文中的直白和坦然,是军人出身的阳刚的人的胸襟。取材广泛的散文中,他直白曾经的穷而非贫,袒露心中的念与嗔,直面生活,热忱且坚韧,质朴不华,矫饰少而自信豁达,小情调少小趣味少而对大社会大时代的感与思多深沉。这一点,他的散文颇有豪放的武文人文学巨魁辛弃疾的词的格局与眼界,不拘与率真与阳刚,更有坚强的男人的内底的温情。

他的散文少有取悦世风,多是纵情,直写心怀。

胡化的书法,与诗人的任性绘画,成为了文学之外,高建群的艺术拓展与精神的释放。

也许是对于胡汉融汇的文化的关注与心境情景的浸入,他在书法的书写了,脱离了传统的书法的架构与体系。一种边疆民族游牧文化的自由与恣意,成为了他的书法的异趣的气质特征。这也和他的文学体系与主流传统文学的殊同类似。一个个性强烈的文学家的个性强烈的书法,揭示了一个与众人殊的武文人的书法变体的不驯不羁,以及这个开朗宽厚幽默的秦人文学大家的任性童心,不老之心的顽趣。

他的绘画也依然延承了这种性格所决定的命运与气质。

很显然,他不关心绘画的传统与技巧。他的绘画是他的诗人底色的简单符号体系的直白。“胡风”的画的粗旷,与“胡画”的恣意的直白与狂狷,构成了由其文学和文化事业与精神气质背书的情绪情感的释放与寄托。画多皮相潦草,却骨相硬朗。

他的书画,是他的胡风与千年的沧桑大历史观的一种情感注脚。虽少一些色相风情姿态,但多有性情笔墨横行。

六  如此

恰逢《最后一个匈奴》出版三十周年,高先生年近耳顺,有此回顾和汇报展。

我们也可以一起回顾一些历史往昔和文学的往事。也以此契机展望陕西甚至西部甚至中国文学的未来和可能。面对这种时空尺度巨大的文学和文学家,我们一起在这种大的历史和大写的人与命运面前,感受和思考历史,文化,人性,和我们自己。

至少,我们一起重温一个文学骑士的浪漫情怀,一起重温我们自己的浪漫。甚至于英雄的情怀。

以文学之名。

2022年11月13日23时50分于紫阁峰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541b90861de8ad0dc078c2805298ba0b.jpg

“最后一个文学骑士”高建群

      高建群简介:

      高建群,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祖籍陕西临潼,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代表作《最后一个匈奴》、《大平原》、《统万城》、《我的菩提树》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