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画院2024学术年会&视频回顾 | 艺术创作圆桌论坛:机遇?挑战?—AI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3cfd7897570801bcfa07aae1aabf293f.jpg

●  艺术创作圆桌论坛  

艺术创作圆桌论坛是北京画院学术年会立足学术研究,结合艺术创作的务实之举。学术研讨会生发出的关于“机遇?挑战?——AI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的议题,正是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下,科技高速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绘画所要面临的时代之问。本次圆桌论坛汇集了画界多位名家,涵盖了中国画、油画、当代艺术、书法等多个领域。以学术研究引导并丰富艺术创作,利用年会这一交流平台,针对AI时代下中国当代美术的创作与发展进行了讨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03832ba35e74274769136896c3b4c89a.png

圆桌论坛现场

主题

机遇?挑战?—AI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

主持人

郭宝君、刘墨

统筹

乐祥海

视频编审

仇春霞

文字编审

陈倩


“圆桌论坛”现场视频回顾

嘉宾发言摘录(以发言先后顺序排序,详细内容可观看视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67eb0f6076473abb8e53dde0843c5f47.png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关于AI与绘画,这几年有很多的讨论,我觉得在当下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美术观察》不只一次请多位老师,以这个课题来讨论。那个时候我也参与这个讨论,在我想来可能有两个方向:一个是AI如何帮助我们完成一个视觉任务;还有是否可以以AI的方式做创作,这就聚焦到了美术创作。

有一年的香港巴塞尔博览会让我记忆非常深刻,那时达米恩·赫斯特如火如荼,卖得非常贵,突然看到一个展区,蓝色丝绒的背景,挂了几张画,画得很不怎么样,但是赫斯特写了一句话叫:“每一笔都是我画的”。这个意义是什么?无论是科技或者所谓技术层面发展到如何程度,艺术家的智慧和手的意义,无论是在动态时空、在虚拟世界,还是在所谓的AI时代,都无可代替。我们一直是想把所有的东西数据化,数字、动态、彩色、炫,最近我的观察却是要回归了,包括纸质的书籍、杂志最近都有回潮的现象,这是人对物质从心理到认知系统的一次回归,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可能绘画在AI的时代,它本身的价值至少有一片应该长久的天空。

几分钟前,我直接用人工智能的“智谱清言”画了一幅齐白石画像,由第一幅开始,一点点修正它,连续几张,到后面稍微有一点靠谱了,这个过程其实最后还是要有人为主体的认知系统作为评判。最后判定一件作品是不是一件艺术品,不是在于AI,而是在于人的判定,这至少是暂时无法超越的一个部分。而从科学家的角度回看艺术家,有一个“区域”叫科技留白,真的无法全覆盖,他们非常清楚能感觉到艺术以及更精神化的、更人本的部分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资源上的能量。同时,我非常希望的是各位画家将最个性、风格化的创作,更多地传到网上,因为各位的这些创作成果会成为所谓的底盘,大模型的基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a5d1ab44118992876ca88b0f2b40d983.png

北京画院齐白石、传统中心特聘顾问庞建军:我谈两点:第一,艺术不可替代;第二,艺术家不死。AI一定会替代很多画家的个体表现形式,但是AI不能替代人的灵魂。现在美国对最新的AI技术已经在进行限制,它已经快高于人类的智慧,如果我们是140的智商标准,已经很高了,清北的学生平均是160。但是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接近人类不可控制的程度。说到绘画,单体就某个人或某件作品参加展览,那是五花八门,但是从我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讲去研究这个,并且在未来的中国绘画、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结合中,我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点。一切问题都源于哲学思想,大到极致即为小,小到极致即为大,现在的一切都是未来小,小的一切都是未来的大。所以不用担心,技术上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在灵魂上,AI在可认知的范围内,还无法超越人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493b7cc8d92a97145e8457e6e18fb018.png

原北京画院执行院长袁武:AI不是绘画的全部,这是肯定的,不能说不用AI就是保守,如果AI就是艺术的全部,可以这么说,AI只是对艺术创作有一点点辅助作用。比如说用一个小时Al做了100张草图,而用手工只做了5张草图,能说100张比5张有更多的艺术性吗?能说多了就更有价值吗?就是个大画家,你做5张,就艺术价值少,你就是小画家?对艺术这样评价太简单了,AI就是一个有人愿意用的一个小小的工具。世界绘画中,真正有价值的是大师和艺术家的手稿,AI算手稿吗?比如说齐白石的许多草图和手稿都是作品,是很好的藏品,你能把AI留下作为收藏品吗?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不用AI就是保守,就像清代人没剪辫子。现在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在用AI,这只是他们赶在这个时代,用上这个便捷的工具,并不意味着艺术就进步了。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进步关系不大!何况,艺术本身是不能说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只能说它的形式和观念在不断地转变。唐代、宋代、明代的艺术,和今天的艺术敢说哪个第一哪个第二吗?谁能说范宽和黄宾虹的山水画谁的更好?连艺术都没有进步,AI就能使艺术进步?所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应该是小儿科的讨论。我觉得不用理会,它只是草图、设计的一个借肋工具。可能是对美协办国展的参与“作品”有时候是一部分挑战,还不是全部挑战,我想将来不管它怎么发展,它在艺术上永远也不能取代那些有个性、有原创精神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对真正的画家没有什么挑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14719e8d43f34705b6fc61726a4a0a91.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孟昕:这次研讨会的命题很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就工笔画的创作而言,AI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比如会造成作品精神内涵肤浅,作品同质化、类型化更为凸显等。但它还是会带来我们在创作方法和创作机制上的一些改变,比如说现实主义的造型方法和色彩构建的方式,都可以被工具替代,它能比人做得更好,不仅可以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图像参考和灵感来源,甚至超出艺术家预设的效果。那么什么是艺术家创作区别于AI创作最核心的因素呢?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力:首先,鼓励个性创造和艺术自性语言的探索,AI技术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可以解决型的准确问题,也可以解决色调问题。但画家崇尚个性的艺术语言,忠实于自己的生命进程,表现出自己的心灵独白和感受,我认为它是一个恒久的价值。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形成既有“意味”又有自性“温度”的作品,这是艺术家创作区别于AI制作的关键点。第二,是画家要坚持师造化,真正认真地深入生活。如果说在生活中已经被熟识化的东西,AI都可以做到。鲜活的生活和特殊的情感须永远走在AI前面,比如珂勒惠支作品中刻画一个母亲在尸体当中翻找自己的儿子的情节,只有对战争的深切体会和感受,才能表现出基于母亲心中滴血的情感和对战争的控诉。第三,坚持守正与创新,坚持向传统学习。我认为传统的中国画价值体系依然是工笔画创作生态发展的基石,即使在AI时代语境下的未来,对传统的继承,仍然是构成工笔画创作的底层逻辑。因此,AI技术手段的发展,必须以保持传统绘画创作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属性和工笔画创作的逻辑规律为基点。工具的应用并不能取代作为“人”的属性和人参与绘制的生动性。相反,它需要艺术家具备更高层次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手上的功力和技法的处理能力,只有让视野开阔和审美修养不断提升及不断的生活感动,才能确保人对工具的先导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f950ff67e3a569c8e6f0850adc99dbdf.png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丘挺:我比较关注AI与水墨,去年在斯坦福大学也跟一些AI高手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也认为伟大的艺术常常因为它有不正确的因素,AI都是建立在一个正确的数据上的生成,一些硅谷专家还认为艺术大师带有上帝之手的状态,科技AI再多的数据和涌现的算法,目前来讲还没法达到人类所需要的一个状态。然而 AI的强大数据库和算力,以及其惊人的内化能力,有着令人惊叹的算法涌动,使得AI能够短时间内呈现人类无法比拟的复杂的视觉效果,这使得AI成为推动水墨画或是跨越媒介发展的可能。

我今年春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看到伦敦艺术家 Harold Cohen的展览,在1960年用名叫Aaron AI机器依据数据分析生成打印的抽象画,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AI艺术,距今已有6 0多年了,当年是由加州大学开发的。

从目前国内许多AI生成的国画、油画来应付展览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要严肃反思今天的美术评选制度,如果不反思这个问题,那就是很悲哀的,组织者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艺术感受力的管理者和支配者,当代艺术最核心的问题要逃逸这种感受力的分配,艺术感知力的分配,美院学院的老师时时要警觉自己不能成为感受力的支配者,包括很多名家带学生带成跟自己一样,我认为这就是悲哀,因为他成为学生艺术感受力的分配者和管理者。

在教学里,我们也支持年轻人借AI去做艺术的创作转换,有些同学转换的东西非常好玩,包括我的研究生有好几个在用,其中一位今年的毕业创作中,把《红楼梦》当中的梦进行AI的生成,作为年轻人的知识储备,如果不借助AI,哪怕开两天研讨会,可能没法获得这么多有效的文本建构。但是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年轻艺术家,包括我们指导团队如何使得这些文本有效地形成逻辑链的建构,这是个智慧问题。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科技功利主义滔滔裹挟的今天,要有时代的自省和自觉,把水墨画诗性的,那种解决人内心心性的东西,这个一定要坚守住,使得我们的文脉不坠。另外一方面要拥抱这个时代,AI新科技带来的便利,如果AI 是艺术家研究与创作的工具,艺术家积极主动地介入AI的应用中,与其共生引发,提升自我创造力。

我去年给《美术观察》写过《人工智能时代水墨的挑战与应用》的文章,AI生成的绘画往往带有一种不真实的科技感,目前许多有某种电子生成的塑料感的作品即是典型。水墨画笔墨意蕴的“松”“糯”“毛”,苍古、浑茫、高华、萧散、冷逸等审美感觉的呈现,AI创作的生成尚有欠缺,目前AI缺乏对自然的体认和对文心的微妙的情绪,这些又跟人与手的状态有关,这里面有一个对和错,很个体化的拿捏,在今天的重制作和重图像的时代,如何回到手艺建构的尊严,对水墨画来讲是一个值得去呐喊的事情。有手艺的精微感达到了一个有效的意境是水墨画最核心的东西。如果这个失缺了,中国画仅仅是一个图像画,那就是很悲哀。

去年六月底,我在伦敦看到基弗以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人》为母题创作的个展,从诗歌、哲学、宗教、科学多种文化资源的汲取养分生成的艺术,在反叛与颠覆的同时,追问死亡与重生的生命轮回。这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场域,执拗、苦涩,完成了对乔伊斯诗性精神的再生产,只有具备悲悯情怀和历史感知的艺术家才能抵触灵魂的深处。这种让观者沦肌浃髓的人性表达与叙事力量,会令我们反思目前AI在介入艺术在精神层面的局限性。伟大的艺术创作,需要艺术智性觉醒与生命精神的终极追问。

当然,如果是建立在今天这样一个语境之下,这些所谓的正能量喂给AI,我们的能力太低,所以要追问自身,不是AI会不会灭掉我们,是我们这个层面太低了。如果站高一点再来讨论AI给我们带到什么维度,可能会更有意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89a8d036f8330f08e1bcd0ed0727ce2a.png

独立学者、自由艺术家刘墨:大概一周前,“中关村论坛”搞了一个“科技赋能历史传承”的论坛,里面展示了很多用AI用数字用虚拟空间展示的很多历史、艺术、文化,包括原来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在那次论坛上,就已经碰撞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虚拟的图像里面如何去碰触到历史和文化的真实?当时我也提出了几个疑问,当这些做理工的人认为他们就是“艺术家”的时候,“艺术家”还能做什么?以及怎么干?就是在技术发达的时代,画家如何给自己一个定位?或者在AI时代,艺术家如何不被取代?这一点我想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艺术家被取代了,大概就是艺术的悲哀,也是艺术家的悲哀。还有就是,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和未来,是否还会有齐白石这一类的人物出现?

丘挺的发言给我们带来了国际的视野,他提到了“正确数据”,这四个字很有意思,我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主任聊过天,他从新加坡回来,做大数据,做搜索,我问他什么状况,他说糟糕透了,因为好多数据都是不正确的,好多数据糟得一塌糊涂。如果说在这个不正确的数据之上的AI,可能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

结合刚刚陈孟昕先生的发言,我想到20年前我去深圳大学的时候,刚好有一个朋友在教学生色彩构成和形状构成等,就是一个人发一台电脑,随便给一个指令,或者随便敲几个键,出来的画面都是你无法想象出来的那种美。当时觉得特别新奇,20年之后再回头看,“图像”是否就是“绘画”?对绘画质地和材料的感受,在电脑上面是完全没有的。为什么好多绘画好像缺了灵魂,再也没有感动人的力量?我认为就是把如何处理“图像”当成了“绘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81fb55e6a65e338bb44a6e0f113eb95a.png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AI绘画是利用大数据来量化分析。是寻找人类审美愉悦感的行为,这种行为无疑也是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很多画家可能也是作为一个辅助创作功能来利用。但是不管怎么说,首先是个人类赋能、人类精神产品所衍生出的产物。利用人类的绘画做成一个数据库来实施创作,是在人类的指令下来生成的,因此是人作为主体来创造的一种审美表达,是人类利用工具来表达的一种审美形式。

但是AI从目前来看它是有很多的短板,让我想起“国展班”,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将现成的作品分解成若干个局部,再重新来拼接组装构成新的画面,从而达到参加美展的目的。不同的是AI是机器,效果比人脑快得多,拼接更自然一些。AI比较注重图像的开发,但是人类绘画更多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AI最大的缺点。古代绘画我们讲画品,作品里面去体现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唯有人格魅力的体现,我们才能够感受到作品的高与低,这一点是一个精神感悟的表现。一个有修为的艺术家一定不是停留在画面上,我们看很多好的艺术展览,其实很多动人的作品是在不经意间,甚至就是一张小小的纸片的信手几笔,不是完整的绘画,但是他能够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精神层面,他的内心世界,历经沧桑看到他的阅历,这个艺术家的感受,人世间的冷暖让艺术家不断地去生成自我,不断去完善自己的心灵,它是这么一个过程,它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并不是只是在画面上,更多的是画外的东西,并不是只是画面的表象。好作品是独一无二的、生动的、鲜活的,充满生命状态绽放出来的生命精神,其实从AI现在的作品来看,还是一个比较浅层次的东西。艺术创作是在一个抒发自己,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然后去发现自己内心的审美过程,包括这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包括了这个作者的生命状态,这些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各种因素合在一起,才构成了这么一个完整艺术作品,它是特定时期,特定的生命状态,产生出来的东西,它体现的是过程,而不只是结果。这点也是当下的AI绘画所不能及的。AI用前人所创造艺术作品把它作为数据来量化分析组成画面,涉及到版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总之,我觉得AI绘画给我们是带来一些视觉上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它能更让图像更加丰富多样,也加速了绘画图像的传播,大家下载一种软件,就可以当艺术家,人人都可以当艺术家,这也是让艺术更走进千家万户,让艺术的传播更大众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3723a74d3cb8cd5625bbb5068e049775.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副研究员谭斐:现阶段的AI绘画是依据大量数据与现有艺术样式的储存并转化,个人拙见是科技越发达反而越不必担心中国画的可取代性,技术的发达往往会使得大家越追求主观意识与精神层面的外化与满足,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方面;第二,随着AI绘画的不断发展,我们还是要包容与理性地看待它所带来的益处与挑战,核心问题应在于怎么合理运用好AI技术,从而帮助美术事业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比如借助AI更好地传承中国历代“经典”美术作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再比如借助AI提高艺术家创作的时间效率等等,当我们过度关注AI带来的可替代性,实际上是被它的节奏带着走了,我们应更关注于研究中国画软性素质所带来的水墨性、偶然性、可拓展性等核心要素。就目前看,AI已掌握数据中是缺乏大写意具象造型相关创作的。我们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信心,应对中国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充满自信。第三,我想说的是作为80后我们这一批创作者,虽然大家都有很多艺术语言的尝试,同时也应该从美术作品中增添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而不仅仅是对个体关照的视角出发,比如创作选题角度,要多从充满时代性、历史性、艺术性的大时代观出发,创作更多内容精深、创作精良的优秀美术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e7e3a61ec4ebff6877ae5f87fd9128a3.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传真:我简要谈几点:一、AI为美术创作带来的机遇。AI为艺术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便利。利用AI,艺术家可以快速获取海量素材,并借助其强大的运算能力进行分析和处理。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多个创意方案,大大提升了创作效率。艺术家可以在AI生成的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AI的"算力"与艺术家的"笔力"相结合,将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奇观。二、艺术家的核心优势。面对AI的冲击,我是热烈迎接。艺术家凭借扎实的文化修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拥有AI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首先包括深厚的人文修养。艺术家长期浸润在人文知识的熏陶中,他们对历史、文化、哲学等有着广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这种人文视野和思想深度,是AI无法模拟的。其次是扎实的美术基本功。艺术家对造型、色彩、构图等传统技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掌握。这种日积月累的专业训练和技能,是AI绘画所不具备的。艺术家能够敏锐地辨别作品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作品更臻完美。再次是敏锐的审美洞察力。艺术家对美有着独特的感知和判断力,能够从芸芸作品中发现真正的佳作,他们的专业评判是AI作品不断进步的关键。最后是独特的艺术风格追求。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艺术追求。这种个人风格是艺术家的核心标识,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他们会优化风格,AI生成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生命力。三、未来对艺术家能力的要求。首先,艺术家要成为“跨界选手”,打通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壁垒。既要精通美术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必要的编程、算法等AI技能。唯有如此,才能驾驭这一全新的创作工具,成为科技艺术家。其次,艺术家要学会与AI协同工作,成为“共创者”。要善于引导AI的创作过程,将AI视为得力助手和创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再次,艺术家要保持创新的勇气和开放的心态。要敢于突破固有思维,尝试全新的创作模式和呈现方式。

AI是工具而非替代品,艺术家需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推动中国美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f2e3c41f1c28719fcd12c427b6d889bb.png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馆长冯朝辉:多年从事传统中国画、艺术理论的教学工作,现在学生们怎么应用AI呢?我领学生去写生,学生画得还是不尽人意,过去是都口传心授,现在更多的学生可能瞬间把图片通过AI生成白描稿,生成之后就开始画,虽然也是他画的,我就很困惑,这个也是摆在我面前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时代的发展我们规避不了,也躲不了,也不应该去躲,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所以要去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与科技,虽然过去去画画和写生,去体会,现在很多学生通过科技把这些东西解决了,解决得很快,而且解决得很好。后面就是连带的问题,就是版权和伦理问题,有多少东西是他的?传统绘画里面有很多创作是临创,先去临摹,师法自然,可以适当去调整,学齐白石也好,吴昌硕也好,八大也好,画一些笔意,它是要借助的,和现在的AI异曲同工。但是这里有多少成分,如果说是齐白石临八大,或者借助八大的笔势,他完全的创造可能还不能那么完全去界定。在知识产权出现的今天,它又是一个问题。

我是全国美展辽宁区域的评委,去了一看,很多都是AI技术生成图像后的制作,想找传统意义的作品,几乎找不到,但是最后还要评这些人,有额度的,不评就没有作品拿上去。这个也是我困惑的问题。是机遇还是挑战,它是双刃剑,诚心向大家学习,希望各位专家给我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法,同时希望AI对艺术真正提升一个高度,让艺术呈现全新的一种繁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c64fecdff0557998a21dd343865ed8d7.png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专业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宛少军: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很有现实性。在AI时代,对绘画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在国展的情况下,确实有很多的画家大量运用AI,甚至在抄AI图像的效果,然后来参加展览,这是一个事实。所以AI可见的对我们的影响,在一般意义上会替代我们的美术创作,很多工作现在是可以被AI替代的,我说的一般意义上就是没有原创性的,一般性的审美。

更多的艺术家会利用AI,在创作上能带来一定的便利。在创作上如果画了几个草图,再利用AI可以大量生成草图,尤其是大的主题性创作,这个工作量有时是很大的,可以由AI来承担,很多的艺术家一定会利用这种技术。我觉得AI会大量挤占绘画的空间,未来的绘画空间可能会越来越窄,变成小众,这都有可能的。AI技术发展的太快,今天它有模仿性,未来能不能发展出具有一个像人一样真正能够进行自主创作,这是不可预见的。人的审美性是有独创性的,尤其人的思想、情感和认知都需要表达,这是独特性,所以在AI的背景下会逼迫艺术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原创性,自己在审美上的一种独特性,这个是我们有可能能够和AI拉开距离的一个需求。

除此之外,从原创性的角度来讲,艺术家的原创性和AI可能还有一点点矛盾,只要通过网络来宣传自己原创性的作品,你的数据就会被网络所利用,AI主要通过网络大数据进行学习,喂得越多,AI生成的可能性和模仿的能力就越强。有的艺术家不太愿意把自己的原创性投放到网上去,会去抵制,但是你抵制,自己就得不到宣传,如果过度的投放,你的原创性游有可能逐步被AI所消减,所以这是一个悖论。未来也会涉及到伦理和法律的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61f3de0eac0f1e454ad504fdc8e3d4b6.png

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孙震生:AI的产生就是社会的进步,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像1839年第一部照相机产生,还有1946年电脑的产生,我相信当时在绘画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恐慌。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照相机没有替代绘画,电脑没有替代人脑,所以我相信AI技术现在看来是很高端的科技,但是随着它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发展,慢慢的也会走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去。因此我对AI的态度是不拒绝,不回避,顺其自然,有选择地使用它。AI不可回避的是肯定对绘画带来影响,那我们利用好它的特性。在我的创作当中还没有用到AI,因为我更喜欢用手绘的方式,有温度的,有涂涂改改的方式去画小稿子,以及画创作之前的素描稿。

但是我也看了一些AI创作的绘画作品,发现AI对于绘画创作有以下几点帮助,第一,它可以完善我们的创作素材,我们在画创作的时候,尤其起稿子的时候经常发现素材不全或缺失,这是很苦恼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AI,用它的大数据去搜索,来完善我们的创作素材。第二,填补我们知识的盲点,我们储备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一些艺术创作,尤其是接到一些任务,比如主题性创作的时候,大量的资料要去查阅,去考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AI,输入指令AI会给你很丰富、很完善的知识,来补充我们自身认知的不足,来完善艺术创作。第三,开扩创作思路,给AI一个指令之后,它能生成很多的画面,我们可以从中挑选接近于本身创作思路的一些创意,融入到我们自己的创作当中去。AI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利用好它,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

说到最后,艺术家手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人是有选择性的,是有判定性的,正是因为AI的产生才显得手绘作品的珍贵,才显得艺术家作品的无可替代。所以我们不要恐慌,不要拒绝AI,而是应该感谢AI,拥抱AI。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3e57f01168712e8187e8df09095d91fb.png

无锡博物院展览部主任李建鹏:根据目前对AI的掌握,能够预见的是AI在两个方面给美术创作带来极大的便捷,第一个是艺术语言的拓展,第二个是创作方案的设计(包含选题)。AI继续发展成熟下去,是否会出现类似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一样,产生一种全新的表现语言或者流派?甚至利用AI技术涌现出很多艺术语言,或者是流派呢?

AI技术的迭代太迅速了,我不妨大胆假想,将来我们有可能使用AI尽可能地推演出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这或许可以为美术创作建立起一个表现语言的数据库。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从它所推演出的数据库里挑选合适的艺术语言去承载创作主题,可以帮助艺术家更高效地拓展表现方式,进一步拓展艺术语言的边界。

AI技术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进化得更快。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把它只是作为纯粹的工具来理解,可能有点单薄。因为除了工具的作用之外,它还具备一定的“创造”功能。这个“创造”功能就是基于它的“推理”能力,它所生成出来的图像并非简单的把两个图像的合并,它可以生成一个全新的图像。AI在美术创作领域是否会出现类似于AI医院,改变我们原有的创作方式,继而产生一个全新的美术创作模式呢?

AI技术所探索的边界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假如AI技术真的实现了建立起艺术表现语言的数据库,便捷图像生成制造,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将AI生成的包含了全新艺术语言和形式的图像信息,再通过传统的绘画媒介转化为手工制作的绘画呢?这里就引发了一个最希望大家能够产生思考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在AI技术的影响下,绘画的意义可能是需要我们重新去探讨的,或者说我们需要去重新定义AI时代绘画创作的边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d5d0a120361751843365992c193546c5.png

新文艺群体画家孙绿绿:我认为AI在当代美术创作中,对于创作者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无意识是对于大多事先没有创作预期的情况下,AI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迅速生成草图、色彩搭配关系、甚至新的流派等,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创作结局。它可以极大地缩短创作周期,提高创作效率和作品丰富性。那么有意识的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曾阅读过韩寒作品中的一个小故事,它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理发店里的一个独特习惯:他每次理发坚持不让托尼老师为其洗头,而是选择回家自行打理。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是他渴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精准地触及头皮的每一个角落,享受那种由自己掌控的舒适感。这正如我对AI的看法——尽管它拥有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但未必能精准地“读懂”创作者的需求并“创作”出我真正想要的内容。

回想起儿时艺考求学的日子,在初学静物素描写生的练习中,总能看到一些同学急于求成的行为,他们仅仅依赖尺子,快速勾勒出圆柱体的边缘线,试图以一条简洁的线条来概括整个物体的形态。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圆柱体背后那些微妙而复杂的阴影与曲面,那些无法通过单一线条来完全捕捉的细节和概括的物体转折和真相。AI,就像这样一把精准的尺子,它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测量,但却难以用二维的线条来全面描绘出一个物体背后的丰富层次和立体感。

在我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亲身体验的重要性。我会亲自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写生和采风,收集灵感,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地理环境。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对创作对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而当我回到工作室进行创作时,我如何能让AI替代我去体验那些亲身的感受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2dc379dfcfc2c3505fc3ddf18d5d1707.png

北京画院人物画创作室主任王冠军:工业革命到现在260多年过去了,机器生产并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劳动,我们现在用的手工鞋和手工包,包括手工的车子,甚至手工香皂,它们之所以存在,我想这并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情怀,或者说是我们的认知保守,更不是落后的技术所造成的,恰恰相反,到目前为止,很多高级的东西依然是机器和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技术所无法取代的。存在必然有存在的道理,正是因为它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它们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继续存在,这当中也包括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的过程的确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是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积累,理论修养的不断提高,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艺术家独有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知才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断完善。这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肯定和否定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怀,艺术家对美的理解不断地转换、升华。拿中国画的创作来说,中国画家对传统的感悟与学习,对中国式审美的独特理解与表达,对生活的体悟,对人性的思考,对生命的关照,对未来的畅想,对过往的追溯,对周遭人事物的独特解读,乃至我们对姊妹艺术的参照吸收,对外来艺术的借鉴、融合,包括构思当中的瞬息万变和我们在实践当中的随机应变,甚至包括那些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瞬间灵感。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艺术家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我们的艺术创作依托于这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我们对美的判断也是基于这样的积累之上的一种判断。我想以上这些目前的AI技术还做不到,它还没有办法取代艺术家的这些深层次的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e2684795bd7aed6a32eb35584b2ee37d.png

北京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买鸿钧:艺术贵在个性化,它是极具个体生命的。过去都捧角,梅兰芳一颦一笑,大家都跟着他喜怒哀乐,到哪儿都前呼后拥,因为他有温度,我们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去窥探他的隐私,这就是艺术的个性,也是吸引人和感染人的地方。如果成为一个泛泛的、一个模式的、一个模具出来的东西,今天看,明天看,就会腻味。所以最终可能还是要会回到个人的发心,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心学。人心不可测,它有深度、有个性,不可触摸,但可以感知,不可以数据化,所以我们可能能够和更高纬度的生命去对话,去接通,这是艺术作品能够打动人的本质。具体说到宣纸,手的温度,还是人心的温度,因为不一样,便呈现了不一样的艺术作品。AI我们应该迎接,像汽车、火车、蒸汽机,还有现在天上飞的汽车,我们都能接受。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说小了就是个人的个体劳动而已,不用谈虎色变的来谈AI。就像京剧几百年了,如果说京剧消亡,中国画消亡,证明文化土壤不存在了,那就是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所决定的。如果AI发展到了超越人类智能的新阶段,有所谓新的绘画形式产生而取代人类绘画,那我们这个探讨也就没有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052be7572938dc8d0777453bc520a060.png

北京画院花鸟画创作室主任李雪松:AI在参加全国美展方面确实被不少画家运用,可能全国美展对于画家来说更有意义,这个方面还是有一个利益的诉求,所以这个方面生成得比较多。但是在没有一个利益诉求和大众关注方面,它不会去生成这么多,这觉得这是大家的关注所造成的。还有一点,我们发明了计算机,现在又出现了AI,我们用人脑去想人工智能的算法,这个是没有意义的。它可以每秒生成数万种方案,人类的大脑和它是没有可比性的。相对在其他领域而言,AI用在绘画上只是一小块,因为绘画对于整个人类各种东西只是太小的方面,科学关注的是有更广泛需求的方面,因此AI不会对绘画有太大的影响。前几年我们说围棋和AlhaGO的对战,用它的智能方面去打败了大师,以后这个事也不提了。所以我们用片面的想法去理解一个新生的智能,不知道它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制定规则只是制定一个我们所能管束的规则,但未来会有各种可能性出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102aac97aba71a224952298176f4c435.png

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李江峰:自从英国的一次二次工业革命,那是对社会的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前几年大家都在聊NFT、元宇宙,最近不怎么聊了,那两年感觉不聊一聊,自己被时代淘汰的感觉。这两年又开始谈AI,绘画在AI这个领域里太小众了,因为我们是跟马斯克是同时代的,没准几年之后大家会排队去做脑机接口。所以我想作为一个画家,该用它还是要用,因为一个时代做一个时代的事。可以排斥它,可以看热闹,也可以来研讨这件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76884a42a0c9ea5c77699898a82aae4a.png

北京画院画家方政和:面对AI,我觉得咱们在场的画家可分成三种类:第一类,是深度参与型的,娴熟地把AI的这种成果转换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很见效,甘之如饴。第二类属于半推半就型的,部分应用,但也保留了自已之前那种创作方式的延续。第三类是安之若素型的,无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依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精勇猛进。

说到底AI就是工具,而人是最根本的,未来既懂传统有一手好的笔墨功夫又懂AI技术的年轻画家,他们正在走来的路上,所以我们一点都不用去紧张中国画未来的发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2924330c0346430900a0a52f8689e166.png

北京画院画家牛朝:艺术创作犹如去西天取经,有人喜欢骑着白龙马前往,有人则喜欢翻着跟斗去。我们之前的争辩,其实就是在探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应采用何种方式。在 AI 时代,对绘画艺术本体的促进可能比摄影出现的时代更大。如今处于争辩的时代,要清晰地看出 AI 对绘画本身的影响,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方法、路径各不相同,正如每个人的绘画方法不一样,所以思考方法也会有所差异,这取决于自身的衡量。就自己而言,觉得绘画创作终究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而非技术性的东西。首先要思考绘画是对谁负责,是对美展评委负责,还是对自己的心灵负责?有些艺术从诞生之初所达到的高度可能永远无法超越,比如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李白、杜甫的诗,大家折腾了多年,仍在历代大师的“如来神掌”之下。或许若干年后人类移居火星了,但有一些东西可能永远在原地踏步,甚至在退步当中。目前来说,这种不确定性还不好说。AI 就像一个新的物种或者细菌,它对艺术的传播和覆盖充满未知,究竟是有益菌还是病害菌,或许还需要一定时间来确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b2ae2b4262ec180cad7c20cff7830ffb.png

北京画院画家姚震西:机遇和挑战对我来说并不存在,因为我既不关心,也没参与到全国美展或者一些大型展览,没有什么需要用AI进行图像处理。但是,我对AI又充满期待,所以,除了机遇和挑战,我更倾向于未知和期待。关注到一些学院AI方面的课程,比如央美丘挺他们在AI运用方面的探索,很期待学院能为图像研究、创作方式等,构建一种自己的个性化模型,并对其进行更专业、精准的训练,绘画界不应该把AI仅仅停留在初浅的图像调取整合。业界预测明年苹果公司将在AI个人化方面加大力度, AI发展到个人化指日可待,可能每个人都可以编自己的模型,为自己的脑子进行延伸,AI不能代替人脑,但是它能延伸,所以我觉得未来的进化,是人脑和人工智能的一种相互结合。说到原创,人脑和AI有相同的程序,都是在吸收各种各样的文本、影像、图像,然后形成了一个所谓创意,AI目前还停留在这个程序上,但AI的发展并不是我们以往经验能够解释的,它的升级、进化方式,我们远远未知。因此,未来我们的绘画出现什么样的思路,都是值得期待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4f7abbfeddbb9e09e5247e03ee23cad0.png

北京画院画家范琛:AI帮我们打破了技术壁垒,降低了艺术门槛。就像文人画的诞生——其真正的深远意义是它让大量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但是有深度文化认知、又有强烈的艺术创作热情的文人跨越了绘画的技术,进入了这个群体,可以与职业艺术家一样进行艺术创作,这才是文人画到今天还持续存在的内在原因。同样,今天的AI,也是大大降低了未受专业培训群体进入艺术创作领域的门槛,有了AI的加持,他们可以和专业工作者一样自由地自我表达。今天我们无法无视AI,不是因为人工智能能够迅速给出一个成品样式,而是要探讨AI后面的思维模型会向什么方向演化,它会不会模拟我们,甚至超越我们。AI现在在单体智力上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对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温度的体察,人类建立在这一点上的艺术创造力,AI目前还无法理解和模仿。时至今日,AI完成的所有作品也都是基于对此时此刻以前的人类图像资料的学习,能创造出新审美样式的能力大概率还在人类手中,因此,有温度的手感才是作为艺术创作者最后的护城河,也就是情感和对亲自动手的体验,这是AI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坚守。我个人对AI最大的期待,是它代表着无限的链接,因为创造力本就依托于跨领域的链接,这是AI的强项,这对艺术创作是有帮助的,并能大大提高我们艺术探索的效率,降低实验的时间成本,作为个体的人容易固化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里,但是AI能帮我们突破对固有世界的认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7a441463321bad30f6393eb026ab74a0.png

北京画院画家罗敏:我觉得不用高调去讨论这个话题,其实全是伪命题。每次去看《亚维农少女》这件作品的时候,我都很想下跪去朝拜,那是毕加索26岁的时候画的。现在的展览模式有很多,很多人排长队去看那些沉浸式的用AI做的展览,也有很多人排队去看莫兰迪的展览,今天我们这个学术讨论还停留在这么肤浅的状态,它应该进入到一个很核心的状况。刚才谈到了全国美展,我记得曾参加过两届,后来就没有兴趣了,现在去看那个展览,那么多重复的东西,所谓使用AI的技术反而是让这个展览越来越没有好作品。这个不是我们这个专业学术论坛系统谈论的话题,那个是所谓“国展班”、要准备想参加美展,然后要想利用入选得到好处,采取了一些功利的手段,这个本来是机制的垢病。我们应该回到创作者本身,你是用你的心去做你的事情。现在的AI很多沉浸式的展览,如果你把自己的作品生成动画,还不如直接用一张比如沈周的画可以替代了,比不过古人,绕一个圈子也没有什么用。今天讨论到尾声了,其实还没有进入到实质的问题,需要有人去不管正确与否,去猛击一下,把这个表面的皮给剥开,谈论非常个体的真实感受,才有这个话题的意义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0ec226700264b9aa43f1a252a9ae64cc.png

北京画院画家陈福彬:我对于AI有三个关键词的感受,一是便捷、一是即将来临的普及,还有个人感受到的扁平化。我关心的不是这三个关键词带来的变化,恰恰是这三个关键词的反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前面有老师提到摄影,同样具有这三个关键词的特点,摄影没有让绘画消亡,反而让我们感到绘画造型和速写、写生的重要,以及由此创作出的作品的鲜活、生动。同样如高清复制,也有便捷、普及、扁平化的特点,当年一张卖三万元,复制件也没有让我们的原作失去魅力,相反,现在的博物馆热,大家对于原作的温度,手作细腻的感受,还有时间历史感,更加珍视,感到原作更加珍贵。AI这三个关键词的反面给我们带来什么,在当下还不能确定,但我心里是有期许的,期许的是未来和AI站在对面的,那个具有原创性,具备人本,具有元气的个人创意性的作品,我想在那个时候,是不是会让更多的人发现它的价值、它的稀缺、它的与众不同,并作为与科技平衡的另一极的艺术状态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4cea69f76e8e73d688a29025c649d853.png

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去年有个杂志社要办一个AI插图培训班,我当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看法,AI毕竟是机器生成的,情感的东西没有。20多年前我喜欢看这个杂志,主要是喜欢里面的插图,通过名家的手绘做出来的东西,有生命力,有温度,在美术圈大家认可的是插图,对我的影响力特别大。如果搞AI,给一篇小文生成一个图,还有没有这个杂志插图画面的意义?我当时提出这个问题。

我最初对AI的认识是从这里开始的,到现在觉得AI对我的影响,几乎还没有,以后有没有影响不知道。所有机器再往前发展几十年、几百年,也代替不了人类的情感。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人类最朴实的情感,现在的艺术虽然是手绘的,但是情感却在一点点地减弱。想起以前的延安时期古元他们的一批木刻版画,还不成熟,很幼稚,现在再看那些作品,那是最朴实,最真挚感情的流露,什么时候看,总是有生命的,相信过几百年再看的时候,它依然对你有震撼,震撼的不是你的视觉,震撼的是你的心灵。虽然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艺术家进行构思,但它无法替代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38aa785f2e4ddbdf3b3389ed4f5aa8e4.png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马胜民:很荣幸今天借年会的机会能够认识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也代表画院的全体员工真诚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到画院参加年会,学术年会到今年已经连续召开12年了,正好过了一个轮回。

谈到AI,我个人的理解,AI肯定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肯定要进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简单谈一下我的理解,AI对绘画来说“三有三无”:第一、AI生成的画是有模仿无创造。它是基于大数据,可能高于个体,但是它永远不会高于群体。第二,它是有思维无情感。它能思考,现在好多孩子辅导功课都是用机器人老师,它能够辅导各种功课,什么题都能答上来,但是它没有情感,机器人保姆会走入我们的生活,但不会找一个机器人伴侣,它是没有情感的。第三,它是有技术无文化,它可能能模仿画家现有的技法,但是它没有文化、思想。

也借此机会,真诚感谢各位老师、画家,一直以来对北京画院的支持、帮助、关心、关爱,也感动各位老师、专家、学者对艺术的执着,今天参加年会听了大家的讨论,很受启发,很受教育。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参加今天的年会,谢谢!

作者:王丽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