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春特辑 | 2025 博物馆里过大年!(华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6eadcf22ec56781b0da44166d94a22b.jpg

​春节假期,还在纠结去哪儿玩吗?

各大博物馆早已准备好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览和活动,就等你前来打卡!

在这里,你既能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聆听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参与热闹的传统新年活动,与家人朋友一起收获满满的欢乐与温馨。

这个春节,来博物馆里过大年,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年文化之旅,体验不一样的浓郁年味儿!

新春特辑 | 2025 博物馆里过大年!(华北)

新春特辑 | 2025 博物馆里过大年!(华东) 

新春特辑 | 2025 博物馆里过大年!(其他地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c3b2211744f704c652ba628411217829.jpg

◉  广 东

凝眸——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

展期:2025.01.01-2025.06.02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501/3c765a75dca25731d19378ccbbecf545.gif

展览汇集了国内外收藏单位的近400件/套艺术珍宝,涵盖了晚宴包、粉盒、礼服、首饰等多种类型,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与匠心独运的艺术价值。它们跨越时空,共同讲述着16至20世纪的历史变迁与东西方美学的交融故事。

绝美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

展期:2024.12.10-2025.05.23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a30fcfb1abaddc1bddf4a0da0e0b4fb2.jpg

展览精选了200多件馆藏颜色釉瓷器,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37件,景德镇窑孔雀绿釉玉兰花纹觚、清康熙景德镇窑黄釉盖罐、清雍正景德镇窑白釉刻菊花纹瓶等超过半数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展出,部分重点文物将分时段展出。

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

展期:2024.11.29-2025.04.06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119f89d00a977428f2730874b24b4e32.jpg

展览经过3年多的筹备,共展出广钟精品及相关文物和展品110余件。通过精品文物、历史档案、各类广作工艺品和丰富的数字展项,从“工匠精神”“中国智造”和“文明交流互鉴”三个维度,全面展现清代广钟的多元面向和当代价值。

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

展期:2024.11.13-2025.02.16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214b5441fd5a373c41f445be679801ff.jpg

展览臻选百余件埃里温历史博物馆馆藏的18—20世纪亚美尼亚文化珍品,并结合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涵盖传统服饰、珠宝银器、手工艺品、古城影像、活态遗产,勾勒出亚美尼亚人在广东的历史足迹,共同编织成一幅亚美尼亚人民的风俗图卷,带来一场美的邂逅。

·岁——大汉海昏侯刘贺的人生岁月

展期:2025.01.15-2025.04.15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56870151414eacdf4e1301655ef03a8b.png

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王刘髆(bó)之子。他的一生历经王、帝、侯三种身份的转换,被裹挟在朝堂政治中,既极尽繁华,又风雨飘摇。从“少年行”“浮生梦”“逍遥醉”“世人语”四个部分,通过127套210件出土文物,重新解读海昏侯刘贺荣耀与悲剧交织的一生。

吉祥有年——广州博物馆藏吉祥文物展

展期:2025.01.27-2025.04.13

地点:广州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ad2fc35c6e51c6ff682cb6269303378.jpg

展览围绕“福、禄、寿、喜”四大主题,共展出了133件/套精品文物,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喜庆的文物,感受古人对“物吉图祥”的追求。

数风流人物——明清肖像画展

展期:2024.12.27-2025.03.30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af79d15fb4bfd0a07672309956c56cf.jpg

展览荟萃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深圳博物馆馆藏作品130余件,以“帝王·皇族”“名臣·名士”“闺阁·女容”“雅集·行乐”四个单元为主题,精心呈现明清肖像画的内容技法、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与相关内涵,让观众在观赏画作的同时,能够具体入微地从中领略明清两代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思想追求和审美情趣,深入了解文物背后所承载的礼制、官制、艺术、风俗、服饰、审美等各个层面的丰富内涵。

玄珠妙算——中国算学文化展

展期:2024.12.26-2025.03.30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0e5dab2adfc63fcf5e5517820b6fcbae.jpg

该展是深圳博物馆自主策划的原创专题展览,分为序厅、三个单元和尾厅,共展出236件展品。展览围绕中国算学的发展历史展开,以各历史时期的算具为主要展品,介绍古人对数和计算的认识、历史上筹算和珠算的萌发与发展、近现代计算工具的演变,现代电子计算机到量子计算的发展历程。

酥香泛岭海——粤式酥点制作技艺的传承

展期:2024.12.20-2025.02.20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b370510f1df821287611194590bc644a.jpg

展览遴选展出“粤酥模型”“制饼模具”“非遗证书”等17件(套)展品,向观众讲述酥点的起源及粤式酥点制作技艺的百年传承与发展,生动展现出岭南人民在食品工艺方面的传承创新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集部古籍善本下

展期:2024.11.15-2025.03.15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c87b178bbb534923685e0b35354215eb.png

“传承之道”系列展览是深圳博物馆自主策划的原创古籍精品专题展,是广东地区首个大型古籍系列性展览。该系列按经、史、子、集的序列,分七年全面地向观众展示馆藏善本。此次“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集部古籍善本展下”为该系列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展览,主要展示集部中的楚辞、总集、诗文评、词曲四类古籍,重点展品包括元刻本《文选》、明初刻本《三苏先生文集》、明正德十六年陆元大刻本《花间集》、明嘉靖八年晋藩刻本《宋文鉴》、明嘉靖嘉趣堂刻本《六家文选》等。

春来花自俏——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花卉作品展

展期:2025.01.21-2025.03.02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05f10621cbc243e006182c081c837e73.jpg

花卉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古人以心观物,借花寄情,其背后蕴含的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妙的审美意趣,寄托了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与清雅淡泊的心境追求。本次展览展出精彩纷呈的花卉题材作品19件(其中长卷作品17件),为观众呈现万物更新、欣欣向荣的自然图景.

解密达芬奇——跨时空科技与艺术重现

展期:2024.12.20-2025.04.20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4ac47af29d843e2f2ffedb0cafe0fe6f.jpg

展览由意大利拥有25年达·芬奇研究经验的马里奥·塔代伊教授与国际团队精心策划,通过整理达·芬奇海量手稿古籍研究以及相关展品的修复与重建,并将其底蕴与中国古代发明智慧关联结合,呈现更全面的达·芬奇综合创作及理念的重要成果:珍品手稿与古籍、机器与飞行装置、艺术品修复与乐器、中西互鉴工程与发明、数字重塑科技互动、博物馆情景式公教体验等。

西行漫记——岭南画派西南西北作品展

展期:2024.12.18-2025.03.16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501/f9bef97077436ddc98a94ac01e83ccef.gif

广州艺术博物院从藏品中精选出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三位画家的西部题材作品予以展示,邀观众随画作一起踏上西行之旅,在艺术中漫游,身在岭南,却可体会祖国西南、西北锦绣河山的不同魅力,感受岭南画派立足于“写生”、践行“笔墨当随时代”、用艺术彰显时代精神的创作特点。

韩美林艺术展

展期:2024.12.09-2025.02.16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14ec6016ec05f8d1739568792d48dfeb.jpg

展览展出韩美林创作的300余件艺术精品,从书法、绘画、雕塑、铁艺、陶瓷、紫砂、印染等不同艺术门类,到视觉艺术、设计艺术、公共美术等各个领域,无不彰显其浪漫主义情怀和对生命的激情表达。

跟着粤菜去旅行——粤菜文化展

展期:2025.01.10-2025.04.10

地点:中国客家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af1a444b017c848e0d0701b08df79cfa.png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粤菜口感细腻鲜美,手法独到精湛,餐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其独特的材料、烹饪方法和风味获得了广泛赞誉。展览分为“味酿千载”“殊味同归”“香飘千里”“礼以食成”“食味之趣”五个部分,从粤菜历史、种类、传播、象征意义等方面,全面呈现粤菜顺应时宜、通达权变的蓬勃的生命力,兼从传说故事着眼,展现粤菜丰富的历史内涵。

清风万里 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4.11.11-2025.02.14

地点: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488f4e454ba0c7f26a1395bcc0513a6.jpg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展览通过“筚路蓝缕”“剽悍八旗”“锦衣玉食”“宫阙雅趣”四个部分,管窥跌荡起伏的清前期历史,揭秘尘封已久的皇家往事,展示清前期的王朝风貌。

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

展期:2024.12.20-2025.02.28

地点:江门市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5940da0fcfd9c80ac9cfebf32c96d42d.png

展览聚焦梁思礼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毕生的动人事迹,用“朝花夕拾:家风传承启明志”“负笈求知:赤子归来报国志”“心系苍穹:航天筑梦耀中华”“智趣悠长:生活学问两相宜”四大板块再现梁思礼一生如何将个人言行紧密融入爱国报国的“责任”与“担当”之中。

考古巨擘——梁思永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

展期:2024.11.13-2025.04.13

地点:江门市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87eae71acb2e1b037f3a73db20ba608b.png

展览分为“家庭渊源”“广阔田野”“学术研究”“考古教育”四个部分,全面展示梁思永为新中国考古事业奔波劳碌、耗尽心血、贡献一生的历史往事。

“留”放岭南——让传统文化种进童年的记忆里

展期:2025.01.18-2025.02.28

地点: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b9b695325cc981e84b6176ca199778b.jpg

展览通过书法、美术、陶艺三大板块,展现剪纸、木版年画、醒狮、香云纱等佛山非遗文化,开启一场关于传统艺术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探索岭南广府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展示佛山少年的艺术风采。

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

展期:2025.01.14-2025.05.19

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f68497ec58fa71fa3c2461e67b1323d8.jpg

展览共展出文物数量276件/套,精选广东地区出土砚及文房配套文物193件/套,借展天津博物馆等藏传世名砚精品及文房配套文物8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量62件/套。通过190余件/套层位明确,年代序列完整的考古出土砚呈现广东地区自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砚的流变和传承,以“砚”这一承载华夏文化精髓的专题为切入点,生动讲述广东地区砚文化故事。

中原出海——巩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

展期:2024.11.10-2025.03.09

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210344573a357a002a3c03c2d7ab1efc.png

展览以巩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从“黑石号”沉船切入,探索巩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展览共分为器韵万千、匠心冶陶、彩器盈途、东西汇融等四个部分,分别从巩义窑产品的釉色、工艺、用途以及文化交融等四个方面帮助大家认识巩义窑及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

升平共乐——佛山木版年画精品展

展期:2025.01.01-2025.02.27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088093f2c9c207fb755814bf83a3a7ef.jpg

展览共展出来自佛山市博物馆的佛山木版年画精品101幅,分为“门神画及门画”“神像画”“观赏画”“杂画”“新年画”“传承及工艺”6个部分,全面展示了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展品线条刚劲、色彩浓郁,充分展示了佛山木版年画的民俗气息。

灵蛇献瑞——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巡回展

展期:2024.12.12-2025.02.16

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4cb3bf6ee4311cd8684dc59d14a27498.png

展览以“灵蛇献瑞”为主题,展出由石湾陶艺家创作的生肖蛇题材作品,弘扬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征集石湾陶艺家2024年创作的110件(套)蛇年生肖陶艺作品,其中40件(套)作品在珠海博物馆展出,其余的作品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展出。

迁移——马克·路佛陶瓷艺术作品展

展期:2024.10.15-2025.02.26

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6f1946cda1266ab5983bfbfaf73127c1.jpg

展览展出了马克·路佛在2018-2023年完成的陶瓷作品,带领观众探索他四处流浪的迁移故事,这也是他在广东的第一次个展。他的陶艺作品注重于纯粹形式的探索,没有对流行文化的眷顾暗示,也没有复杂的拼合与混杂。这些作品在各种形体的陶泥板块上雕刻从中心向外辐射的线条,沉寂却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

展期:2024.12.14-2025.03.23

地点:南山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51f2897cc1d15cc427a0dd967518fdf4.png

展览通过160余件/组文物生动阐释鲜卑族拓跋部从盛乐到平城再到洛阳的发展历史,聚焦北魏王朝的社会演进和时代风貌,呈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此次展览系首次到深圳与观众见面,不仅使深圳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北魏的时代风华,加深对北魏王朝历史的了解,也增强了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帮助社会公众在观展中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历史进程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榷陶清晖——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三代官窑瓷器精品展

展期:2024.10.25-2025.02.23

地点:南山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331007f08c4496f1fd7dfcc641044f17.png

展览撷取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康、雍、乾三代时期瓷器精品,展品造型丰富多样,青花、五彩、斗彩、单色釉应有尽有。如清康熙款黄地青花双龙纹盘、清雍正釉里红龙纹梅瓶、清雍正斗彩缠枝莲花盘、清乾隆米色釉玉簪碗、清乾隆官窑粉彩龙凤穿花瓶等,展现清三代官窑瓷器的风采。

年画里的中国——中国木版年画艺术展

展期:2025.01.22-2025.03.09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d78ade9e00ead12a53621b65a5a025b9.jpg

年画里有一个吉祥喜庆、热闹非凡的神仙世界,早期木版年画大多是神像和佛像,成就了“门神”“灶神” “钟馗”这样的年画经典。随着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传统节庆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祭祀,百姓慢慢地从对神的关注转向人,更注重自身的生活与发展。于是,一系列构思巧妙、寓意吉祥的人物年画出现。以人物为题材的年画立体而丰饶,充满人间烟火气。

亦善亦美——尹黎栓、叶妙玲伉俪捐赠瓷器展

展期:2025.01.18-2025.04.06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dc4365b7066964c6386acaeee4d170b5.jpg

尹黎栓,东莞莞城人,用20年时间,靠一己之力,从全国各地、海外购藏108件精美瓷器。尹黎栓、叶妙玲伉俪将其全部无偿捐赠予东莞市博物馆。这批瓷器年代跨越唐代至民国,其中不乏珍品,极大地丰富了莞博瓷器品类,为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藏品支撑。

多彩酒俗 醉美生活——贵州少数民族酒俗展

展期:2025.01.22-2025.03.16

地点:珠海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a38881f184dd22083f3eb8bb5185e959.jpg

展览以 “酒” 为魂,精心遴选遵义市博物馆藏 47 件(套)酒具瑰宝 ,以及 10 件(套)独具风情的苗族服饰,通过“民间酿酒”、“酒礼酒俗”、“民族酒具”三个主题板块,讲述酒从最初 “礼天地,事鬼神” 的庄重用途,融入贵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后,衍生出的一段段饱含深情的酒香故事,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酒文化在民族融合与传承中焕发出的独特魅力 。

翰墨流芳——新会博物馆藏画卷精品展

展期:2025.01.23-2025.05.11

地点:江门市新会区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9a5ebaa781bfdec0e5da7984b71fb531.jpg

展览精心遴选馆藏元明清三代中国画长卷文物精品8件(套),主要以山水、人物为题材。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品文物共计7件(套),包括由明代“浙派”开创者戴进所绘、新会梁启超题书及收藏的山水卷,岭南杰出诗人和书画家张穆画、新会高俨题跋的秋猎获熊图卷等名家佳作,部分作品为建馆以来首次面世。

双城记——岭南画派溯源研究展

展期:2024.11.28-2025.02.28

地点: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d1f96ca568e23719900d00b96e55b4f5.jpg

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其先师居巢、居廉在东莞可园、广州十香园的艺术创作、育人实践为岭南画派的诞生及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展览将带观众穿越百年光景,以名园风雅丹青,溯源岭南文脉。

一园南北 三狮竞秀——狮子林主题展暨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展

展期:2024.11.15-2025.02.28

地点: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884fbb725e95e51feaf19c41840278d6.jpg

展览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展,以“百园之城—咫尺乾坤—古朴雅致—精雕细琢—花木有信—诗意栖居”为线索,用一幅百园之城长卷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又以园林雅石家具、建筑模型、水石盆景、书籍拓片等实物展示苏州古典园林叠山理水的巧思。从亭台楼阁的布局、花木扶疏的韵致、楹联匾额的意趣及文人雅士的生活美学中,观众可以了解苏州古典园林的布局艺术、陈设艺术、建筑艺术与人文艺术。

民国时期版画文献研究展(1912-1949)——齐凤阁捐赠版画系列展览

展期:2024.11.05-2025.02.28

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9882d2cbbccd00e3196b5033184afb2.jpg

展览基于著名版画史论家齐凤阁先生于2021年无偿捐赠給观澜版画基地的大量版画作品及文献的整理,并根据齐凤阁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民国时期版画文献集成》(全22册)进行文献和作品的挖掘、梳理、补充和研究。以文献的类型分为“中国现代版画的先行者”、“鲁迅与新兴木刻”、“民国时期的版画期刊”、“民国时期的个人及团体木刻集”、“版画技法和史论著述”、“民国时期的木刻作品和原版”六个板块,其中还包括民国时期的木刻工具和鲁迅及版画家书信手稿,共150余件文献资料。从中可以窥见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们那奋斗的身影、披荆斩棘开拓的足迹,让我们对民国版画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立体的把握。

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

展期:2025.01.11-2025.03.23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1daf803a1b7454da304f356bb30ecf5c.jpg

在历史的长河中,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有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那就是距今约5800年至5300年的凌家滩文化。它是“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此次展览共展出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原件及复制品216件(套),带您走近古老而神秘的凌家滩文化。

刻画“新”年味——漳州木版年画艺术展

展期:2025.01.01-2025.03.30

地点:惠州市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da266ab020b551739ef748033af7ce1f.jpg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块璀璨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漳州是闽南文化重镇,也是著名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漳州木版年画以其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它既融合了北方年画的粗犷雄沉与南方年画的秀美雅丽,又兼有闽南本土古朴神秘的东南沿海风格,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风华再现”迎春展览

展期:2025.01.13-2025.02.28

地点:汕头市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0e515b0e80c47e3ee816d4b957a26cdb.jpg

展览以“风华再现”为主题,内容包括“汕头中医——民国时期汕头中医药行业实物展”“百年回眸——汕头老照片展”“高门风雅——高煜书画作品展”三大板块,不仅展示了汕头百载商埠的繁盛之态,也让人深切感受潮侨历史文化的华彩画卷。

看过往 见未来——顺德渡船、人力车运输票据展

展期:2025.01.01-2025.04.06

地点:清晖园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e175558caca4015871cfd4ef78fa6bb4.jpg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河涌交错,渡口众多。四季桑田绿,人家尽枕河,人们通过渡口出行、交往、贸易,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情。小小渡船票据,不仅仅是交易凭证,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承载了几代人的情感与记忆。上世纪50-70年代,人们从陆路出行、往返,除了偶尔能搭乘稀缺的公交车外,更多人倾向于请自行车师傅“捎”一段——这与今日的出租车服务颇为类似。师傅们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乡间路上,随时准备搭载乘客启程。

年画里的中国

展期:2025.01.01-2025.03.03

地点:石龙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6e41bfec693d7bf7cd81823efbc401c8.jpg

展览精选了300余件年画精品和年画印版,辅以年画制作工艺展示,将文物藏品和非遗传承相结合,分为神祇人物、风物劳作、故事戏曲三大部分,全面展示了蔚为大观的年画艺术,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了解和研究这一独特文化的宝贵机会。展品涵盖了从最早起源的汉代门神画,到唐宋因雕版印刷术而兴起的丰富题材,再到明清时期各地风格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

◉  广 西

竞妍——中日伊万里风格瓷器展

展期:2025.01.17-2025.04.17

地点:南宁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9270412ff8729d9984ff14d908972986.jpg

自17世纪50年代起,日本陶瓷开始大规模外销,因日本出口到欧洲的瓷器均从伊万里港口出运,故被欧洲通称为“伊万里”。它们虽产自日本,却在生产之初积极吸收中国制瓷技术与装饰手法。“中国伊万里”瓷器则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于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的结合使用,同时使用少量绿色、棕色等画料,并加以描金装饰。展览精选175件/套“伊万里”瓷器,宛如一幅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

海上银珠 厚德流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

展期:2024.12.27-2025.03.30

地点:南宁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d0a3608f4d28cf02e2b688f52936261a.png

展览精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及相关文献百余件,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中西合璧”的精美展品,还能通过各式工具,对“银器是怎样炼成的”一探究竟。老上海银器是上海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传承技艺,也留存众多制售者、消费者的生活、工作、思想、情感、审美等信息。

瓷光玉韵——中国德化窑世界遗产文化展

展期:2025.01.17-2025.03.31

地点:广西民族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87c4c244cc15fa6fdb7551c335a29af7.jpg

展览共展出文物藏品和当代艺术作品111件(套),以时间为脉络,分为“千秋窑火”、“盛世玉韵”两大部分,展示德化瓷生产的悠久历史、精深的陶瓷文化,精湛的制瓷技艺、精美的白瓷作品,向观众呈现千年来德化人以瓷为业、向海而生的开拓精神。

指掌春秋——闽台木偶艺术展

展期:2024.11.16-2025.02.17

地点:广西贵港市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224dd41b22243edd125832d576470e71.jpg

展览共展出包括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提线木偶头、掌中木偶头、戏服、盔帽等在内的96件/套文物、展品 ,呈现闽台两地木偶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关系,以及蕴含着独树一帜、具有浓厚闽台地域文化特征的表演艺术、制作工艺、风俗习惯等。

◉  海 南

譬若天工——中国古代文物中的科技奥秘

展期:2024.11.16-2025.02.17

地点:海南省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bedbd014391b3467d8418cd582903f34.jpg

展览聚焦文物的科技主题,汇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海南省博物馆等19家文博单位,从青铜铸造、造纸印刷、瓷器制作、建筑营造和布匹织造等五个领域中,精心遴选反映中国古代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文物14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6件/套,二级文物24件/套、三级文物33件/套,珍贵文物占比超过64%。展览将带领观众穿越中华科技文明走廊,呈现文物背后的科技发展,揭示文物蕴含的科技奥秘,讲好中国科技故事。

◉  香 港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

展期:2024.12.18-2025.05.04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41b6c8952e7981b77743f72bf1b3f642.png

展览汇聚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的近150件藏品,涵盖瓷器、玻璃器、珐琅器、纺织品、书籍、科学仪器、医药品等不同种类,呈现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科技、哲学等领域的交流互鉴。

◉  澳 门

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邂逅丝路遗珍

展期:2024.11.02-2025.09.30

地点:澳门美高梅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41b894aeac0595f609d9aa070cc83ec8.jpg

澳门美高梅博物馆开馆首展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展出近20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228件藏品,涵盖出水文物、丝织品、香料及艺术创作,带领观众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展览以时间为脉络,分为季风、文脉、交织、联结4个主题空间。

新像:艺博馆藏现当代艺术展

展期:2024.12.13-2025.05.25

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25d8fb4a410e47c63bad8a7abb4cf7c9.jpg

展览遴选来自澳门本地、葡萄牙以及旅居此地的外地艺术家作品,分“景色·景像”“墨色·意像”“物色·新像”三个单元展出100件作品,涵盖水彩、油画、水墨、版画、摄影、装置、混合媒材等多种创作形式,反映了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的独特性,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形式。展览将充分体现澳门艺术博物馆自1999年开馆以来的收藏成果,通过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澳门艺术创作生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再现,也包含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与想像。

天下明德:故宫博物院重华宫主题展

展期:2024.11.29-2025.03.02

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3fc510b531a505cbbbf72f75d3ecb9d2.png

展览将围绕乾隆皇帝的潜邸“重华宫”,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展出故宫博物院藏品逾130件(套),向观众述说其背后的人物及故事,展示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丰功伟绩、作为儿子和丈夫不同角色的面貌,以及重华宫深厚丰富的历史。

记忆‧遗传‧异变:中国与葡语国家艺术年展

展期:2024.10.25-2025.02.09

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a5f1d2c8e6b5ababba6bb348aa905abc.jpg

展览展出包括来自中国内地、澳门、葡萄牙、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东帝汶等地20余位艺术家的超过130件(套)视觉艺术作品,类型涵盖绘画、录像、多媒体互动装置及公共街头艺术创作。参展艺术家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和创作,将个人与集体的文化轨迹转化为引人深思的艺术作品,展现东方和西方,乃至全球南方的相互交融及其构成的全新艺术语境,引领观众思考文化的连续性与多样性。

天下承风:周秦汉唐文物展

展期:2024.12.19-2025.03.16

地点:澳门博物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1/3767e85c6e767192d47ad4a2012069dd.jpg

展览汇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湖南博物院、咸阳博物院等14家博物馆的100件(套)展品,勾勒出中华文明传承与延续的发展轨迹,揭示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与精髓。展览按朝代分为“赫赫宗周”“巍巍大秦”“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四个主题展区,展品包括西周青铜礼器,秦兵马俑、秦简,汉帝王陵寝出土之各类陶器、玉器及丝织品,唐三彩俑、法门寺唐塔地宫秘色瓷、何家村窖藏银器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