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百桥旅程从水乡到京城

  2012年3月5日,“桥—江南的记忆”杨明义百桥图展在北京爱慕美术馆隆重开展。“百桥图”是杨明义集中描绘水乡的重要作品,历经十年构思,三年集中创作成就百幅精品画作。“桥”是江南水乡最稳固而深情的文化符号。提到为何如此钟爱桥这一主题,杨明义解释说,他在国外生活十几年,念念不忘家乡苏州,思乡是他难舍的情结。于是如何表达家乡、推广家乡成为他思考的主题。后来,杨明义找到桥这个载体。他认为桥有很多寓意,人与人沟通需要桥梁,国与国之间也需要桥梁,对故土的眷恋、对家乡的情感更需通过桥梁来寄托。所以他想表达的桥不仅是唯美实用的桥,更是心灵沟通之桥。

  在展出的画作中有苏州的桥,也有浙江一带的桥。有乾隆皇帝走过的永安桥、遗失横塘的亭子桥、同里严家廊上的蒋家桥等,这些桥或纤巧、或恢弘、或简约、或繁复、或幽深、或明丽。春夏秋冬、晨曦夕照、天光水影、明暗眩素,变化无方、各具意境。爱好书画的在京苏州商人毛先生站在杨明义的作品前感慨道:“这些桥不仅让我看到桥本身的精致和美丽,更让我体会到自己对于这种景象的迷恋和思念。”杨明义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水乡的画家。小桥、流水、人家、小船,一个个片段被剪辑成人们眼前的一瞬间,又从一瞬间延伸到记忆的永远。一百座桥,展示的是完整的江南水乡……

  知名画家陈丹青对杨明义这样评价:“一个人和一个主题相处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最后,人和主题很难分开,于是就把灵魂画了出来。” 陈丹青进一步剖析杨明义的百桥图:“桥,以前也出现在他的水乡系列中,但现在‘桥’成为了主题、成为江南文化的述说者。桥本身是一个旅程,越来越多的桥,最后你会留下一个记忆,是一百座桥构成的,只画几座桥,不可能有这个效果。当一个主题以这样的形式贯穿他的绘画生涯,百桥图终于成为了里程碑。明义老师的水墨和方法是有变化的,他以国画的方式,运用透视,运用西洋画处理景别的方式,融进水墨尺幅,这完全是一种创新,中国古典画里的桥,完全不是这个形态。因此,百桥图展对明义老师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个惊喜。”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此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北京苏州企业商会主办,苏州博物馆、北京爱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爱慕美术馆承办。北京苏州企业商会自2009年成立后,为大力推广姑苏文化一直做着不懈努力。作为北京苏州企业商会和苏州文化的展示窗口,北京爱慕美术馆在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与优秀的艺术家合作开展各种艺术与文化活动。曾先后举办过“杭鸣时粉画艺术展”、“苏州花鸟画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缂丝、核雕作品晋京展”等展览。

 

  附:

  杨明义,1943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诸多中外美术馆、美术学院以及中外著名收藏家收藏。作为当代知名水墨画家,杨明义首创新一代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的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