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几年前,参观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一次书画展览,我知道了徐步这个名字。他的山水画,篇幅不大,却表现出构图的精心和笔墨趣味的浓郁;他的书法,也显露出典雅文静的气息;还有他的题画诗,韵律工稳,字斟句酌。这些印象,统一的勾勒出徐步在那一时期的文化面貌。他是一个“博雅”的追求者。我当时纳闷,在西安这个书画活动十分频繁的地方,徐步其人却自居寂寞。唯其如此,也使得我对他愈加敬重。
以后渐渐熟悉起来,在不绝如缕读他画作的同时,也渐渐知道了他的往昔。他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先是热衷于油画人物肖像,在江西已经有了不错的职业,也以绘画为因缘建设起幸福家庭。在江南大地的多年行走里,他的艺术理念和趣味却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裂变。他以为,中国这广沃大地原来就是一幅看不尽画不完的山水,这山水的幽微旷远也如同中国文化熏陶浸润中的人情。每与山川草木亲近,他便一变平时的平静而成激动。他画大地上的山水,也追寻地进入古人的山水。徐步将唐宋山水画大家郭熙、范宽、李唐诸贤名迹一一临摹。一作之临,往往要用半月甚至一月之功。在一丝不苟的手追里,是神采飞扬的心摹。在对前贤经典的全面浸润中,也冷静地思考着自己的作为。他以十年的专业准备,在而立之年过后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之后,又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他以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在唐宋,而唐宋山水画的根植在终南。在终历了多年的艺术准备之后,他举家北迁,倾心于斯,就是要在这块浑厚无极的沃土上喷薄生命之华滋。
连续多年关于中国画前途的争论和困惑,使得这一片园苑,呈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喧嚣,相形之下,徐步的澹定与清寂,则见出自信的定力。激情与理智,才华与学识,在徐步的作品里融汇表现,其追求,显然带有某种学术自觉。他以为,中国画的根基是书法,骨法用笔即书法之笔。正是在对一管毛锥无穷变化的体味把握里,他日益深入地体味着唐宋以来的诸多大家,也会心于百年来以黄宾虹为代表对中国画精神的探索整合。在这体味会心之中,徐步投入到几乎“无我”。在精勤敬业于教学的同时,他每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临画、临帖和写生,几乎完全是按照古贤读书行路的方式来改造自己的生活。这就可以让人明白,在热闹场里为什么鲜见徐步,他不是在书卷中,就是在山水里。这所谓“无我”,也就是“被文化所化”。徐步没有为急迫建树声名而竭力表现个人特色。他的性情,本来对大写意山水十分向往,他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就是巨幅写意,而这些年,为使自己的笔墨把握深入再深入,对经典的理解准确再准确,他有意将自己的性情封闭起来,成百幅的临摹和创作几乎全是“工笔”山水。我曾经不无忧虑地提出:你这样画,会不会工谨精细有余豪放旷逸不足,中国画的精髓是在写意呀。徐步说:我是以一生精神来进行山水画,对古人笔墨把握领略到极精微,也才可能对自己性情抒发到极豪放。这是徐步的自信,他这自信建立在精勤上;这是徐步的谨严,他这谨严建立在旷远里。徐步的探求超越了以往“行家”“戾家”的畛域,表现出文化整合与复兴时期的庄重。在职业状态上,他是一个专家;在人生理解上,他又是一个文人。近百年前,陈师曾先生提出中国文人画的四项标准:人品、学问、情趣、思想。徐步是自觉向着这样的目标身体力行者。这样的艺术道路,也是文化道路、人生道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我愿意见证徐步的努力与追求,也希望有更多朋友进入徐步的笔墨世界。
作者:李廷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