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媒体纪实——抽象画家汪京元40年风雨兼程(下)

逍遥游

——书法刻字南下记

汪京元

济济一堂

  四月的中山,气候宜人。“复活节”唤醒了人们对春天的感知。在罗会牛等书友们的帮助下,伴随着盛开的鲜花,展开了自己的件件“秘玩”进行了生平第一次艺术的整体曝光。

  没有开幕式,没有花篮,没有醒狮队助气氛。一切围绕作品进行。书法、刻字以及刘银燕的壁挂一应俱全,虽谈不上满壁生辉,却也夺人视线。

  “独具风格的彩墨书法,难得一见的清新竹刻”。香港《文汇报》的展讯告诉了大家。

  港澳的观众来了,台湾的观众来了,南韩及日本的观众也来了。德国的高鼻子们连声“OK”。到底是南国,通商的门户,如此多的海外观众不请自到,同享逍遥之乐。那作品中的几根线条、浓淡墨趣,刻字中的色泽与凸凹感,把这些不同肤色、不同语种的人联在了一起。书法刻字竟有这等魔力,是我独自逍遥所万万没有料到的。

错爱

  收藏家:“有一种独到的精神体现”。“‘鹰’字有一种独到的难以言喻的精神体现,那笔划的造势、墨块的虚实、视觉的感受使人激动,难以割舍。”同行:“你的作品要是到台湾展出会引起轰动。”

  展览期间先后接待了许多的台湾观众,她们良好的艺术素养令人起敬。其中一位姓林的小姐对竹刻尤其偏爱。她不但在台湾有自己的企业,在大陆亦与人合作投资有厂。忙于经营之道的她,却对艺术有很好的见解。她国语、英语讲得非常流利,所以交谈起来无碍无滞。不但自己喜爱这些作品,还非常热情地向台胞们及外国友人推荐介绍。有着这般对艺术认识的专业深度实在令人钦佩。后来才知道,她在台湾是一个艺术学会的成员。

  无言的观众群:“……”。

  静静的坐在展品的前面,默默的欣赏,悠悠地来,不动声色地走。一般情况下,作者往往忽略与他们交流,以为他们只是一些看热闹的观众。而他们呢?也勿需与作者侃他们的看法。其实,里面“藏龙卧虎”者大有人在。

  离展览结束还有最后一天,一位陈姓先生站了出来,他指着一幅彩墨书法《苍天》说:“我每次来总要多看看这件作品,其它的我认为都一般,你的展览结束了我就再也欣赏不到了。”后来香港的几位女士也谈了同样的感受。我佩服他们的见解,明澈而精到,吐露的心声质朴而实在。

  再度逍遥

  展览结束了,“秘玩”昭示了天下。“山野的风”吹向了海洋,拂过海面,潮起潮落的海洋又滋生出了许许多多湿润的空气。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人生即瞬如流星,何必太留意。

  且回归故里——再度逍遥。

载《书法导报》1995年6月14日

山野的风

——侃汪京元和他的南国书法刻字展

周德聪

  许久没有京元的信息,只知道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创作了近百件作品到南方去了。

  仿佛是一夜之间,许多报刊纷纷刊发了关于汪京元刘银燕书法刻字壁挂艺术展在广东中山举行的消息,据说展览是相当成功的。

  在湖北省第三届书代会期间我竟意想不到的见到了他。三年未见他依然那么风趣、乐观,只是平添了一脸的胡茬。他说这是一种价值的体现,理由是港澳的一些收藏家认为他老到的书法与他的年龄不相称,所以这胡子便自有了妙用。

  京元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与他神侃之间发现他的言谈举止至少比以前增加了较多的潇洒成分。他认为: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特别时期,一些文人墨客旁徨、困惑,似乎有被人遗忘的感觉而不知所措。而京元以他敏锐的触觉感悟到虽然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艺术家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环境,但如何抓住机遇去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艺术理想则是摆在每个艺术家面前的课题。为了筹集展览经费,他潇洒的去南方走了一回,毅然加入打工一族,在这一年中他深刻地体验了打工仔的生活,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高节奏、快信息的社会生活使他得以收集了解到许多有价值的艺术市场行情。南国的民俗民风及生活情趣则为他了解多层次的欣赏口味提供了难得的参考素材。

  4月1日,以“山野的风”为主题的书法刻字壁挂艺术展以其清新拔俗的整体艺术效应呈现在海内外观众面前。观众普遍反映象这样实力雄厚、形式多样的个展他们很少见到。如书法作品中便有焦墨书法、浓淡墨书法、彩墨书法等;刻字作品中又有竹刻、木刻、石英板刻等;织物壁挂中所有平面装饰型、立体浮雕型等等。三个系列的作品互相生发、相互映衬。同时,主动向期望了解作品内涵的观众讲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与吸收。为此许多外国观众意欲购买,京元怀着“嫁女”的心情出售了部分书法刻字作品。

  京元的展览是成功的。他从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以为主要体现在:一、走出书房闯市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要让作品去打动观众,而展览是体现作者整体水平的最佳方式,在接受观众检验的同时又了解了观众的需求信息。二、展览时间相应延长。过去一般将展览时间定为一周左右,时间太短不利于信息反馈,故展览被动,毫无回旋余地,只接待了第一批观众后展览就结束了,实在可惜。而第一批观众展览后信息扩散的结果必然会带来第二批、第三批观众……时间相应拉长无疑会扩大展览效应。三、作品的多样性。单一的作品面目不会给人产生新鲜感,只有品种丰富多样的作品才会给观众良好的视觉效应。当然这需要作者有很好的多方面的艺术素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与理想。一部分艺林中人已割舍了理想追求汇入商海,京元则以自己强烈的艺术信念圆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梦想。记得他与我说过人不过几十年光阴而已。能够始终如一的塑造自己则足矣!

  已近不惑之年的他依然那么执着,无论他日后以哪一种生活方式出现,恐怕都会痴迷在自己的艺术伊甸园中。

载《书法报》1994年8月31日

书刻臻妙 戛戛独造

——汪京元的书法刻字艺术

周德聪

  八九年初秋,与京元君相识于西子湖畔,那时我与他同负笈杭州浙江美院进修书法,因书而识,真乃墨缘也。

  京元君聪明容智,风趣幽默,爽朗热情,十分健谈,故与之交往,自成快事。记得在浙美进修班上,京元君无论是临摹古代法书抑或独立创作,总受到老师的夸奖,我除了羡慕而外,真有些嫉妒他的聪颖。九O年夏在进修结业汇报展上,他的作品由于既重传统又富个性而被美院收藏。分别三载,京元君鸿鹄大志,沉于艺海,创作了大量书法及竹刻作品。

  过去,我只见过京元的书法,在诸多体势之中,犹以隶书、行草见长。他的隶书,出自张迁的古拙、伊秉绶的高简,辅以他自己对艺术的灵敏悟性、字结构的空间分割疏密杂陈、用笔的潇散简远与八面出锋、逐形成奇崛高古的风格。非谙于书道者绝少知音也。九一年湖北省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他送展的一幅隶书对联就因寡于知音而差点落榜,但最终以其耐人耽玩的魅力荣登榜首。他的行书,汪洋恣肆,既有王觉斯的迭宕起伏,又有旭、素狂草线条的精灵,让人读后顿生惊心动魄之感,或许这个中即是“崇高”的意味?

  刻字艺术,在我国古老而年青,近年中国书协亦成立了刻字研究会,且举办过几次刻字艺术展,从发表的作品看,尽管材料丰富,又总觉手法单调些。而京元君的竹刻,虽材料单一,然刻工甚佳且表现手段十分丰富。观他的作品,你绝无雷同的感觉,或形式上的新颖、或色彩上的变化、或刻凿的奇巧,均使入耳目一新。也许由于长期从事工艺美术教学和他对竹雕的偏爱,故其竹刻既注重形式的美感,又注重书刻的精细,在竹之本原的黄色基调上,辅以兰、绿、朱色的点染,使意境更加清幽深远。他常常以“楚南竹人”自许,故于艺术上倾心于竹,醉心于竹,赋予楚南之竹更多的艺术情调,观之令人顿生爱心。

  以我的理解,竹质是十分坚硬的,然而在京元的手下。似乎都变得绵软了,不然那件件竹刻与浮雕的图案何以会如此地精致,其阴刻的文字对笔意的丝丝如扣都表现得十分精细,虽然是刻却具有笔的意趣,而浮雕的文字凸现于竹面,线条极富于立体质感又不板滞。览之无不惊叹其高超的雕刻技艺。

  京元君生性潇洒倜傥,云游四方,饱览山河壮丽,涵养浩然正气,发乎文,游于艺,皆警策精僻,戛戛独造。尽管他已是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在全国的大展大赛中累有获奖,但他并不满足,虚怀若楚南之竹,在艺术的道路上正奋力攀登。

载《书法导报》1994年9月7日

蹚海拾梦

——记青年书法家汪京元

咸宁日报记者 柯常智

  独具风格的彩墨书法,难得一见的清新竹刻。

——摘自香港《文汇报》对汪京元作品的评介

  春风拂花的四月,我区青年书法家汪京元成功地在广东中山推出个人书法刻字艺术展,并一举轰动港澳台,创下全国青年书法家作品个展中的“三个之最”,成为展出时间最长、参观人数最多、作品售出价格最高的个人作品展览,倍受社会各界书法爱好者的关注和青眯;并受到老一辈书法家和教授的好评。

  现年38岁的汪京元,自幼便对写写画画产生了极大兴趣。1978年,当他带着美好的愿望考入地区工交技校工艺美术专业学习时,更是对书画如痴如醉,并被著名的竹刻艺术家范道正收入门下给予重点辅导和训练,同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

  古人云:“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1982年,汪京元的处女作书法条幅、竹雕画《漓江秀色》在《咸宁报》发表后,更加激励了他对书法绘画的追求,及至1989年,他负笈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创作意识和水准更是日甚一日。几年来,他创作的作品不仅参加过“首届国际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日本第52回国际文化交流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全国首届刻字艺术展”等10多次国内、国际书画作品大展,而且还被收入“国际现代书法集”、“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选”、“当代书画家作品选”等多本作品专集,并连续40余次在全国性的书法大赛中获奖,同时还有100余件(幅)书法作品创作体会文章被《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等10余家专业刊物采用。

  汪京元对书法作品的创作更有他独到的表现技巧,那便是把根深深地扎到传统书法的沃土之中。在遍临传统名篇佳作的时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不盲从,尽可能地理解古人,做到“意与古会”,而后为我所需地大胆“拿来”,并在实践中去化解。他常说,笔中之线貌似单纯,却实为心迹的流露。为了达到培养和磨练浩然之气的目的,他不仅先后游历了黄山、华山、天山、呼伦贝大草原等名山秀水,而且还寻访了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等民族艺术宝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创作“性灵”,开拓了自己的创作意境。他在这次个人书画展中推出的“鹰”和“善”2幅作品,既有他在汉简笔法中揉进草书意味的着力尝试,又有他寄情于字、寓意于字的创作底气的显露,给人以“见字如见物”的感觉。其中的“善”字便是他用长达5年时间,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潜心研究和观察,在溶入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运用墨汁渗合其它物质材料产生的特殊效果,将佛教信徒“与人为善,超凡脱俗”的固有本意跃然字上,并赢得书法界专家的一致肯定。其中的“鹰”字被澳门一位姓林的书法收藏家以万元巨金高价珍藏,创下青年书法家售价最高的记录。

  汪京元深深懂得,书法作者只有让作品走向社会并被社会承认,才能真正体现出作品的价值。举办个人作品展,让作品接受社会检验正是汪京元多年的夙愿。为了迈向这一步,他不得不暂时搁置了他眷恋的讲台和热爱的学生,于1993年7月停薪留职和爱人刘银燕一道来到广东省中山市中旅集团公司打工,为举办个人作品展筹措办展经费。经过9个月的辛勤工作和积累,汪京元终于凭借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和在书法创作中的特有“灵性”,在一些友好单位和个人的赞助下,用自己多年的积蓄,自筹2万多元资金,从自己多年的创作中精选出160余件作品于今年4月1日至30日在广东中山市中山港成功地推出了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个人书法刻字展。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全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协会主席陈振濂热情地为之作序,著名书法家徐本一、金伯兴为展览题字;中山市委书记谢明仁及海内外观众6万余人观看了展览。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我们期待着能融自然、碑帖、学识于一身的汪京元,蹚海拾梦,在沉思与探求中日臻成熟,挥凌云健笔,书写出更加精美的篇章。

载《咸宁日报》1994年

个展小记

汪京元

  “独具风格的彩墨书法,难得一见的清新竹刻。”香港《文汇报》连续三天的展讯介绍,成为三月底港澳书画界议论的话题。

  四月一日,“汪京元刘银燕书法刻字艺术展”在广东省中山市拉开帷幕。许多人认为珠江三角洲乃文化的沙漠。我亦十分担心投资几万元的展览会以亏掉血本收场。人有时候还真要靠运气,我的个展得地利竟引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一个月下来,多达五万余人,在港澳台引起较大反响。

  4月21日,我的代表作榜书“鹰”受到澳门一位收藏家的偏爱,当即以万元高价珍藏。

  如果我的个展开始就没有想到要体现一种经济价值,那么我就没有胆量去花掉多年的积蓄,厚着脸皮向亲朋好友借债,去毅然“下海”到中山打工一年。侃起来痛快,真正去做倒也的确不易。艺术家要想展示自己的作品还要被“钱”牵着鼻子走,要一张张的叠积起来,又从手中大把大把抛去。在这一反一复中等于以自己的体力和智慧去换取精神的那一部分,多累!

  更累的还在于书法这玩艺能值几个钱?人人会写字,个个是“书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还劳命伤财的去办展览,何苦!不是搞书法的朋发这样劝我。

  好吧!我就不信高档的书法不值钱。

  “善”,标价五万。

  果然有人问价。一位台商愿以三万购买,我没答应。理由是:他不是收藏家只是看在价高才想买;我当然不会让价,须知艺术找到知音才无价,不然一百元还嫌多。更何况我的这幅“禅味”书法花了长达近十年的心血才诞生的。虽然我感到挖掘的深度还不够,但许多人很喜欢。有记者评论此幅作品“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潜心研究和领悟,在溶入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运用墨汁掺合其它物质材料产生的特殊效果,将佛教信徒“与人为善、虚静脱俗”的本意跃然纸上,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超然象外的立意可与手岛右卿的“崩坏”相媲美。如此理解虽有溢美之嫌,我仍觉投情。

  在一百多件展品中,除水墨书法和彩墨书法外,近六十件为刻字作品,其中以竹刻为主,其它如木、石英板等,均体现了不同的质感与视觉效果。我试图将每一幅作品的形式到内容拉开距离,尽量使之不雷同。这一点,也许正是给观众良好视觉效果的原因,他们一致反映象这样高质量、高水准的书法刻字展很少见到。

  我第一次花了近三年的时间象模象样的搞这次展览,虽然得到了些虚名,但的确也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尤以刻字劳神于人。从备材、雕刻、敷色处理到远途运输,历尽的艰辛为一般人所不知,由于长期高度集中精力搞作品,致使颈椎骨变形、气血不畅而产生胸闷,一个人想要实现一个愿望真是不易,有时往往还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展览结束了,留下了兴奋与疲劳以及观众的再度期待,也结识了港澳台及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同好和新朋友。当然也检测了书法艺术在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的位置,这给我以后的创作留下了许多待研究的新课题,应该说这是最大的收获。

载《现代书画家报》1994年10月15日

艺海书山任跋涉

——记青年书画家汪京元

立中 东伟

  近年来,一大批有志于振兴祖国书画艺术的青年脱颖而出。湖北省咸宁市青年书画家汪京元就是这一群墨海弄潮儿中的一员。他才华横溢、成就卓然,作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老一辈书法家和教授的好评。

  他出生于鱼米之乡的“小汉口”——簰洲镇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也许是从小受楚文化的熏陶,自幼对写写画画产生极大兴趣。古镇小学没有开设书画课,他便从历史课本上描画祖冲之、赵州桥等插图。一有空就练习画画,废纸、地板、墙壁都是他的“战场”;画花、画鸡、画鸭……虽然不象,但毕竟是开端。到了初中,他成熟了,他请教了一些对书画有兴趣的教师,从此学校的板报、小报的刊头、题图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1975年他高中毕业下放农村,艰苦的劳动锻炼了他的意志,使他更加喜爱书画艺术。在劳动之余,他坚持学习,从不间断。湖泊、田野、小草、小花竟成了他写生的素材。艰苦的磨练,丰富的社会生活陶冶了他的灵感和激情,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78年,他带着美好的愿望考入了咸宁地区工交技校工艺美术专业。他常提醒自己:这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他的学习更加刻苦,如痴如醉。著名竹刻艺术家范道正先生非常器重京元的才华,收入他的门下。他没有辜负技校老师们的期望,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他的处女作书法条幅、竹雕画《漓江秀色》在《咸宁报》发表。首次成功激励了他。他初出茅庐,书法绘画竟成了他的终身追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来他脱颖而出,《中国书法》杂志、《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中国青年报》以及《青少年书法报》等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了他的上百幅作品。《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集》、《当代书法百家作品集》、《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作品精选》也收进他的作品。他的艺术成就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名人辞典》。

  对艺术至诚追求的他取得成功与“贤内助”刘银燕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她为京元练字搜集废报纸,并舍去为结婚购买衣物的钱供他买书和字贴,为了他的视野开阔筹钱……几年间,他四处求师,先后得到著名书法家黄亮、徐本一等先生指授。负芨浙江美院后又亲聆著名教授沙孟海、刘江、陈振濂等先生的教诲,还结识相了不少的青年艺友。为了提高艺术素养,他先后出游黄山、庐山、华山、嵩山、天山、张家界、呼伦贝尔大草原等名山大川;寻根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等艺术宝库;还走访了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开阔了他的视野。他成功了,他的作品在《中华杯》、《峨眉杯》、《五台山杯》等全国性大赛中获奖近三十余次,最近他的书法作品又应邀去日本东京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现为中国书协湖北分会会员、中国紫云书画会常务理事的汪京元还很年轻,艺术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衷心期望这位艺术探求者不断进取,不断求索,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载《北京科技报》1990年5月2日

伸向远方的路

汪京元

  历史不会断带。虽然转了很多个弯,但终究还是向前延伸。

  一觉醒来,眼泡浮肿,又是一夜的梦。在恍恍忽忽之中,我迈着沉重、蹒跚地步履走在那条坎坷不平的碎石小道上,留下了一行行深深的脚印。

  太阳岛、月亮蛙,宇宙空间囊括了阴阳互补的四维成份。人的宿命,精神的永恒,其运行的轨迹构成了线的律动。于是,解衣盘礴,升腾起艺术的极地之光。线条、结构、章法、笔墨、气韵、格调等等,萦回于脑际,淡化了人的个体成份。我亦步来迟,卷入那条无数先贤汇成的涡流之中。

  这条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叠积。它的延伸贯注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思维模式构成了具有象征意味的鱼转图象。它的运动形式以外部的封闭而内部旋转为基调,不投入这个文化圈则很难体会到书法艺术的体体精神。西方十字架文化的思维模式曾给我以形式上的影响。盲目的追求外部构成,势必削弱了书法线条本身的内质基因。结果,一无所得。踏上这条路后,我仿佛迷途知返,初步领略了书法的个中意味。十年来,我临过的碑帖不计其数。唐楷、魏碑、秦篆、汉隶直至叩响二王书法的大门。徜徉其间,时有心悟。立体的学习方法慢慢显示出优越所在。先练篆书,使线条圆厚气足。继学隶书以放开手腕,使线条活泼凝炼。先正手脚,再显灵性,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尔后,楷书和草书同步进行,使楷书溢其气,草书立于法。“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孙过庭《书谱》)相互渗透,互为生发。自身地投入,由理性、静态地模拟登堂入室,意与古会。此时养胸中之真气以排杂气,为感性地表现打下契机。

  传统基本功的积累,还包含着深沉的文化底蕴和知识修养,故字内功和字外功的修炼缺一不可。古往今来,名垂青史的贤达无一不是靠渊博的学识积蓄底气。学古不易,而化度成型更难。此间,艺术观的形成尤其重要。我于绘画、雕刻等艺术操习有年,虽然未能以美术立世,却为辅垫书法之路寻到了某些天机。艺术感觉的培养首先提高了眼界。涉猎堂奥,方知在黑白的极色对比之中饱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手中之线貌似单纯,然实为心迹地流露。为养浩然之气,我先后出游黄山、庐山、华山、天山、张家界、呼伦贝尔大草原等名山大川;并寻根了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等艺术宝库;还走访了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绍兴兰亭等。常言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开阔了我的视野。

  我崇尚自然、碑帖、学识三位一体的学习结构。纳古吮今,融会贯通,厚积而薄发。由传统到个性是一个缓慢的孕育过程。林散之先生喻为“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由递变而非突变,突变则败矣。”精辟的道出了书法的艺术规律。

  从蒙童时代拿毛笔那天起,至今已经历了近二十个春秋的翰墨生涯。有苦也有甜,但更多的是苦。旁徨、迷惘、困惑,艺途维艰。每当我坠入这种窘境,多亏得到我爱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路,已在脚下延伸。“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栅栏处。”我于是认准了走去。……

载《青少年书法报》1990年5月16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