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以生生之理,写生生之形

  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宋以前,中国文化的传承主要集中在中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先民在这里创造出最初的文字,后世具有完整体系的甲骨文也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建立起最早的大一统国家,夏、商、周三代皆在中原厚土立国。中原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早中期发展,同时与齐鲁儒家文化与楚地道家文化整合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体系和文明轴心,从而形塑了中国传统文化原型和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北宋之后,中原文化全面衰落,从而导致整个黄河流域文化的衰退,北方文化为南方文化全面取代。从南宋开始,文化艺术中心由北南移,杭州、金陵,取代开封、长安、洛阳并成为全国文化艺术中心。就文人画而言,宋代以后文人画大家多是出现在南方江浙地区,而北方则较少出现文人画大家。由于缺乏文人画传统的支撑,河南在近现代绘画史上很少出现有影响的文人画大家,也没有形成具有形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绘画流派,从而与中原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形成了巨大反差。

  中原画风的整体崛起是在“85新潮”之后,受新潮美术的刺激感应而趋向整体崛起。在这中间河南老一辈画家如谢瑞阶、贺志平、叶桐轩、马基光等,对河南中青年画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就当代河南绘画的整体发展大势来看,“85新潮”对20世纪80年代后中青年画家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来自老一代画家的影响。这决定了河南中青年画家的现代审美取向。“85新潮”崛起后的中青年画家大多受过专业化美术教育,他们或任教于高等艺术学院,或供职于艺术馆、美术馆,他们思想活跃、敏锐,并有着较为深厚的绘画专业功底,因而他们对当代美术思潮和审美趋向有着敏锐理性的认识和把握。但受地域文化传统的影响,河南中青年画家很少如后浙派中青年画家那样孜孜于笔墨与心性的玩味,一味求雅、求逸,而是在不逆时代审美思潮的前提下追寻一种博大沉实的气象,在厚重中有一种超拔坚韧的凝重感,这是一种来自土地的崇高感和文化上的自信。

  作为当代河南画坛的领军人物,马国强的人物画在中原人物画风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他的人物画受京派人物画影响较大,因而具有深厚的写实功底。但这种影响从京派内部来看,又来自两个不同流派。就写实倾向来说,马国强的人物画主要受到徐悲鸿学派的影响。徐氏“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的绘画观念,成为改革传统绘画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人物画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观念标志。作为现代人物画家无一例外地受其观念笼罩,在这一方面,马国强自然也不能回避其影响。而另一种影响则来自黄胄。黄胄的人物画虽以写实为根基,但他强化人物画的线条表现,速写式线条的迅疾多变构成黄胄人物画一个重要审美特征。他以写生破素描的写生框限,较之徐派人物画更具有自然生动之效,同时更具有生活气息。他的以线破形,凸显人物画的线条表现,更促使京派人物画向传统人物画倾斜,从而构成了徐氏学派人物画的不同审美取向。马国强的人物画正是在写实与写生,写形与写意之间建立起他的人物画风的审美风格表现。

  制约中国现代人物画的矛盾始终是来自写实与写意,线与形的矛盾。马国强人物画的卓荦之处在于他不唯写实造型意志是从,而是在准确把握人物形质的前提下,强调用线条的变化来概括、表现人物的精神特征。这就冲破了形对线的制约,从而体现出写意价值追寻。应该说,写实表现是马国强人物画的基础,这也是当代学院画家的共同创作基础,而如何在写实表现的基础上,发挥线的魅力和笔墨表现,则体现出画家不同的审美追求,也是人物画创作的难点与高度所在。对于马国强来说,线条营构与表现构成他人物画风格的主导动机,他力图以线条来概括表现结构,而不是让线条屈从于结构,从而使他的绘画图式充满由线条营构所带来的笔墨张力和生动气韵。线的本土价值意蕴与美学范式在于抽象概括,在于导向审美超越与审美自由的“墨戏”——“写”。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体现出时间性对空间性的超越。马国强人物画在线条表现上除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审美特征外,便是“写”这一绘画时间性的表诉,他的人物画极具生动之美与表“情”之美,而这种美即来源于他对“写”这一线条绘画时间的强化。他的人物画无论是宏大叙事,还是逸笔小品都始终保持着写意的审美感兴,“以生生之理,写生生之形”在淋漓的线条与笔墨表现中来把握人物的神采。

  马国强的近期人物画创作更加强凸现了笔墨表现,更接近传统人物画的本质。传统文人画与现代人物画审美特征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人物画以线条生结构,不强调体量和结构变化,重在强调与追寻人物画的内在神韵,这就将笔墨表现提到超越形质表现的高度。现代人物画受西方素描影响,重在形与结构,重视与强调人物画形的准确和明暗界面变化,强调写实。这在很多程度上抑制了笔墨张力,使笔墨服从于形的准确,或者干脆说即是用毛笔画素描,从而歪曲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本质。马国强近期的人物画创作试图走出结构对笔墨的桎梏,并矫转了早期速写式线条过于繁缛及冲折之生硬之弊,将笔墨表现置于创作的中心。在人物画创作上表现出新的样子。这种探索即突出再现在对笔墨表现的高度诉求和对素描式人物画结构的摈弃。这在他近期的一批人物画创作中强烈表现出来。如《和谐彝寨》、《苗乡集市》、《陕北老农》、《巴扎归来》、《下井》、《佛堂午膳》、《凉山姐妹》、《塔吉克之舞》、《朝圣者》、《巴莎山舞》等作品,已在笔墨表现上与他此前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物画的笔墨表现愈益生动自然,笔墨气韵愈益氤氲蓊郁,在人物画创作探索上又臻于一个新的阶境。

  对传统绘画精神体系的把握,使马国强的人物画始终葆有一种传统写意精神的魂魄。他强调写生,在现实生活表现平凡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美,强调艺术创作的真实,因而他人物画的创作母题不是来自刻板机械的典型再现,而是生活本身。这种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审美表现与他的写意观念恰恰构成一种审美对应,鲜活的人物与鲜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他的人物不仅激荡着强烈的时代感,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本土气派。

文/姜寿田

作者:马国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