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岩彩画”多年来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关注,由于它的绘画观念, 媒材运用等特殊性,它已与我们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有了很大的距离,因此也就引来了众说纷纭的争议,而我认为将现在中国的“岩彩画”称为“新现代重彩画”就更符合这类工笔重彩画的归类。
首先,从绘画的传承关系来看,我称其为“新现代重彩画”的中国岩彩画,无论是“源”还是“流”,它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环流现象,是不同文化互相交融所产生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汇集的成果。在现时中国岩彩画的创作手法上,它仍属于中国工笔画重彩范畴,尽管在许多方面艺术家用了和传统中国画不同的绘画手段,但大部分岩彩画还是在保留传统的根基上作探索和拓展,在绘画创作中融入了中国绘画的精华部分,所以它还是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延续。
从绘画观念上看,“新现代重彩画”在当今也更富有艺术魅力。它以开放的形态冲出以“道——技”、“道——器”关系来衡量绘画的传统观念,“新现代重彩画”不羞于技法,反而大力提倡技法,并把技法当作自己的目标去追求。从绘画一开始就用不同技法给作品做底,再到敷色、贴金银箔等全讲技法,并且不同的艺术家基本上有不同的技法。在传统绘画中认为如果过于依靠“器”之类的媒材运用就会妨碍绘画中对于“道”的追求,而“新现代重彩画”除了以宣纸、绢、水墨之类的媒材运用之外,还运用大量的工业用品,自然生态物品甚至是边缘化的物品等为依托物进行绘画创作,从而在文化上引发了审美观念的进一步拓展。突破了“以墨为雅,以色为俗”、“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旧有框架。这也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
其次,从表现手法上看,“新现代重彩画”创作过程是一种自由创新,随机诱发创作灵感的过程。因为这种绘画基本上一开始是给画面“做底”,再到敷色、贴箔、洗箔;刮、碾等一系列制作过程,比起传统工笔的“白描勾线”、“三矾九染”;“分染罩色”等程式化过程显得更为写意性,绘画过程中一种无形的精神锁链被解开,艺术家的思维灵感可以跟着画面不断出现的新视觉而驿动。艺术贵在创新,在创新中表现自我,往往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新现代重彩画在制作过程中恰恰具有这种职能,它以敞开的艺术视觉,让画家从传统的勾勒,渲染中走出来,无意中出现的肌理美感诱发画家无穷的暇思。整个绘画过程也是一种因势利导的过程,在看似无规律可循的绘制过程中寻找到更宽广的表现空间。
另一方面,它又有意识地借鉴古典重彩画的技法,渗入运用到新媒材中,一些原有的绘画经验被随之而来的新发现而取代,绘画者的原创精神由外引而内发地表现出来,这更符合现代人的个性表达。在世界绘画体系中其它优秀艺术样式,无论水墨、油画、版画、装帧设计等在这里都可找到契合点。因此“新现代重彩画”更具人性化。
另外“新现代重彩画”在色彩视觉上也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审美习惯。在当今社会,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如果仅仅还是沿用“随类赋彩”、“水墨为上”的色彩观念是远远不够的。新现代重彩画它保持了天然矿物色自身的美感,加上人造矿物颜料、水干色等品种的运用,弥补了天然矿物颜料的不足,绘画中注重肌理与造型的对比,强调对比与“和谐”的痕迹美,矿物晶体质感永不变色的特性自然折射出一种其它画种所没有的现代装饰美。它具有“动感”的色彩介入,而丰富了工笔画的“勾、皴、擦、染、点”等所不能达到的视觉效果,有色彩的介入,画面就不易“逸笔草草”,它在“笔墨”之外传递着更为多样化的绘画情趣和审美观念。
虽然 “新现代重彩画”无论是绘画观念、绘画制作过程,媒材运用等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我认为它仍存在着几点有待完善的方面。
1.在绘画制作的初始阶段,绘画者有时会过于依赖画面在无意之中产生的肌理美,在画家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往往受挫于所谓“失败的画面”,从而丧失自信心。而艺术创作刚好是要有十足的自信加上满腔热情的冲动。在中国画“六法”中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那种气和韵也应在“新现代重彩画”中得到完美体现。试想一个时断时续甚至畏缩不前的创作它缺少连动的过程能出满意的作品吗?所以我们不能太依赖于做底,只有懂得“意在笔先”的传统道理才会有美好的开端。
2.在线的处理上,有极少数的新现代重彩画弱化线条甚至无线条。这无疑是一误区。“线”是中国画的根本所在,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手段,它不仅仅是为了描绘自然对象本身结构,而且又是表现画家风格个性的表达方式,它是蕴含着极为丰富内涵的造型语言。丢下线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它就不属于中国画范畴。因为中国画有一套独特、高深而且行之有效的用笔之道即“线”。
3.在画面结构中,有许多新现代重彩画为了画面视觉冲击力而追求“满”,结果给人的感觉是“闷”。画面缺乏活力和张力。这点我们应该借鉴绘画中“计白当黑”的传统经验,努力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多的语言。从而产生最为丰富的视觉效果。
因此,“新现代重彩画”它源发于我国,如今它又在传统的根基上充分吸收西方绘画的各种样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它以一种积极姿态在遵循世界绘画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发掘拓展了中国的绘画领域,它促进了工笔重彩画的复兴,让我们的古老的文明再现光芒。
2007年4月12日
作者:涂国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