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关于艺术风格

  古往今来成就大艺术的天才,为数并不似名人录之类的辞书所载浩荡,甚至可说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其原因是大艺术必须有大难度,而当难度成为一个多元的领域时,能为所有人所颔首的艺术天才就更少。然而有一点大体是可以取得共识的,大艺术必然创造了它自身的风格。
    艺术的秉赋,大体是先天的;艺术的学养,当然是后天的;艺术的识见,则来源于前两者。无先天之秉赋,而以为勤能补拙,对艺术之外的领域,或许是可能的,惟有艺术,勤不足以补拙。强调学而知之的李可染,其实天才卓荦,决不是光靠笨功夫能产生一个李可染的。仅有后天的勤奋而绝无先天的秉赋的人倒是为数浩荡的,此所谓终生勤于斯而不闻道者,不可能有真知卓见,固不能有独特创造。毕其生从事着隔靴搔痒的奋斗,挠不到艺术的痒处,自己尚且不能过瘾,又如何去感动别人?
    我们惟一指望着有秉赋、有学养、有识见的艺术家创造出他们的风格。风格是什么?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所放射出来的简捷明确的信息,你并不需要了解它画的是什么,首先第一眼你知道是谁创造了它。你不知道贝多芬为什么写第九交响乐,但听到第一声你便知道那是大师之作。
    风格只属于一个人,在艺术上尤其如此,越是大艺术家,其风格个性越加强烈,而它的阴影宛如上古的擎天大木,柯枝繁叶;宛如鹍鹏的垂天之翅,扶摇羊角。它迎接了阳光,同样它也阻挡了阳光。在它的阴影之下讨生活,是一件困顿而平庸的事。符号之于趋附符号的人,就似磁铁之于铁片。你深深地、牢牢地沾附于他人之身,就像藤科植物之生命状态,有的也攀附甚高,然而毕竟它们不是大树之本身。
    风格的产生又是件急不得的事,倘着意地去创造风格,那你跨出的第一步即有背心灵的情态自由。你一定在想着些什么,譬如想出类拔萃之类。凡带有这种心态而去假想符号企图不平庸者,往往是在平庸之下的。倘若认定自己确有秉赋,而又重之以修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那么,或许有个风格在遥远的地方等待着你。
    对于中国画来说,只求新奇,恐怕很快会流俗。“轻靡”对流行歌曲来说或许也是必须的,不要太沉重,而对于中国画来说,无论如何它是一种大病。这两者恐怕不在我所称的风格范畴之内,而是一种习气。

 

 

作者:籍忠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