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25 23:57
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左起 李燕玲 俞可杨晓彦 孙振华 王春辰 刘淳 王广义 马六明 段君 鲁虹 王端廷 盛葳 张国华 周旭君 冀少峰 丁大立 刘刚 方力钧 李兰芳 吴慧玉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11月25日,艺·凯旋画廊在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展览特邀请鲁虹担任策展人。展出了十位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珍贵的手稿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方力钧、傅中望、马六明、宋冬、隋建国、王广义、徐冰、尹秀珍、周春芽、张晓刚。这些作品中有些是艺术家即将实施的新作,有些是曾经参加包括卡塞尔文献展等重要展览的手稿。为进一步了解、研究这些艺术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展览将“手稿”这种创作媒介重新提出来,并尝试去探索它在美术史上的全新的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现场
“手稿”(Manuscript)从窄义的角度看,专指艺术家根据特定创作想法所画的各种小构图;而从广义的角度看,还应该包括与此相关的文字或各种视觉素材,如速写、照片等。比较起正规的艺术创作来,窄义的手稿虽然具有即兴、随意、尺寸不大、制作时间较短等特点,但却具有独立欣赏的价值。
展览开幕当天,多位重要的批评家、参展艺术家等参加了展览开幕式。包括:鲁虹、杨晓彦、孙振华、王春辰、刘淳、王端廷、冀少峰、盛葳、段君、丁大立、王广义、方力钧、马六明、张国华、周旭君、李兰芳等。并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致辞。
展览策展人鲁虹(左二)在开幕式上发言
策展人鲁虹谈到:“在西方,手稿的研究是许多美术馆重要的工作,但是中国在这方面还做的不够。这次借着艺·凯旋画廊成立十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展览,是想借着这个活动推动对重要艺术家的收藏、研究工作。此次展出了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十位艺术家,他们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装置、雕塑、行为、影像、绘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有建树的成就。有关他们的手稿展让我们得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这些艺术家的创作。”
王广义、马六明
刘刚、方力钧、张国华
冀少峰、孙振华
刘淳
杨小彦
俞可
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王广义、方力钧、马六明分别表达了他们的感谢,其中,王广义谈到:“感谢批评家从手稿的角度对于艺术家创作的研究。”
作为艺·凯旋画廊的负责人,李兰芳在开幕式上表达了十年来的感慨与感谢,她谈到:“非常感谢各位艺术家、批评家十年来对艺·凯旋画廊的支持。此次展览是从手稿的方式来深度研究艺术家创作。从某些方面来讲,作为一个画廊做这样的展览其实比较困难的。因为有些作品是非常早期的。比如宋冬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等,文献整理起来也比较困哪。因此非常感谢策展人鲁虹老师的工作,也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批评家对画廊的支持。”
研讨会现场
另外,在下午展览开幕前,由众多批评家组成的研讨会阵容在上午就“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写及手稿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讨论。从手稿的真实、边界,研究的问题等展开。其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何定义手稿,手稿的真实性,手稿对于研究艺术史的价值与意义,在今天艺术创作进入多媒介阶段,手稿有了哪些新的转变?在我们对于手稿研究忽视的当下,研讨会提出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再去深思。这一讨论的成果将在接下来整理成一本文集推出。
据悉,此次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的第一回,未来,艺·凯旋画廊将在每年持续推出该展览的更多回合,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及手稿创作的更加丰富的面貌。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现场
傅中望、隋建国手稿展出现场
傅中望手稿
隋建国手稿
隋建国手稿
马六明手稿
宋冬手稿
王广义手稿
徐冰手稿
尹秀珍手稿
张晓刚手稿
周春芽手稿
方力钧 | 2013 | 30×37cm | 纸本水墨 | 2013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