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萧退庵篆书古拙朴茂

2018-12-21 08:54

aztg3kAFI0uUYdsh3VTDxCbH8eY6LbmC6EusJr9a.jpg

民国时期的书法界,唐驼有着“题额写匾圣手”的美誉,润笔费也在上海所有书法家中排名第一,但他见到萧退庵时却躬身说:“我是小书匠,您是大书家。”

萧退庵(1876—1958),江苏常熟人,字中孚,别署退盦、听松庵者、南园老人,号寒蝉,早年加入南社,是艺术大师李叔同的挚友。萧退庵博通经史,潜心医术,以书法名世,最擅长篆隶,风格遒劲深秀、古拙朴茂,声名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远播日本和朝鲜。

吴昌硕大师的篆书凝重古雅,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座奇峰,但萧退庵自信地认为,他的篆书写得比吴昌硕更好,他曾这样说道:“篆书必须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吴大澂写得是方了,可是不够圆转,不够流丽。杨沂孙呢,又嫌圆而无骨,结构松弛。吴昌硕则刚有余而柔不足,尤其是缩项耸肩的样子实在太怪了。”

萧退庵的篆书,初学邓石如,以后又上窥周朝、秦朝和汉朝的金石文,能融大小篆为一体,化传统的长篆为方篆,但方之后能保持圆劲的用笔与体势,形成独特风貌,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确实克服了吴昌硕、吴大澂和杨沂孙等人的不足,成为篆书的超一流高手。书于晚年的篆书对联立轴(见图),正是体现萧退庵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萧退庵精深的功力。他融合汉碑额婉转飘动的意趣,使字形方圆互用,结体匀称而不失灵动,一派婀娜多姿。笔法上又追求古意,通篇气息古朴而真气弥漫,疏密穿插得体,浑然天成。而圆健流润、老辣犀利的运笔,让线条张弛有度,并且灵活而富于变化,坚韧的骨力之下却又不见霸悍,可见萧退庵的书艺已经臻于化境。

当时,上海书法界的郑孝胥、朱祖谋等名家,都承认萧退庵的书法艺术远高于自己。国学大师钱仲联称萧退庵为“书法圣手”,学者郭绍虞也认为萧退庵的书法最是纯真自然,著名金石家赵古泥则对萧退庵最为钦佩,曾为他刻有一方“海内第一书家”的印章,萧退庵不肯用,其谦虚至此,更让人可敬,但他作为“江南第一书家”的名声还是传开了。

作者:江苏太仓 陈卫卫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