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追溯过去,展望未来”:一场家居设计的时光之旅

2016-02-25 12:42

  2月24日至3月11日,“追溯过去,展望未来”设计上海2016预展在上海新天地THE HOUSE新里拉开序幕。预展内容分为“过去”与“未来”两部分,回顾家居设计的历史,展望未来的设计趋势。“凤凰艺术”记者带您直击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历史上,重大的艺术、设计和哲学运动都和重大的社会变革息息相关。本次“追溯过去,展望未来”设计上海2016预展在TheHouse新里的展厅内为消费者带来了一场家居设计的时光之旅。通过打造一条可视化的时间轴,全面展示设计业的演进历史,着重体现了文化影响和技术发展对行业的影响。时间轴跨度400年,从巴洛克、洛可可到1850年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极简主义直至今日,囊括了多个不同时间阶段内的标志性设计风格,同时辅以富有代表性的家具品牌和设计产品。本次展览展示了艺术设计领域内潮流趋势的变更和制作原料的发展,并且全面展示设计业的演进历史,让参观者在直观地感受不同设计风格的同时,获得对现代家居设计更深层次的体认。

  1600-1750巴洛克

  1700-1800洛可可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家具演化史室内展 巴洛克时期

  洛可可时期的家具以精致、浪漫的线条以及对细节的追求而著名,甚至盖过了曾经盛行的巴洛克风格。

  18世纪早期在巴黎兴起的洛可可运动是作为宏大、对称和严格巴洛克风格设计准则的反应。此运动影响了所有艺术准则,包括建筑、家具、文学、音乐和表演艺术,标志着欧洲大陆上意大利的衰弱和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地区的崛起。法国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这个运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奠定了法国在欧洲创意产业的领先地位。

  1760-1820 新古典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家具演化史室内展 新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全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农业和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与此同时,欧洲力量中心从法国转移到英国。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新的思潮。这个时期哲学家们开始怀念古罗马和雅典城邦哲学,这个时代的设计师们也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灵感诞生了我们所说的新古典主义。该风格从1750年代在欧洲兴起,1738年后庞贝古城和赫基雷尼亚城的古罗马别墅和装饰点燃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狂热。

  新古典主义风格讲究对称、有序、高贵,圆锥形和有凹槽的椅子腿桌子腿、靠背装饰和弯曲的扶手成为流行趋势。

  1850-1914 工艺美术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家具演化史室内展 工美艺术时期

  约翰·拉斯金的自然、艺术和社会理论被广泛认为是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源头。拉斯金摒弃大规模生产,强调自然材料的灵性。这些理念深受社会学家威廉·莫里斯认可,他认为建筑和装饰艺术首先应该是美的,然后才是简单并且具有功能性。1888年在伦敦成立的“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展览了许多装饰艺术作品,目的是将“艺术家变成手工艺人,将手工艺人变成艺术家”。

  1918-1950 现代主义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_家具演化史室内展_现代主义时期

  现代主义的到来将设计从前数十年对装饰和历史复兴的痴迷中解放出来。在战争时期,重视实用性成为主流。随着机器和工程技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出现在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获得了全世界的青睐。

  主要的现代主义特征包括极简设计,抽象图案和大量的基础色。材料的进步使得塑料、胶合板和玻璃纤维成为主要工艺。

  1918-1939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家具演化史室内展 装饰艺术时期

  战争时期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全球财富聚集不仅推动了现代主义的发展,也催生了“装饰艺术”。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回应,装饰艺术在很多方面都站在了前者的对立面。装饰艺术迎合技术,采用丰富的颜色和大胆的几何设计。立体主义的兴起和毕加索对角度和几何的实验强烈影响了这个运动。

  装饰艺术代表了奢侈、华丽和向上,这是一个之后被追捧的设计思想,对合金、玻璃和镜子等材料的运用增加了奢华感。二战后因为经济紧缩,装饰艺术逐渐不再流行。

  1970-1990 后现代主义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家具演化史室内展 后现代主义时期

  后现代主义在自由思想的1970年代萌芽,被誉为设计史上最具争议的运动,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否定任何定义的思潮。随着1980年代的来临,后现代主义进入高潮。一开始只是一个边缘的激进运动逐渐成为了“设计师的十年”中的主导元素。设计师采用鲜艳的颜色、戏剧化和夸张手法,所有的东西都自成风格。不管怎样,各种各样的风格都反映了颠覆性的形态和商业元素的结合。

  随着“设计师的十年”的结束,世界经济开始繁荣,后现代主义成为了消费主义和公司文化的宠儿。后现代主义因其自身的成功而瓦解,然而在今天,这个自由、流动、高度商业化的21世纪设计中,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它的影响。

  设计师Thomas Dariel 带来大型户外艺术装置“桌子”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Thomas Dariel装置“桌子” 整体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Thomas Dariel装置“桌子” 细节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Thomas Dariel装置“桌子” 细节

  在THEHOUSE新里的室外广场上,来自法国的国际知名设计师Thomas Dariel专门为此次预展打造了大型户外艺术装置“桌子”,体现了“未来的设计作品将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这一主题。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 家具演化史室内展 Thomas Dariel家具作品

  Thomas Dariel一直以活泼趣味、大胆创新的设计在业界获得广泛认可,曾荣获“设计界的奥斯卡”安德鲁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的“年度设计师”等多个奖项。此次他为新天地打造的装置也延续了他惯有的灵动有趣风格,在一个高2.5米、长宽各为2.35米的大型玻璃立方体中,一张设计师工作桌上源源不断地产生灵感,而日臻成熟的3D打印技术则能将这些设计师手稿在短短数小时内迅速实体化。在为期两周的预展中,观众可以直观地目睹作品的诞生过程,获得新奇有趣的互动体验。3D打印实现的设计成品都会被悬挂于玻璃房顶上,在展出期间逐渐充满整座装置的内部空间。通过这一装置,设计师不仅展望了未来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同时也传达了”高科技只是创作的辅助,设计师之手才是艺术装置真正的灵魂所在”的理念。

  开幕式现场

  ▲2016设计上海新天地预展设计师Thomas Dariel 、Design SH高层、新天地高层、策展人合影

  创意不停,风格延续

  在“设计上海”展览之后,意犹未尽的消费者仍可以在上海新天地感受设计的延续。3月15日至27日,“设计上海”限量设计馆参展品牌、知名设计组合“明合文吉”的室内艺术装置“上海幻象”也将在上海新天地南里商场中庭进行为期两周的续展。“上海幻象”是一个由一系列圆形镜子搭建而成的视觉互动艺术装置,通过不同大小、不同高度、不同结构和不同反射弧度的镜面,使得置身于其中的参观者可以随着站立位置的变化获得不同的视觉体验,刷新人们以往对事物的固有视角与认知。设计师运用简洁的线条、生动的形式和优雅的比例,为参观者营造出一方具有互动乐趣、引人入胜的奇妙空间,在城市中带来一份富有诗意的自然之美。

  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方之一,2016年度“设计上海”也将于2016年3月9至12日期间亮相于上海展览中心,以更精彩的内容与更强大的阵容强势回归,预计将迎来超过300家展商和42000位观众,众多全球顶尖品牌将藉此机会展示出旗下数千件最新设计作品。在为期四天的展会期间,除了国际设计品牌及艺廊将会参展之外,更有引人入胜的装置艺术、精彩纷呈的设计论坛及众多晚间设计活动陆续呈现。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