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沉迷

  我儿童阶段是一个顽劣的孩子,据说很招人嫌,如那个时代所有混迹江湖的男孩一样,糊涂的度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中学时突然变得寡言,因为考试分数不好,经常受到老师鄙视。记得有次英语考很差,那个会拉小提琴的男老师问我长大想干什么,我说想当画家,他就笑了。不知为什么,我一直清楚地记得这件事,我不明白,当画家和他拉小提琴一样很正常呀,他为什么要笑呢。后来我明白,因为中国人的生活很艰苦,但凡能有一个安稳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而画家这个词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它包含了成功和光荣的意义。我画到今天,并没有成功,也很辛苦,但我感谢绘画,伴我度过青春,伴我安静平和的一直行走。

  时光倒流,回到八十年代,那个有黑白胶片颗粒质感的年代。很多孩子迷上画画,画画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开心和自由。大人所说的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都在画画上得到实现。大家用一份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想象,来填充童年的丰富多彩。后来很多本来可以成为画家的孩子早早招工了、结婚了、也结束了在画纸上做梦。我作为生活的漏网之鱼,却能进入大学,继续做梦,在中国的当时,这是一种人生的侥幸,会从此改变一个人既定的生活方向。

  于是,我很认真很认真的画画,久而久之,变成了一名画家。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一定是悲剧”。我从小津安二郎无比干净的电影画面中看到的是生活艰苦的绵长。从侯孝贤娓娓道来的故事看到的是无尽的乡愁和对青春的眷恋。很多人会视而不见地错过人生中许多美好的情境,人生缺少感动,缺少种种微妙的感知,时过境迁,一切如过眼云烟。而艺术不是这样的,当我站在敦煌莫高窟幽暗的洞窟中,打开一个小手电,眼前闪现的是千年以前的璀璨光芒,历史灰飞烟灭,而艺术的色彩愈来愈浓烈,她会掩盖历史尘埃中人们的辛勤与苦难,人生的悲剧会凝结成不朽的历史画卷......

  我在我的画中借用敦煌壁画中的石青石绿,用厚重浓艳的色彩去兼容温润流淌的水墨,将原来会相互消解的元素,设法变得互相衬托扩张,并进一步协调顺畅,生活中对矛盾的处理不也需要艺术的智慧吗?

  我生长在南方,长久受南方山水云雨的浸润,难免有时会向往西北戈壁沙漠的苍凉。然而峰回路转间,每每站在潇湘山水之间,都可感受湿润的空气,远山的云雾,潇湘夜雨的静谧,冬季伴着阴雨的寒冷。沈从文说美好的事物都发生在水边,我在画中,也在表达一种湿润的、流淌的,甚至是放纵的水的气质。我深受米家山水《潇湘奇观图》的影响,加上近年来生活的相对平稳,心中更趋向追求一种朴素单纯的状态。生活中的愉快,对现实的态度,文化上的精神探索,都会融到山水的意境表达上去。而且,这种方式应该有别于文人画的自言自语和自我完善,我依然是在山水时空中和这个世界对话,聊天,有时也会是争论,时间越久,越会沉迷。

  记得上大学时,去湘西的洪江老城写生,看同学恋爱,一切都是黑白电影的效果,我在纯水墨的作品中,一直在保留这种逝去的黑白胶片电影的画面质感。当年生活的图像业已消失,而内心却不甘老去。常在水边发呆,看江水北去,却误以为自己在前进,恍惚间,觉得自己越漂越远,突然省过来,原来自己还在原地,而江水依然北去。我想,绘画也是一样,可以做梦,但不求远去,只求有朝一日,能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2017年7月7日

作者:石劲松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