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孟浩然是与王维并称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40岁应试长安不第,游玩名山古刹,与李白相交游,二人同样主张作诗不必受格律的束缚,“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其诗作多与五言律诗的对偶不合,严羽《沧浪诗话》评价: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施补华《岘佣说诗》: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人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
孟夫子,草书、阴阳文印
古体诗,流行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它的格律自由,不严格要求对仗、平仄、押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初唐时,诗歌逐渐形成与古体诗相对的新体诗,也称今体诗,就是五言与七言的律诗和绝句,对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有了比古体诗更严格的要求。
平仄、押韵、对仗这些与八股文的要求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文章与诗歌规则,更不是必须就要有这些才能算好文章好诗歌。
《文心雕龙》:变则其久。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
诗仙向来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
后世那些诗人与自称诗人的诗作、才情、修养有几个超越这二人,反而以平仄、押韵、对仗这些来标榜自己的功力才华。难道他二人的才华功力不足?非不能,实不屑也。象孟浩然与李白这样才情肆意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一代大家,自然是不会去作那些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滴。
当然,这种得意忘形从心所欲不逾矩,与某些丑书、怪诗、奇画是有着天壤云泥之别的,“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