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12-08 10:37
展览名称:万化之相——文德绘画作品展
展览开幕:2022年12月10日(周六)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0日 - 2023年1月8日
展览地点:ICI LABAS 艺栈,798东街艺术区
万 化 之 相
胡昌茕
我们非常高兴为大家带来芬兰学者Fred Dervin的画展KASVOT万化之相。在芬兰语中,KASVOT是复数名词,表意为脸,它是Fred本次展览的核心内容,是他对个人随时间、场域、环境变换所带来的身份转换及其所呈现出的面相的芬兰式表达。
春之祭3 Rite of Spring3
存在即改变1 To exist is to change1
你是哪里人?2 Where are you from2
1953年,设计师Vuokko Eskolin-Nurmasniemi在Armi Ratia创立于1951年的芬兰设计品牌Marimekko的工作中设计出了一款手绘图案条纹面料:Piccolo。这种条纹元素被Fred Dervin认为是个体身份复杂性、包容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的视觉象征而加以运用。Marimekko品牌的另一重要设计元素为绽放的巨大花朵,其灵感来源或可从1913年在巴黎首演的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的芭蕾舞剧《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中找到线索,Fred 认为这部伟大作品中那些尖锐、紧张和突如其来的音响,表达出了北半球寒带地区的自然从冰雪之下展露头脚到春天到来时的狂野和人群的爆炸性喜悦。Fred画面中脸部背后的各种色点、螺旋线即被赋予了类似的内在认知活动与身份转化的意象。
条纹男孩1 Stripes1
我的镜子3 Mon Miroir 3
我们之间的声音4 Voices between us 4
Fred Dervin的祖辈来自欧洲四个不同的民族,强势的有德国血统的妈妈主导他从6岁起即接受严格的精英教育,在6—16岁的少年期,Fred每在学校学习六个月可回家待上两周,这塑造了他对于知识狂热渴望的性格与对于感情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情绪。他常常以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所著的《布瓦尔与佩杜歇》(Bouvard et Pécuchet)中的布瓦尔,以及源自意大利喜剧并成为20世纪初法国戏剧界核心人物的小丑皮埃罗(Pierrot)自比。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宗教在芬兰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尽管Fred声称当时的宗教教育对于他是乏味的,但他却始终抱持着对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在《白痴(The Idiot)》中塑造的梅什金公爵(Prince Myshkin)的道德认同。他们都有点天真而幼稚,有一点愚蠢。
紫竹院1 bamboo park 1
自画像 饰 皮埃罗4 Self portrait as Pierrot 4
自然与我3 La Nature et Moi 3
Fred旅居于世界各地,教授跨文化领域的知识,并在这种跨文化的背景中对身份问题进行持续的追问。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 Fred 与中国学者合作多年。每次访问中国,他每天都会去邮局给他在芬兰的祖母寄一张明信片——这是纯真和爱的象征,或者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宗教的救赎感相媲美。展出的画作从2020年到2022年,邀请观众进入一个令人困惑但永无止尽的身份之旅。
艺术家简介
文德是世界跨文化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他拥有法国索邦大学和芬兰图尔库大学两所世界知名古老院校的博士学位。现担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终身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同时还在世界各地高校担任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他发表了150多篇学术论文和80余部学术专著,探讨关于身份、跨文化交流与教育、人口流动与移民等社会问题。他对艺术的兴趣始于青少年时期,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在中国与芬兰这两个他热爱的土地上创作了许多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作品。同时,他将艺术创作与个人学术研究相结合,并放入个人著作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研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特别是近一年间,他对面孔和镜子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和理解,并创作了许多有内涵和想象力的创作,一部分作品将会出现在他明年的著作中。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