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心象的编织

  当今美术界呈现彩纷呈的多元景象。多元化的格局不仅表现为艺术家各树一帜,也表现在他们不囿於某一画种门类,而於多方面进行有建树的探索。

  李林洪就属於後一种情况的艺术家。他在各个画种门类间,穿梭自如,游刃有馀,难得的是,他拿得起放得下,每样艺术表现都干得不错。倘若要给他归档作,你便会发现他是一位难以为之确定名份的艺术家。

  当然,李林洪的艺术并非没有侧重点。早年他所学的是雕塑,雕塑基础十分扎实,曾参与过一些大型雕塑的作。另外他对板画的研究也很有建树,他独创的石腊版画技法在版画界中有很高声誉。後来他又画油画,作品有自己的特色。再後来他研究起水墨画,并以自己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在山水画上的心得,完成一部《山水画技法新编》的专著。书中贯穿了中西合壁的山水画创作新观念,更大程度地丰富了山水画艺术的表现语言,故深受读者的欢迎。他将长期累积的绘画技法和经验,及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研究心得结合起来,通过技法的转换,在作为陶瓷现代装饰品的陶板上,建立起一套具有独创性的绘画表现形式,并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艺术风格。现代陶版画是他近几年的重点创作方向。

  对李林洪来说,此间尤有价值的是把诸多单一技术综合发展成合乎另一种媒体性质的新技术。他拾弃了画布、油彩、水墨、泥石、木板的直接物质性,而抽取其中别具表现意味的技术因素,把它们横向移植到陶板上,使之在陶板这种新的媒质基础上融汇成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新技术语汇。这意味著李林洪在绘画、雕塑、陶艺之间找到了“平衡”,亦即技术上的新型结合点,如果可以作一种类比的话,李林洪这种综合性技术相当於“编织”。他自如地利用油画、国画、版画、素描和陶艺的传统技术语汇,来创造自己全新的艺术。或者可以说,他为了更大的表现力度而兼用多样传统手法来向单一技术的局限挑战。

  显而易见,李林洪陶板艺术的风格化,一开始就在技术层次上得到有力的支持。

  技术不能说明全部的艺术问题。李林洪在技术上的选择和创造,根本地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审美理想,表达自己的心灵意象。

  在李林洪的心目中,大千世界诡谲多变,亦奇亦幻,给人以无限的暗示,令感觉一次一次的为之颤动,而来于自然对象的每一次感官冲击,又莫不深深地激起心灵世界的情绪波澜,作令人欲罢不能的创造激情和审美意象。来自大自然的美轮美奂的意象,在李林洪的胸中涌动跳跃、纷呈叠加。以致为了充分的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不得不舍弃旧法而以综合手段营构之。正因如此,在他的作品很少看到具体的自然形象,在他的表现手段是“编织”性的,他的审美意象是交汇叠起的,他笔下的艺术世界自然也就是心象的编织。

  他的作品上,没有森林,没有大地,没有河流,也没有山谷,却随处感闻到穿行森林的萧萧疾风、雷滚大地的重重战栗、水击坚石的涛声和弥漫山谷的蒙蒙雾气。喷射般的极速、爆炸般的扩张、俯冲般的下沉、腾起般的上扬,在他的画作上集结、转化,最终汇成一种令人心潮起伏、情绪宕荡、神思旷远的形式意味和绘画品格。如果说这种带有丝丝神秘主义色彩,具有颇强抽象性和暗示性的东西就是李林洪的艺术语言的话,那么它的确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包含广泛、蕴藏深厚、兴味悠长的空间世界,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审美激情和艺术敏感的心象世界。在观者的感受中,他的作品时而寂静悠远,时而狂躁突兀:时而亲和欢悦,时而荒疏怖戾。显然,画家把自然界的暗示形式化作了绘画艺术的语言形式,把客观对象的直观印象化作了审美主体的内心意象。作品上传达的诸多难以归作西画或中国画的审美意味,大概就是李林洪现代陶板艺术的特殊性所在。

  就绘画语言而言,充分发挥陶瓷颜料的材质特性,是李林洪现代陶板艺术个性的重要支撑。画家巧妙的将釉彩和水料结合使用,使之成为兼有油画之细腻明快、国画之飘逸和素描之犀利生动的造型媒介。他还利用种种特殊技法来研发陶瓷色料的表现魅力,加强绘画肌理的微妙变化和视觉效果。时而粗糙厚重,时而光滑细腻的肌理;时而恣肆汪洋,时而柔风细雨运势;时而放达粗犷,时而尖利悠长的笔触,并不显示了画家对自身情绪和绘画材料的良好把握,李林洪是个不拘成法,敢于出格的艺术家。无论工具材料还是手段技法,对他来说都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教条,也不拘泥对某家某派作风的恪守。他是自由自在的,往往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什么工具顺手就用什么工具。审美情绪和创作冲动,每每使他沉浸在随意挥洒、即兴发挥的狂热状态。而他对材料、工具特性的良好顿悟,又不至于使画面效果失之浮泛浅薄。

  李林洪如此地用陶板、釉彩、色彩编织着他那融汇东西方绘画精神的审美心象,从冒险、失败到成功,他独创出了一家风格。像其他成功的中国现代艺术家一样,李林洪借其现代陶板画步入国际画坛;也像许多不愿保守现成格式而寻求新型综合途径的艺术家一样,李林洪成功的将传统陶瓷绘制技术与现代绘画观念相结合,推出了有别于常规瓷板画和一般绘画的新形式。

  有人说李林洪的作品不过是在陶板上画油画。这种看法其实忽略了他在技术上的综合和语言上的创造性转换,而且根本的忽略了他在编织心灵意象过程中所体现的审美创作精神,以及在画面上显示的不同凡响艺术风格。就他的作品面貌也许人们会感到难以油画家、国画家或陶艺家身份来给他准确定位。其实对李林洪这样的艺术家来说,如何定位已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他本人也未必有意于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从来就是自信的,他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也就是他,用不着别人来给他定位。

吕品昌:中央美院副教授、著名陶艺家

1995年9月20日于北京

作者:吕品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