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这是一幅关于李彤和青春记忆的图画。
一九八六年秋的一天,我照常穿过原中央美术学院不大的操场,走进U字楼的大门向右一拐,倏地一位夸姣的美人儿走出阅览室端庄着迎面而来,又静静地擦肩而过。
一种无语的心动让我憋不住回头再看---长辫、夹袄、花布鞋,这般惊艳的迎面而来和有失狷介的回眸一瞥几乎构建了我青春时代爱美之心的至上标准。
没过多久,帅府园的老美院里男生们课上课下的闲谈中就多了个关于新生"大佳人儿"的话题。
"大佳人儿"的赫号正对当时窈窕而文秀的李彤。而我和她的“迎面而来”和"擦肩而过"也成为我憧憬美满人生的一页特殊的青春文献。
二十年之后又是秋的一天,我被叫到河畔酒吧与同学聚谈,又见了"大佳人儿",判若两人的李彤已经更名为李一彤,虽然世故的社会染掉了她的清纯,夸夸健谈遮没了她的安静,可我仍旧在她庞杂而又成熟的情状下寄托出更热烈的对青春时的"大佳人儿"绝无更替的追忆。
又是没过多久,我和她相濡而往,便了解了些她的故事。言道红颜多不顺,我就为她的境遇而悲恻。想到她的青春伤害,我便忽而忿忽而忧忽而动起画笔,总想象华佗刮骨疗毒那样就症而施刀,我却是用色彩呈现佳人因叛逆初涉江湖的后果,也用不可为而为的画笔略带矫饰地修补回佳人本该有的无瑕。
在创作《青春的矫式》一画中,我用李彤的成长为主线,以她少儿时的天真,以她年轻时的烂漫,以她用情时的竭尽,拉开冷眼的幕布象征着我和关心者的观看和倾听惋惜和幽怨,再现一段红颜多难青春如花的往事。
李彤矫情且对世故的常套不共戴天,此类性子源自她愤世但带书卷气,嫉俗却踱步在娱乐中,情愫的各面交错相悖,总纠结于小井。近来见她死磕意大利,我就挪移文艺复兴时布隆基诺[BRONZINO]的矫饰主义名作《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 》来构图,对应李彤反差极端的成长和矫矫不群的矫情。
随着我涉过人生的不惑,我将和她二十年前的“擦肩而过”与二十年后的“迎面再来”话出画出,也将彼时此时的珍惜和马后炮式的劝勉陈列出来以警事由,也算是我向矫饰主义的布隆基诺[BRONZINO]致敬,同时也是带着扼腕敬重李彤青春中的那片情殇。
这幅《青春的矫式》在我的创作序列里正好编入以古喻今的《仿古十页》之中。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五日北京
作者:夏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