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翰海当代艺术中心推“1980”张雨方早期作品展

2015-11-14 22:01

  “1980”——张雨方早期作品展的海报

  2015年11月14日下午三点,“1980”——张雨方早期作品展在翰海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共展出张雨方油画作品8幅,8幅作品均创作于1980年。

  张雨方,艺术家,收藏家。1982年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专业毕业,先后在西安、深圳、北京等地举办大型个展。1981年举办了“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1996年组建和资助中国油画学会的成立并担任副秘书长,2008年创建深圳大望文化高地,搭建和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展出作品《黑色的与蓝色的》

  著名批评家高名潞曾评述:“张雨方在1977年便开始探索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试图突破苏式的写实主义传统。张雨方的作品用一种意象的手法把个人对现实的感受表达出来,他试图综合超现实主义的梦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诗意特点。”

  学者王志亮在《世界之外看世界——张雨方艺术中的大生命意义》一文中曾对这些作品有过剖析:原始的陶器纹样并没有成为艺术家具象表现的符号,而是被转化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扭曲、厚重、空灵的人物面相在画面中不断出现。画面的深沉、凝重感似乎凝固着一股往外爆发的生命力。这不是伯格森所谓的直觉的生命力,而是加入了民族文化积淀的沉甸甸的生命感。1980年创作的《轮回》、《命运》都是这类精神的代表之作。

  展出作品《对偶》

  延绵之下的永恒,流动的生命感稍加理性的转换便成为彼岸意识,这种冷静但又上升的意义在1980《蓝色的夜》中已经表现出来。画面采取平涂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并不存在夜晚。右下角两个幽灵般的形象,左上方一轮蓝色弯月,规矩的投影,一个超现实的环境蕴含着对生命的沉思。这种沉思是冷静的,它不再借助富于表现性的原始生命形体,而是得力于画面的整体环境。”

  从1980年《挤压的空间》开始,张雨方开始采用柔性的曲线去表达生命的流动特征。当然,他并非仅仅直接描绘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更多的是描绘被赋予灵魂的万物。它们也是整个世界延绵的生命存在。

  展出作品《命运》

  展出作品《挤压的空间》

  展出作品《混沌》

  展览现场

来源:艺术中国绘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