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40,展望上海新蓝图

2016-12-05 17:05

  纵观古今,上海一直是一座魅力之城,东西方文化交融渗透到它的每一个角落,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由发展的选择。展望2040年的未来,在上海开埠200年、浦东开发开放5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30周年之际,上海又将是怎么一番模样?为了迎接这颇具历史性纪念意义的时刻,紧跟发展新趋势,应对城市发展新挑战,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方案正在精心酝酿中。

  近期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提出了发展“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四级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打造高品质中央活动区,构建一个融合了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综合功能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的构想。根据这一构想,到2040年,上海将发展成一个卓越的全球城市,一个汇聚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与文化大都市,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上海区域地图

  中 央 活 动 区

  现 代 城 市 规 划 新 形 态

  在此次《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中,上海首次提及了中央活动区这一城市规划理念。中央活动区英文称作CAZ:Central Activities Zone,这一理念最早由英国伦敦提出,通常指一个城市的中心或者副中心,主导着区域乃至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脉搏。

  中央活动区最初理念雏形源于中央商务区CBD。中央商务区的概念诞生于1923年的美国,通常指城市功能的核心,集中了城市的核心经济活动,是金融业、高端服务业、跨国企业管理等商务活动的集聚空间。但中央商务区的服务对象通常是城市和整个区域的生产机构和经济机构,而不是城市内的普通市民,且该区域和城市其他部分在功能和服务对象上缺乏密切的联系。

  因此,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提出,延续近百年的中央商务区CBD发展模式,开始因其单一的商务、金融功能而在国际上受到质疑。新的发展理念和城市功能需求在西方发达国家催生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规划理念:中央活动区(CAZ: Central Activities Zone)。

  中央活动区是多种活动的组合空间,包括商业、零售、居住、企业办公、休闲、餐饮、社交、娱乐、教育、保健、专业服务、小型医疗、政府服务,也包括现代型居住社区,甚至可以发展成为新型综合性、复合型旅游地区。它整合了原有CBD相对单一的空间区域,使各种城市用地和功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渗透,并重新分配公共空间,将多种活动区域联系在一起。它既继承了CBD的金融、商业、商务办公等主要功能,又满足了新经济发展对商务酒店、高品质住宅、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产业集聚等功能的需求,更加关注不同居民、游客和工作者对空间品质的需求。

  新 理 念 催 生 上 海 发 展

  新 蓝 图

  随着中央活动区这一前沿城市发展理念被首次引入上海,新的城市发展蓝图也正在被精心绘制。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未来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将以中心城区为主体,沿黄浦江、延安路-世纪大道两条发展轴引导核心功能区集聚。四级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将划分为17个中央活动区,重点打造外滩-陆家嘴以金融市场为主的决策中枢,进一步集聚国际贸易、航运和总部商务等全球城市功能,重点打造世博-前滩-西岸的文化功能核心区,引领文化功能集聚,承载创新、创意、文化等全球城市功能,打通滨江、滨河公共空间通道,体现优质滨水区品质和活力。

  新 蓝 图 中 的 西 岸

  ▲上海新蓝图中的西岸

  根据送审稿中的上海总规划,西岸将是上海中央活动区文化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起引领文化功能集聚和创新创意全球城市功能。

  昔日民族工业摇篮华丽蜕变

  西岸曾是上海盛极一时的工业基地和重要交通用地,上海水泥厂、油库、北票码头、铁路南浦站、龙华机场等都曾在这里扎根驻营。随着大工业化时代的结束,昔日的工业摇篮在城市发展的新浪潮中渐渐沉寂。

  ▲龙华水泥厂上空上海市空鸟瞰1946年8月2日飞机中

  ▲上海港第一座水陆联运码头第一列火车驶过码头

  ▲中央航空公司1946年8月2日上海龙华机场修理引擎

  然而,借由上海世博会契机,西岸地区启动了城市更新,在“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创新主导”的总体开发思路的指引下,西岸在保存沿江工业遗存,传承区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和五大产业集群。

  ▲西岸新貌

  沪上品质生活新高地

  西岸公共开放空间北起日晖港,南至罗秀东路,一条长达11.4公里的沿江岸线完美整合了历史遗存、城市公共设施、文化载体、多重节点广场、立体交通系统、码头岸线等资源,在黄浦江畔构筑了一道别样的休闲娱乐新天地。漫步西岸,你不仅可以领略江岸的浪漫风情,感受自然风光中的活力气息,还可以约上三五好友滑板、攀岩,感受独特的滨水慢跑或者徒步体验,亦或前往东方梦工厂、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等知名文化艺术机构感受艺术的熏陶,或亲临西岸音乐节、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重量级文化盛典。悠闲的老人、活力的青年、甜蜜的情侣、烂漫的孩童、幸福的家庭都可以在这里找寻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片集自然人文景观、休闲、娱乐、艺术和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江区域已成为沪上品质生活的新高地。

  ▲西岸公共开放空间

  五大产业集群构筑区域复合功能

  除了高品质休闲娱乐公共开放空间,西岸还汇聚了国内外顶尖文化艺术、信息传媒、创新金融、综合商贸、航空服务等五大产业集群。其中,文化艺术板块围绕“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成功打造出西岸艺术中心等多元文化艺术载体和西岸音乐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西岸文化群落;信息传媒板块依托西岸传媒港、上海梦中心两大核心项目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文化传媒产业聚集区;更有创新金融板块、综合商贸板块以及以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服务板块等多元化产业支撑。

  ▲西岸功能区重点项目效果图

  作为新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的序曲,上海将在2017年底“实现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沿江公共空间贯通”,打造世界级滨水休闲游憩带,形成江水、绿地一衣带水,历史、时尚魅力并存的浦江沿江岸线。作为45公里沿江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17年年底,西岸沿黄浦江西岸、从日晖港桥到徐浦大桥,将建成11.4公里驱车看江景的林荫道,建成5座景观桥梁,全面贯通已广受市民和游客欢迎的活力示范区、场馆剧院集聚的文化核心区、连接断点的自然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区,为市民提供高品质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并逐步构建从滨江向腹地渗透的高品质公共空间网络,为中央活动区构想的建设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基础和城市空间载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