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郭慧庆生于河北黄骅,字铑三,茯园主人,现居北京,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首届研究生,北京大学贾广健工作室首届研究生,现为荣宝斋画院贾广健工作室教学助理、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艺术》总策划,艺术总监、北京容珍堂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东区艺术馆馆长,秦皇岛郭慧庆美术馆馆长,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画家。
作品及评介文章发表于《美术报》《美术市场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改革报》《羲之书画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名家画谱》《名家花鸟画集》《中国画收藏》《名家小品集》等刊物。出版有《境与静》郭慧庆花鸟画作品集,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艺术》郭慧庆特刊,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系—郭慧庆,《彩墨世界--郭慧庆花鸟作品精选》,《大家风范--郭慧庆作品》,《师古图今--中国画名家档案郭慧庆卷》部分作品被国家重要艺术机构收藏,传略及作品被载入多部艺术典籍。
郭慧庆 写生梅花之一 30x75cm
郭慧庆的花鸟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片绚丽,一片璀璨,一片生机,同时也是一种愉悦,一种情趣,一种精神。他的画风清丽中见儒雅,松秀中见深厚,宁静淡远而气韵流动,锋芒内敛而光彩照人,透出的是一种至真恬淡的人格志趣。在他的花鸟画里,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人道梨花如静女,春寒已自换新姿,巧捉蜻蜓放纸上,点活画面出新图,势如立马临风雪,猛似盘龙冲霄云,漫将丹青细点染,数笔水墨写竹魂,梅花才报春归早,新篁有志正凌云,之类的诗句,他与花对语,为鸟拭泪,把花鸟世界当作人生的大典来诵读,把人与自然相融于一,到鸟语花香的人生中去体味酸甜苦辣,到莺歌燕舞的境界中去感悟蹉跎岁月。
郭慧庆 写生梅花之二 30x75cm
他画的《境与静》些列,相伴孤芳过岁尚有娇花苦拒霜的人格魅力。他以他独到的美的发现、美的解析、美的理念,遵循花开花落、潮涨潮落、月圆月缺的自然法则,在营造一幅幅讴歌自然生命境界的背后,发出了一声声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感喟。这感喟虽有文人情感的自我宣泄,但更多的还是把传统花鸟画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也为当代写意花鸟确立了一个新的制高点。那就是笔墨色彩高度的个性化与文化寓意、人格象征的统一,花鸟的形象则以其闻见的丰富及真切细微的描绘而充满了活力与情趣。
郭慧庆 写生梅花之三 30x75cm
在当代多元艺术多元格局中,郭慧庆大致属于固守传统,锐意出新的一路画家。他执意于从传统的角度切入花鸟画这一古老而永恒的题材,在复归师古人,师造化传统的前提下,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际遇及情感志趣上的种种联系,在造型、构图和笔墨、色彩等各方面给予强化的表现,更注重宁静高洁的跃动生机的意境构筑,悠情远思、沁人心目而独出机杼。他的新意是在极尽花姿鸟态的变化中,引发现代人的联想与想象,使之由具体的动、植物形象感受到生命的共鸣,唤起人生的某种精微的情思与深刻的体验,以求以现代意识观照传统,使花鸟画语言的更新更适于现代人精神生活与情感交流方式的需要。
郭慧庆 境与静扇面系列之一 20x60cm
郭慧庆对传统的汲取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研习,有创造地运用。对他画风形成最直接的影响主要有北方的于非闇、江南的陈之佛、八闽的陈子奋与四川的张大千几位名震遐迩的大家。他们均从清代常州派末流花鸟的轻薄无神中挣脱出来,取法前代优秀传统,并重视对花写照,为鸟传神,卓然自成一格。郭慧庆是在临习他们的基础上起步,由陈洪绶上溯两宋院体画,重写生、尚形神、坚骨法、雅色泽,又融入了岭南派撞水渍色的自然生动,发展了双勾设色法,形成了清丽隽秀之风格,表现了繁茂向荣的生机,重振了两宋花鸟画的写生传统。
郭慧庆 境与静扇面系列之二 20x60cm
郭慧庆 境与静扇面系列之三 20x60cm
郭慧庆 境与静团扇系列之一 42x42cm
郭慧庆 境与静团扇系列之二 42x42c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