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最后一道防线

  想一觉起来出名容易,只要你光着屁股围钟楼跑三圈,保你西安人都知道。而早上运动的人再跑也不会引人注意,因为人们怕羞,不愿意撤掉最后一道防线。超出一定的界限,美丑便发生变化。

  画了几十年国画,自认为还知道那么一点味道,不愿意为了出点虚名撤掉最后一道防线。人说保守也罢,古板也罢,全不在乎,反正喜欢画点自己喜欢的画,权当早上锻炼。

  “老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唐人尚且有此感慨,我想自娱娱人倒也自在。一个乐者说:弹古琴似乎专为自己听的,细微之处面对面也听不出来,显得特别自私。细想起来,你天天结构你的笔墨,捕捉你的浮想,和那乐者一样,依然鼓琴低吟细品其中滋味,也算在这物欲喧嚣的年代寻求一点安静。

  60年代石鲁等前辈画家倡导创新,他们是针对当时国画界既无深切的体悟、又无相应的表现力以及以水墨素描代替中国画而提出来的。他们的作品证实了他们保持了中国画精粹的东西,非常充实并富有新意,成了今天公认的“传统”。坚守着民族艺术这道防线,没有出丑,没有出格。

  对中国文化采取虚无主义,重洋,拜金,简单嫁接移植,表现在创作上必然会为新而新,为怪而怪,流露出通篇浮躁。艺术需要坐冷板凳,长时间酿造才会醇香。我不喜欢中西合璧,无意力挽狂澜,我却非常欣赏西方大师们的杰作,因为哲人无论操哪国语言所阐述的精神都是一致的。无论西方绘画的意、理、法、趣,还是东方绘画的意、理、法、趣,只要是极品,都会以其自身的高度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