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众家评说卢禹舜《作品集》

郭亮村写生  

  王鲁湘:这些以国外建筑为主体的水墨写生画,对山水画家来说,不是能轻松胜任和驾驭的,但在卢禹舜手下却显得安车熟路,结构之精巧,笔墨之灵便,色彩之和雅,意境之安详,处处可圈可点,再一次显示出他心思之缜细,观察之敏锐,处理之干净,手法之利落,……这批经验世界的域外写生提供了理解卢禹舜绘画能力和精神视野的全新角度,这是一个既在过去,又在未来,同时也在当下的艺术家,但不管他的灵魂栖居何处何时,都是在寻找一份美丽的宁静和安详。

 

郭亮村写生7

  张颐武:卢禹舜不仅仅是一个以笔墨悟生命和自然的画家,他还是一个以哲学思考为中心展开他的独特世界的哲人,对于卢禹舜来说,他的墨迹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踪迹”,这种“踪迹”如同人类的语言那样充满着复杂和微妙的张力,而在这种复杂的张力之中,“新自然”和“新人文”的形象通过笔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对于自然和人的新的理解。

 

怀柔写生5

  杭间:卢禹舜的绘画有三大系列:八荒、唐人诗意和写生,这三者在笔墨上保持了一致性——使画家的整体特征比较鲜明,而在表现重点上又各有分工。“八荒”系列可以看作是核心,卢禹舜所有作品中体现的通彻天地、理性布局和对景物的写实态度,在这个系列中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体现;而“诗意图”,则是因为中国绘画和诗文的近亲关系,视觉艺术非常容易通过这种跨学科来寻求自身的变化。“诗意图”的核心观念和董其昌等人作品中的“仿”有神似之处;而写生则使绘画的表达具体可感、丰富细腻。

 

三亚写生2

  尚辉:卢禹舜用超现实时空构建的山水画,正是后现代社会这种高科技文明带来的视觉体验。他的《云水观道》、《静观八荒》等系列作品,试图在拆散自然时空的框架之后予以幻觉性的重组与拼接,虽然画面的局部形象是具象的,但当它们被拼组为整体的视觉图像时,表达的却是一个非现实的时空境阈,由此体现了山水画对当代视觉形式、人类潜意识和心理空间的探索。很难统计卢禹舜画了多少幅《静观八荒》的变体画,但这些变体画变化的是构图和色调,不变的则是他独特而鲜明的心理图式……

 

三亚写生10

  郑工:卢禹舜的绘画以太阴之境环抱元气,在混沌之中寻找自己艺术的立足点,故其绘画的象征性很强,布满符号,意旨模糊,体现着他那独有的天地观,即由生命阐发开来的宇宙意识所表现的大化山水。与北宋的范宽等人一样,他追求崇高,而与其不同的是,他创造了属于东北山水的“八荒”系列,从而在图式语言及笔墨系统上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史中的地位。

 

厦门写生1

  牛克诚:卢禹舜事实上是通过回归中国文化怀抱,把东北地域山水,纳入到中国的艺术精神体系之中。他曾经想通过一种形而上的认识和理解,把山水画的境界,尽可能放开到更为广阔的宇宙洪荒之中,从而获得大气派、大风格、大美感。因此,他对宋元山水的汲取,并不是表面化的抄袭,而是精神层面的领悟。在追求大气魄、大风格、大美感的同时,他把东北地域山水的精神,推进到遥远的古代,在中华文明的元典文化中,发现了这种山水的魂魄所在。

 

 

厦门写生4

  徐虹:卢禹舜的山水世界容纳了这种将日常经验和超常资源整合,将对人类处境的整体性思考置于艺术构思之内的探求。在他画中,那些看似洪荒时期的“无人”世界和充满活泼生命的“有人”世界结合一起,形成大对比和大反差。如卢禹舜描绘宇宙和人间关系的系列作品《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随墨顺》等,将“天、地、人”三境界共置于一个画面。画中的三段场景是比喻和象征性的,表现“道”作为自行运行的存在,从人类的理想、从道德境界等显现“道”的含义。

 

西柏坡写生

  曹意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卢禹舜便以其山水佳构饮誉国内美术界,近年来更堪称中国山水画坛中一位重要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不论是丈二巨制,还是尺幅小景,都能够在瞬间吸引观者的视线,进而触动其心灵。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能够在画面中构筑一个独立自足、气象万千的至臻境界。这一境界的大小与画面尺幅无关,而只系于作者的艺术智慧与勤奋实践。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