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7-14 10:07
如何避免10月底米兰世博会后,各大展馆陷入闲置或拆除作罢的窘况,来看看建筑大师们的回答。
五年一届的世博会,那些各路大牌建筑师设计的临时展馆成为观众感官体验中最重头戏的部分。但这些热闹一时的建筑在后世博时代的后续利用问题,大概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至今一直都是个难题,拆不拆都有可能造成浪费。
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是对参展场馆保留最少的一届,所有建筑在会后全部被拆除,而1992年的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则保留了近六成的展馆,成为历届最高的一次。
如何利用世博会展馆,就像是如何利用奥运会场馆一样,难度不小。但相较于奥运场馆的再利用价值,世博会展馆的功能单一性,为其再利用更添难度系数。
其实,是否保留场馆是从设计初始就该考虑的问题,它涉及到场馆的使用期限和材料的选择,甚至于后续利用的规划问题。
今年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大地,泽及苍生”(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今年各展览最大的看点即是环保性,无论是节能建筑还是可以净化空气的建筑,都是世博会史上一次文化最多元的绿色建筑大展。
为了呼应这一可持续发展性的主题,部分展馆早已找到了退路,不管是改造利用,还是拆除再利用,都将避免10月底世博会结束后闲置或是完全拆除的窘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Thomas Heatherwick设计的英国馆令人印象深刻,那成为了很多中国人认识他作品的起点。今年的英国馆以一种视觉上的密集感同样成为醒目的存在,操刀这一展馆设计的是擅长公共空间雕塑装置的艺术家Wolfgang Buttress。
整座场馆主要分为露天花园和模拟“蜂巢”的巨大圆球形装置,核心区域的蜂巢装置由大量细钢格栅和LED灯组成,高达3米,游客可以进入内部感受蜂巢的模拟实景。Wolfgang Buttress想要表达的是蜜蜂种群的危机与问题。
负责该建筑建造的英国公司Stage One的负责人Adam Wildi表示:“这是一种模块化的、可以重复使用的结构。蜂巢本身由169300个铝制部件组装而成,世博会后将全部拆除运回英国重新组装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品装置。
围绕解决生态多样性和粮食生产等问题,2001年普利兹课建筑奖得主Herzog&deMeuron设计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慢食馆。它基于一个简单的表格式布局,营造出食堂和市集的氛围。三个棚式的、陈旧的、几近原始的木制结构,定义了一个三角形空间,可以作为室内庭院。人们在这里可以观影阅读,了解不同的消费习惯对于地球的影响,还可以与可持续农业的支持者和粮食生产商见面或是交谈,亦可以通过嗅觉和味觉感受丰富的农业和食品生态多样性。
在世博会结束后,这一慢食馆将被拆除,并在意大利各个学校的花园里重新组装成为环境与食品教育空间使用。
今年世博会上的瑞士馆看上去像是一个丛林中的“食品小屋”,参观者可以免费登上4座塔,任意拿取瑞士的特色食品。在瑞士馆中,参观者不仅可以通过海报、录像、音像装置作品,观察到人类的消费行为,并引发深思,还可以亲自实践这种“食品道德”:因为塔里的食品虽然可以任取,但不会得到添加,这就意味着每名参观者的取用数量,都决定着未来的参观者是否还能拥有足够的食品。
瑞士馆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有责任感的消费行为,而场馆中4座用玻璃和木材制成的塔也将在世博会后被运往瑞士各城市作为温室来使用,四分之三的外立面材料也都是可以重复再使用的材料。
美国建筑大师 Daniel Libeskind为万科设计的展馆,占据了米兰世博园内所有企业馆中最好的位置,位于园区南北主轴线北端,紧邻阿瑞娜湖和意大利广场,Daniel Libeskind在此重新定义了食堂,希望在快速建造、人口迁入、城市形成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方式。
场馆的外形和材质结合了文艺复兴气息与现代性,其内外部间的音乐比例、弯曲的几何图形及流动感创造出一段时间和空间的旅程。近300块不规则摆放的多媒体屏幕上组合播放8-10分钟短片,从普通社区居民的视角向世界展示真实、完整的中国城市生活景象。
这一恢宏的建筑体看上去就是个永久的结构,但建筑师却称不管是钢材、电梯还是照明设备等,都做了可以升级回收的设计与选择,内部的屏幕、吊灯与家具也都是租来的,将在世博会结束后退回商家。
更有意思的是,据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包覆在建筑外立面上的超过4000片镀铝瓦片将被改制成一件艺术装置作品,并在此次拍卖会上售出,所得利润将全数捐赠给山西佛光寺用于古建筑保护,要知道佛光寺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此外,由荷兰建筑师Anne Holtrop设计的巴林馆,是由一组预制的白色混凝土板构造而成的,世博会后也将返回巴林被重新设计为小型的展馆与植物园。
毕竟,出现在世博会上的展馆大多都只能作为工艺品供临时参观,想要后续利用,从材料着手是个不错的办法。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