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散子先生台湾见面会摘要

  散子先生于8月底飞赴台湾,参加台湾个展之后的见面会。

  会上,散子先生对前来与会的艺术爱好者及媒体朋友介绍了其作品与创作思想。

  散子先生作品的创作主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的道家的文化与哲学思想。尤其以2700多年前老子讲的道家理论为主。

  散子先生说,很多人看了他的作品,感觉心中烦恼顿去,感受到了一种解脱与快乐。他认为这种快乐背后的原因是“简单”二字。简单的为人,简单的处事方式,得到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快乐。他就是将这种简单通过绘画来传达。

  散子先生心中,《道德经》是一部解释人们在自然中,在生活中如何领悟快乐的书。他说:“道是自然规律,德就是人在自然中作为一个个体的生活方式。”

  谈到作品中一直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时,散子先生解释说,画中的人物是一个符号,可以是他,也可以是你我。宇宙无穷无尽,而相对的个体的人,太渺小,生命太短暂,所以一定要简单,要快乐!

  散子先生说,因为他笔下的人物不是特指某个人,所以没有五官,不分男女,虚其形,实其神。笔下的人物皆身着白衣白袍,是因为白色是最纯洁的颜色,只有在白色上面,才能添加五彩缤纷,取“绘事后素”之意。

  讲到创作手法时,散子先生说,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中,无论是山石,都以笔描绘其纹理,而他则通过材料运用的创新,以油画的形式,在画布上形成一种突破常规的创作方式,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关系和质感,如同浮雕一般。

  散子先生说,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典故,或隐藏着一个故事。

  如《观瀑》一作,源于晋朝时期的传统典故“高山流水”;再如《竹贤》一作中,也是借用了当时”竹林七贤“的故事。晋朝可以说是中国道家思想发展到空前高度的一个时期,道家中”无为“的思想影响了非常多的文人贤士,他们均远避政治凡俗,与世无争。散子先生也认为,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领悟到道家哲学的智慧,开始远离思想上的”俗世“,会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