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2-27 15:17
18世纪中叶以前,广州的外销陶瓷大部分是普通的青花瓷,18世纪中叶以后,才逐渐出现色彩鲜艳的“广彩瓷”。“广彩瓷”既便宜又实用,深受西方人的喜爱,有许多洋人都喜欢来样订购广彩瓷。
“广彩瓷”的造型,既有传统形式的,也有部分采用了西方物品的形状,如高脚果盘、剃须盘等,其图案既有传统的花鸟鱼虫、人物场景、田园风光,也有按西洋画法描绘的市井风情、家族、公司纹章等等。而为了适应长途海运,“广彩瓷”一般采用不易破碎的厚胎瓷为原料。
广州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广彩四喜图花口碟(如图)。它高3.2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7.6厘米,是一件十分独特有趣的广彩瓷碟。这件白底的瓷碟有一圈黄色的边线,沿口则有一圈较宽的红色的碎花图案。有趣的是,瓷碟的中央有一个由四个娃娃组成的图案,两个穿着红肚兜和两个穿着蓝肚兜的娃娃光着屁股,头上一边扎着一个小髻,手里举着花儿。这四个娃娃只有两个头和两个屁股,但却有四个身子;两个娃娃共着一个头和一个屁股,但各有各的身子,他们组成了四个娃娃,形成了一个颇似双“喜”字的图案。娃娃们胖乎乎的,是传统的中国造型,十分可爱,很有喜庆色彩。
来源:凤凰艺术-收藏投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